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谁建安七子之首是谁 建安七子简介
Posted 文学
篇首语: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建安七子是谁建安七子之首是谁 建安七子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建安七子是谁建安七子之首是谁 建安七子简介
【建安七子是谁】建安七子之首是谁 建安七子简介 所谓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建安时期涌现的七位文学大家的统称。建安七子主要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七人,他们对诗、词、歌、赋、文的发展都作出不少贡献,被视为东汉末年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建安七子当中,王璨被后人推为“建安七子之首”。
东汉末年,曹氏父子大权在握,除去名利场上的争夺,曹氏父子三人均爱好文学。建安七子之中除了孔融,其他六位在历经离乱之苦后纷纷投奔曹操,抱着建功立业的心,也视曹操为知己,于是形成了以三曹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建安七子在诗赋方面,尤以王璨的成就最高。王璨有首《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用直白的语言记录了乱离之世的所见所闻,读罢此诗,战乱带来的饥荒场景展现眼前,作者对战乱的无奈和对平和盛世的期盼跃然纸上。故而南北朝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中指出:“仲宣(王璨)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
前文说过,建安七子当中,除了孔融本人,其余留人都将曹操视为知己,都想着建功立业。而孔融,之所以不投靠曹操,源于两人政见的不合,没多久,孔融就被曹操处死。孔融已死,但是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并未被抹灭。孔融被曹操杀害后,曹丕以重金向天下广征孔融的文章,可见,孔融的文学成就也是极高的。其余六人投靠曹操之后,除了阮早死之外,其余五人全都死在了建安年间的一场瘟疫当中。
相关参考
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建安七子简介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
建安七子,是东汉时代令人钦佩的一群才子。建安七子之首,他的才华就更出类拔萃了。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一生悲壮卓绝,他写出来的诗也成为后世的传世之作。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多少关于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资料呢
,153年生,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孔宙之子,孔褒之弟,山东曲阜人。父亲孔宙,做过太山都尉。> 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
三曹指的是谁?“三曹”指汉魏间曹操(155-220)及其子曹丕(187-226)、曹植(192-232),他们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均以各自的特殊身份,吸引了一代文人,开创了一代文风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着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
应玚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与孔融、陈琳等人并称“建安七子”,其弟应璩也颇有文才,兄弟二人齐名。应玚擅长作赋,代表作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灵河赋》、《征赋》等。“建安七子”应玚简介>应玚(177
建安七子何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踽,汝南应瑒,东平刘桢;斯七子者,皆一世之隽,世称“邺中七子”。以其时当建安前后,或云“建安七子”。
...-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着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