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丞相,司馬懿是太傅,兩人的官職誰更大呢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諸葛亮是丞相,司馬懿是太傅,兩人的官職誰更大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諸葛亮是丞相,司馬懿是太傅,兩人的官職誰更大呢

不管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三國志》中,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都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漢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無功而返。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漢軍退回漢中,而就司馬懿來說,自然完成了抵擋了蜀漢北伐的重任,從而更加受到曹魏的倚重。

就諸葛亮來說,在蜀漢擔任丞相一職。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曹魏,司馬懿最終被封為太傅,對於丞相和太傅來說,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比較常見的官職。那麽,問題來了,諸葛亮是丞相,司馬懿是太傅,兩人的官職誰更高呢?

一方面,就丞相來說,始於戰國時期。彼時,秦武王增設左右丞相作為相邦的副手,此後相國與左右丞相同時並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彼時,秦朝以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為三公。西漢也設丞相,至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時期,司徒繼續代替丞相,以此輔佐皇帝處理朝政,在東漢時期,司徒、太尉、司空為三公。

東漢末年,曹操曾恢復了丞相這一官職。不過,曹魏正式建立後,丞相一職長期空缺,在魏蜀吳三國中,主要是蜀漢和東吳設立了丞相一職。因此,在筆者看來,丞相一職在三國時期,應該是三公平起平坐的官職。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當然,不同的歷史時期,三公具體是指哪三個官職,很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在漢末三國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因此,就諸葛亮擔任的丞相來說,地位同三公不相上下。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司馬懿來說,則在曹魏官至太傅一職。公元239年,曹魏大將軍曹爽欲排擠司馬懿,以便自己執掌大權,向天子進言,於是任命司馬懿為太傅,效仿西漢丞相蕭何那樣,入殿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對於太傅來說,即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在皇帝年幼的時候,可以代為掌管朝廷的大權。

並且,對於太傅來說,屬於上公的範圍。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漢時,有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上公,而東漢上公則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設。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從地位上來看,太傅屬於上公,而丞相屬於三公,因此,就司馬懿來說,其太傅這一官職的地位,自然在諸葛亮的丞相之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漢歷史上,劉備稱漢中王時的,以許靖為漢中王傅,也即相當於太傅了。至於許靖當時的排名,就在其他文臣武將之前。

另一方面,雖然司馬懿的官職太傅,在地位上要高於諸葛亮的丞相,但是,在實際的權力上,則是丞相更厲害。太傅,古代職官。始於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擔任太傅,為朝廷的輔佐大臣與帝王老師。在設立之初,太傅是一個頗有實權的官職。比如在西周初期,周公旦作為太傅,不僅繼續推行分封製,還執掌兵權,平定各地的叛亂。

但是,到了漢朝時期,太傅逐漸變成一個虛職,也即地位很高,卻沒有什麽實際的權力。因此,在魏明帝曹叡去世後,大將軍曹爽為了架空司馬懿,才將晉升為有名無實的太傅,這樣司馬懿無法掌握實權了。不過,對於太傅司馬懿來說,顯然不願意坐以待斃。到了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誅滅了曹爽。嘉平元年(249年)二月,曹芳任命司馬懿為丞相,司馬懿固辭丞相之職不受。

最後,對於司馬懿來說,因為事實上已經掌握了曹魏大權,加上曹操、曹丕之前曾擔任丞相,所以自己不願意再當丞相了。在漢末三國時期,丞相作為百官之首,無疑是掌握實權的。比如曹操之所以要恢復丞相這一官職,就是方便自己架空漢獻帝劉協,而且丞相可以開府治事,將眾多謀士征調到丞相府裡,以此為自己所用。同樣的道理,就蜀漢丞相諸葛亮來說,也設立了丞相府,比如魏延就被調入到丞相府中,擔任丞相司馬(也即諸葛亮成為魏延的直屬上司了),而楊儀則擔任丞相長史。通過丞相府,諸葛亮不僅掌握了兵權,可以多次率軍北伐,還可以借此處理蜀漢的朝政。

從這一點來看,丞相的實際權力,甚至是可以威脅到皇帝的。比如曹操擔任丞相後,漢獻帝劉協更加有名無實了。而就蜀漢來說,後主劉禪在諸葛亮時期,事實上也是一個甩手掌櫃。當然,諸葛亮對蜀漢忠心耿耿,後主劉禪也不用擔心什麽。但是,正是因為丞相對於皇帝的威脅,所以丞相一職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可謂時而廢除時而設立,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終於徹底廢除了丞相這一官職。也即在明朝和清朝的大部分時期,是沒有丞相一職的,只是內閣首輔、軍機大臣等相當於宰相了。

相关参考

諸葛亮一天吃三四升米,這個量並不少,為何司馬懿斷定他活不久

諸葛亮一天吃三四升米,這個量並不少,為何司馬懿斷定他活不久?導語:諸葛亮和司馬懿可謂是三國時期最傑出的兩個人,他們一個人是蜀漢的丞相也是蜀軍的統帥,多次出兵北伐。另一個是曹魏的輔政大臣,也是雍涼軍團的

諸葛亮哪一點超越了曹操、司馬懿

就歷史上的諸葛亮的「才」而言,比曹操、司馬懿也強不了多少。明代學者胡居仁就曾指出:「諸葛孔明、司馬懿智勇相等。」但為什麼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而不是曹操、司馬懿?諸葛亮哪一點超越了曹操、司馬懿?這

鄧艾是司馬懿一手栽培的親信,司馬昭為何殺了他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後,薑維逐漸全面主持起蜀國的軍事大局。薑維秉承諸葛亮北伐中原、興複漢室的理想,頻頻出兵討伐魏國,《三國志》記載,前後共有十一次之多。但遺憾的是,薑維興師動眾連年用兵,結

玩《三國志11》戰報85,叛蜀歸魏司馬懿當了魏國丞相

玩《三國志11》戰報85,司馬懿當了魏國丞相各位讀者好,我是慕橙歷史,讓我們一起去還原回顧那一段熱血的三國劇情,此劇情劇本是開始於公元225年7月的南蠻征伐,諸葛亮南征孟獲,上一篇戰報的遊戲暫停時間點

諸葛亮每天食米仍然接近數升,司馬懿憑何斷定他即將不久人世

第六次北伐是諸葛亮人生的最後一次表演。,一開始,蜀軍進展得比較順利,諸葛亮用誘敵之法,成功將司馬懿父子三人引入了上方谷,之後點燃了預先埋置的火藥以及易燃之物,霎時間火光衝天,司馬懿困在火勢之中,頭髮眉

諸葛亮每天食米仍然接近數升,司馬懿憑何斷定他即將不久人世

第六次北伐是諸葛亮人生的最後一次表演。,一開始,蜀軍進展得比較順利,諸葛亮用誘敵之法,成功將司馬懿父子三人引入了上方谷,之後點燃了預先埋置的火藥以及易燃之物,霎時間火光衝天,司馬懿困在火勢之中,頭髮眉

古代權臣告老還鄉後,他和老家縣令誰更大

我們常說人分三六九等,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統一天下;經歷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後有晉朝和南北朝的延續;直至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人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官職地位而一直向上爬。官職的大小具有不同的稱謂,不同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爲何還選擇撤軍

導語:世人提到空城計,都會爲諸葛亮暑期大拇指,就連近代大文豪魯迅先生都怒贊諸葛亮,說他的智慧近乎妖。兩千五百人對敵十五萬大軍,實力懸殊近乎百倍,如果不是有過人的智慧和氣魄,又怎能嚇退司馬懿大軍。那麼,

司馬懿當時被一場大雨所救,為何諸葛亮不下令追殺

《三國演義》中,精彩的不僅僅只有武將的較量,謀士的智鬥同樣給人印象深刻。說起三國中軍師們的爭鋒相對,針尖對麥芒,就不得不提起這麽一對“冤家”,那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位軍師在各自陣營中都是響當當的人

曹操向手下詢問,諸葛亮是何人

諸葛亮在出山之前,一直居於南陽的草廬。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儘管胸有溝壑,卻無人知曉。水鏡先生司馬徽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讓諸葛亮從濃霧之中走到世人的面前。雖然水鏡先生對諸葛亮讚譽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