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天吃三四升米,這個量並不少,為何司馬懿斷定他活不久

Posted 使者

篇首语: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諸葛亮一天吃三四升米,這個量並不少,為何司馬懿斷定他活不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諸葛亮一天吃三四升米,這個量並不少,為何司馬懿斷定他活不久

諸葛亮一天吃三四升米,這個量並不少,為何司馬懿斷定他活不久?
導語:諸葛亮和司馬懿可謂是三國時期最傑出的兩個人,他們一個人是蜀漢的丞相也是蜀軍的統帥,多次出兵北伐。另一個是曹魏的輔政大臣,也是雍涼軍團的最高長官,帶著十幾萬魏軍抵禦諸葛亮。兩人鬥智斗勇上演了很多場經典戰爭,最後以司馬懿成功耗死諸葛亮收尾。最近有很多網友提出疑問,司馬懿知道諸葛亮一天吃三四升米,這個量其實並不少,但為什麼司馬懿還能斷定諸葛亮時日無多了?借著這個機會,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
事情發生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期間,當時他在五丈原和司馬懿對峙,但不論蜀軍怎麼邀戰、罵戰,甚至是送女人的衣服嘲諷司馬懿,但魏軍都堅守不出。諸葛亮知道司馬懿軟硬不吃,於是派遣使者到魏軍營地裡面問候,順便查探一下魏軍的實力。等蜀漢使者來到之後司馬懿和他寒暄了一些事,然後隨口一問丞相飯量怎麼樣?蜀漢使者回答:「丞相身體很好,一天可以吃三四升米。」司馬懿聽到後笑道看來我們還要再對峙一段時間,然後送使者離去。等使者走了之後他卻對身邊人說,諸葛亮已經時日無多。
三四升米按照我們現代的計量單位來看的話,大概是一斤多一點,意味著每頓飯能吃三四兩米。這個情況在現代來看可能很正常,但在三國時候卻是個問題。首先那個時代沒有油水,人們更依賴主食。另外這個使者必然不會把真正的情況告訴司馬懿,三四升米已經是有誇大的成分了。而且蜀漢上下的事情都要交給諸葛亮打理,他一天休息的時間都不夠,再吃這麼點米又還能活多長時間?
另外,司馬懿說這句話目的也是要給魏明帝曹睿一個信號。此時的他已經到前線統兵十年,在軍隊的影響力非常高,這對於魏明帝曹睿來說,司馬懿就是一個安全隱患,有成為權臣的可能。而這段時間一直都不出站,哪怕曹睿下令催促也不執行,這更有擁兵自重的可能。借著這句話可以告訴曹睿自己不出戰的原因就是因為諸葛亮時日無多,沒必要浪費魏軍的力量。
而且這句話還可以起到一個穩定軍心的作用。那個時候當兵並不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是當兵吃糧,說不定還能混個戰功得到榮華富貴,所以士兵們在戰場上殺敵都很勇猛。但因為司馬懿不讓出戰,軍中大量士兵產生了怨言,儘管不會發生兵變,可司馬懿也得用這個理由安撫他們。
結語:事情的結果和司馬懿料想的一模一樣,當蜀漢使者回去之後諸葛亮知道司馬懿不會出戰,於是開始安排自己的身後事,沒過多久就病逝於五丈原。諸葛亮死後蜀軍開始退兵,儘管並不是司馬懿直接擊退了他們,但曹魏的領土是守住了,司馬懿又獲得了這份天大的功勞。當他凱旋迴朝後威望直接到達巔峰,不久後發動政變,直接奪取曹魏的最高統治權。

相关参考

诸葛亮一老人,一天还能吃三四升米,为何司马懿却断定他活不长

《晋书·宣帝纪》上曾记载: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也就是说,当诸葛亮和司马懿对阵五丈原

諸葛亮每天食米仍然接近數升,司馬懿憑何斷定他即將不久人世

第六次北伐是諸葛亮人生的最後一次表演。,一開始,蜀軍進展得比較順利,諸葛亮用誘敵之法,成功將司馬懿父子三人引入了上方谷,之後點燃了預先埋置的火藥以及易燃之物,霎時間火光衝天,司馬懿困在火勢之中,頭髮眉

諸葛亮每天食米仍然接近數升,司馬懿憑何斷定他即將不久人世

第六次北伐是諸葛亮人生的最後一次表演。,一開始,蜀軍進展得比較順利,諸葛亮用誘敵之法,成功將司馬懿父子三人引入了上方谷,之後點燃了預先埋置的火藥以及易燃之物,霎時間火光衝天,司馬懿困在火勢之中,頭髮眉

同為三國名人,為何司馬懿之子表現很好,孔明之子表現卻很一般

說到三國時期的名人,想必肯定有不少人會立即想到孔明。因為受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孔明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但是實際上,與孔明站在對立面的司馬懿也堪稱三國時期的聰明人。按理來說,像孔明這樣聰明的人生

历史秘闻 司馬懿從上方谷撤離後,諸葛亮為何只是仰天抱怨,而不下令追擊

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和司馬懿可謂是一對千載難逢的對手,司馬懿的地位並非是像周瑜一樣,他本人的才智謀略和諸葛亮旗鼓相當難分高下,也正是因為司馬懿的存在,才給諸葛亮的北伐大業帶來了諸多阻礙。而在三國演義

司馬懿當時被一場大雨所救,為何諸葛亮不下令追殺

《三國演義》中,精彩的不僅僅只有武將的較量,謀士的智鬥同樣給人印象深刻。說起三國中軍師們的爭鋒相對,針尖對麥芒,就不得不提起這麽一對“冤家”,那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位軍師在各自陣營中都是響當當的人

鄧艾是司馬懿一手栽培的親信,司馬昭為何殺了他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後,薑維逐漸全面主持起蜀國的軍事大局。薑維秉承諸葛亮北伐中原、興複漢室的理想,頻頻出兵討伐魏國,《三國志》記載,前後共有十一次之多。但遺憾的是,薑維興師動眾連年用兵,結

諸葛亮哪一點超越了曹操、司馬懿

就歷史上的諸葛亮的「才」而言,比曹操、司馬懿也強不了多少。明代學者胡居仁就曾指出:「諸葛孔明、司馬懿智勇相等。」但為什麼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而不是曹操、司馬懿?諸葛亮哪一點超越了曹操、司馬懿?這

諸葛亮是丞相,司馬懿是太傅,兩人的官職誰更大呢

不管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三國志》中,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都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漢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

历史秘闻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寄沈仲居進三國志(劉過)十年鉛槧鬢絲秋,獨抱成書四海游。三國諸人應夢裡,一番公案又從頭。在三國時期有很多人物,由於沒有太詳實的史料,所以不太為人所知,是個歷史上的"小人物"。而三國時期又是一個動亂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