历史人物 袁崇焕之死到底是谁造成的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白头若是雪可替,世上何来苦心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袁崇焕之死到底是谁造成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袁崇焕之死到底是谁造成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袁崇焕之死到底是谁造成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袁崇焕,大明崇祯年间的蓟辽督师,从受到皇帝信任岛锒铛入狱,再到凌迟处死,他的人生如流星般快速陨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真的是因为后金皇太极使出的离间之计?远没有那么简单!

影视作品中的袁崇焕

袁崇焕擅杀同僚埋隐患

崇焕叱之曰:“文龙一布衣尔,官极品,满门封廕,足酬劳,何悖逆如是!”乃顿首请旨曰:“臣今诛文龙以肃军。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悉诛。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遂取尚方剑斩之帐前。乃出谕其将士曰:“诛止文龙,余无罪。”

这是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时说的话,意思是毛文龙不是通过仕途逐级晋升,而是从布衣之身靠跟随辽东巡抚王化贞,快速进入到一方封疆大员,在辽东皮岛驻防多年,俨然一个孤悬于大明的土皇帝,要说这毛文龙有没有能力呢?答案显然是有的!在后金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毛文龙能在发展自己的海上贸易时,不忘不定期的给后金一点打击,有效地遏制后金的皇太极,想剑指大明帝都的威胁。

大明与后金的地域图

当然了,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的毛文龙,渐渐滋生嚣张跋扈的做事风格,大明朝廷内的同僚对他不满的大有人在,对于大臣们的弹劾之词,崇祯皇帝还是尽力为毛文龙弹压下去,而且还多次勉励毛文龙,更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在袁崇焕到任后,应该说当时还算彼此客气,崇焕与相燕饮,每至夜分。借着酒意正浓,谈到军营制度改革,这下毛文龙不爽了,敢情袁崇焕来是想逐步替换自己的人,话不投机就这么算了吗?显然没有达到袁崇焕的预期,于是改换其他话题,让毛文龙步步引入瓮中,在随即公布的12项罪名中,可以看出来袁崇焕还是准备比较充分的。

袁崇焕塑像

在宣读完毛文龙的罪状后,袁崇焕遂取尚方剑斩之帐前。为什么袁崇焕直接将同级别的毛文龙当场斩杀?一方面不排除在毛文龙地界,怕迟则生变的可能!另外一方面,不排除袁崇焕借毛文龙来整肃军纪。但是,杀完后的袁崇焕不得不面临很现实的问题,谁来坐镇此地当主帅?于是就上奏朝廷,给其他的将士们进行嘉奖,以安定军心,崇祯皇帝一看是袁崇焕的请求,虽然崇祯皇帝比较惊讶,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时局,还是接受了这样的局面,毕竟还要依仗袁崇焕。其实,这时已经为他自己日后被清算埋下了隐患,毕竟不请示皇帝,擅杀官员这一罪名,就不是一句事急从权能解释的。

影视作品中的崇祯

袁崇焕之死是他自己挖的多个坑导致的

上面已经提及擅杀毛文龙一事,引申出诸多的隐患,其一,就是在辽东将官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其朝廷要承担的军饷却加大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其实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崇祯皇帝替袁崇焕出得安抚费。

其二,袁崇焕毕竟是外调的领导,在毛文龙被杀后,就有原毛文龙的部下投靠了后金,公开与大明为敌,很难说是因为后金的利诱,还是处于对昔日领导的鸣不平,但是这一切到了彼时,都只能算在袁崇焕的头上,毕竟是你来了之后发生了将士叛离的情况。

大明与后金的战争

其三,在毛文龙被杀时,袁崇焕曾经承诺过五年的时间确保辽东平安无虞,这样的海口已经夸下,逾期做不到,不论是外因还是内因,袁崇焕的欺君之罪便已经坐实了。

其四,将战火引自京城,触及到了勋贵们的利益,后金的反间计之所以能奏效,不是他的手段有多么高明,而是一连串的事情都让袁崇焕很被动,毛文龙被斩杀后,后金少了可以抵抗他们的屏障,加上袁崇焕的战略布局不按常理出牌,很难让人相信他不是后金的合作者。

影视作品中的崇祯

其五,袁崇焕与当时的东林党钱龙锡关系不错,在魏忠贤被诛之后,阉党的余党都在伺机报复,在袁崇焕身上找到了突破口,借擅杀毛文龙,与东林党人意图卖国欺君,本来就半信半疑的崇祯皇帝,只能宁枉勿纵,其实崇祯皇帝对于处置袁崇焕还是比较慎重行的,要不然也不会将其下狱几个月之后,才将袁崇焕处以极刑。

袁崇焕纪念公园

结语:袁崇焕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是功劳大还是弊端多,目前还是争议不断!但是,透过他斩杀毛文龙之事,延伸出来的诸多不利事情,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埋下的雷。把他的死,单纯定义为后金反间计的结果,显然是不全面的。

相关参考

真的因为中了清军使的反间计? 明朝袁崇焕之死

在我国历史当中,袁崇焕可以说是一位受到争议最大的将领。哪怕是如今,袁崇焕是忠是奸仍旧有很多的争议。袁崇焕因为叛国罪这一个罪名,被崇祯皇帝处以死刑,最终被明朝百姓分食其肉而死,不可谓不惨。那么到底是崇祯

通敌叛国罪判凌迟处死 山海关与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死后曾留下“身中清白人谁信,世上功名鬼不知”的悲壮诗句,表明自己的冤屈。到底,他有何冤屈之情呢?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即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三年的十二月初一这日,崇祯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平台,

通敌叛国罪判凌迟处死 山海关与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死后曾留下“身中清白人谁信,世上功名鬼不知”的悲壮诗句,表明自己的冤屈。到底,他有何冤屈之情呢?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即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三年的十二月初一这日,崇祯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平台,

是死于反间计?实在经不起推敲 袁崇焕之死

明末著名抗清(后金)将领袁崇焕以擅自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凌迟处死。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

明朝历史 袁崇焕之死——千古奇冤

袁崇焕之死——千古奇冤  同样作为对抗女真族的英雄,袁崇焕的名声没有岳飞那么大,却比岳飞更倒霉。如果说岳飞是死在高宗和秦桧的卑鄙心态下,那么袁崇焕简直是死在崇祯的疯子逻辑中。岳

明朝历史 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之死  明崇祯三年即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9月22日),一个犯人在刑场上遭受磔刑(凌迟)。京城的百姓对于这个囚犯似乎是深恶痛绝,他们从刽子手手中买下犯人的肉,就着烈酒生吃,直至&

由于中了清军使用的反间计? 明朝袁崇焕之死

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生于1584年,出生地是广东东莞石碣,而祖籍是广西梧州。关于袁崇焕,相信大家都能够想到他被分食的下场。那么,袁崇焕是否真的有罪呢?即使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为袁崇焕洗刷冤屈,人们心中仍然

由于中了清军使用的反间计? 明朝袁崇焕之死

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生于1584年,出生地是广东东莞石碣,而祖籍是广西梧州。关于袁崇焕,相信大家都能够想到他被分食的下场。那么,袁崇焕是否真的有罪呢?即使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为袁崇焕洗刷冤屈,人们心中仍然

是死于反间计?实在经不起推敲 袁崇焕之死

明末著名抗清(后金)将领袁崇焕以擅自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凌迟处死。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

关宁铁骑立场存在疑问 袁崇焕之死与祖大寿

袁崇焕行事张扬,于是非议他的人遍布朝野。满清军队既兵临京城之下,非议他的声音更是响彻云霄。于是满清又趁机玩了一个反间计。俗话说:三人成虎。曾参是孔夫子门下道德修养最高的贤人之一。一天,有人对他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