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散文大家南海題刻“天涯”
Posted 知州
篇首语:我们用人生最好的年华做抵押,去担保一个说出来都会被人嘲笑的梦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散文大家南海題刻“天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散文大家南海題刻“天涯”
程哲,江南歙縣人(今安徽歙縣),監生,清朝著名的散文大家、石刻家。雍正二年至雍正六年任崖州(今三亞崖縣)知府。雍正七年改任廣東鹽運司運同。
雍正五年(丁未年,公元1727),程哲時任崖州知府,到“天涯海角”漫遊抒懷題刻“天涯”二字。根據歷史學家郭沫若點校的《崖州志》記載:“天涯’石刻,亦在下馬嶺海濱石上,與‘海判南天’相去咫尺。字大三尺許。旁鐫‘雍正十一年程哲’。字四寸。”,從此天涯石刻矗立在南海邊,歷經風雨200多年,如今成為著名的遊覽景點。
程哲他一到任,便著手撫黎安民,積極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為了掌握震情旱象,他自備夫馬,親自到州西一百多裡的九所、龍鼻、紅墓、木棉頭、翁公頭、老新莊村落和諸黎峒,實地考察,了解民生,所到之處,村民扶老攜幼,夾道哀告災情苦狀。
根據了解到的情況,他詳文稟請上憲:由海船運谷三百二十擔,直接發往旱區,以救餓戶;又開官倉,撥出大米二百五十擔,專派震區,以恤困民。據《崖州志》載:“雍正五年,米貴。知州程哲,詳情開倉平糶,民得聊生,州人勒碑稱頌。”
程哲是一位熱心辦學的州守。他以興學育才為己任,嘗用他的俸金買田,以贍學校。如九所社區的“樂羅社學”,是用他的俸薪百金首創的。從選校址至破土興建,凡此種種,事必躬親。
他愛賢重才。聞州人顏其亮(今九所鎮樂羅村)少負文名,程州守便聘為樂羅社學第一任教習。州人聞訊,便紛紛送子入學。一時執經者滿帳下。
程哲為官,善政清風。在任上時,廢除儒學、歲貢花紅酒席,和歲考生員、童生合用果餅費用。不修補衙門。省下經費,惠政於民。曰:官斯士者,民漠疾苦為要。清約自持,清苦如僧。廉明方正,禁革衙門陋規。以物敬之,皆不受。
程知州又常常留心社會的美德公德教育。雍正四年,他在藤橋市視事,就在那裡親自書寫並立下了《藤橋市勸戒客民碑》,詞曰:
勿嗜酒而沉醉,勿見色而貪淫。
勿因風而晚坐,勿披露而夜行。
勿因饑而飽食,勿因渴而多飲。
勿因垢而晨沐,勿因倦而晝寢。
落款為:“雍正四年知州程哲立。”反映出他人格的高潔,心靈的正直和深沉而博大的憂患意識。
程哲十分酷愛崖州的山川,在公務勞牘之餘,攜僚屬同遊其間。一天,他們來到了“天涯海角”。窮目煙波,海闊天空,心曠神怡,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之感。程哲興致勃勃,揮毫撥墨,作“天涯”二字,命人刻在海邊巨磊上。表現人在天涯,愛土守疆的宏大氣魄,位卑也未敢忘憂國的積極而達觀的態度,為崖州的人文景觀畫卷,抹上了一筆絢麗多姿的色彩,成為今天難得的國際熱帶濱海旅遊城——“美麗三亞·浪漫天涯”的著名景區。
相关参考
重慶千年"耗兒石"石刻:長江上遊最早枯水題刻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文物工作者完成對「耗
南海地区的发展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称南海地区。海南岛在清代有13个州县,岛上除汉族外,主要是黎、苗族。南海诸岛共有200余个,可分为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清代把南海诸岛分为“七洲洋”、“
李准,清朝广东水师提督,也被称为“南海亮剑第一人”。今日西沙群岛,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准滩”。收复东沙岛:发现倭人,勒令撤离小时候的李准,喜欢跟随当清朝南海县令的父亲李征庸到处巡走,以此开阔眼界。1
清朝人物中文名:方苞别名:方灵皋,方凤九,方望溪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江宁府六合县出生日期:1668年5月25日逝世日期:1749年9月29日职业:文学家、散文家信仰:儒学主要成就:桐城派鼻
简介刘大(kuí)出身于安徽省枞阳县汤沟耕读世家,祖、父均为秀才,塾师兼事农作。大曾自言“家世皖江侧,薄田十亩余。”幼年,从父读书,(一说刘大为汉高祖刘邦长子齐王刘肥后裔,陈洲刘氏伯二公第十八世孙,属
历史人物 清朝散文家、书法家张裕钊简介,张裕钊书法作品有哪些
人物简介张裕钊生于鄂州市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村张家湾的一书香世家。自幼天资颖异,青少年时期悉力研读唐宋古文辞和历史等经世之学。尤其对宋代古文家曾巩的《南丰集》揣摩精熟,颇有心得。这就使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打
清朝人物中文名:姚鼐别名:姚姬传,姚梦谷,姚惜抱,惜抱先生国籍:清朝民族:汉出生地:安徽桐城(今安徽枞阳)出生日期:公元1731年逝世日期:公元1815年职业:散文家信仰:儒家思想(历史lishixi
人物档案 姓名:曾巩 字号:子固 别称:南丰先生 称号:唐宋八大家、南丰七曾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江西南丰 出生时间:1019年 去世时间:1083
苏辙简介: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v二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嘉靖十九年(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