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简介

Posted 礼部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简介

清朝人物

中文名:方苞

别名:方灵皋,方凤九,方望溪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宁府六合县

出生日期:1668年5月25日

逝世日期:1749年9月29日

职业:文学家、散文家

信仰:儒学

主要成就:桐城派鼻祖

(历史lishixinzhi.com)

代表作品:《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籍贯:安庆府桐城县

方苞个人

方苞官至礼部右侍郎。苞生于江苏六合留稼村。高祖方大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曾任太仆寺少卿。曾祖方象乾,明恩贡生,曾任按察司使,充岑西左江兵备道,明末,因避乱寓居江宁(今南京)。祖父方帜,曾任芜湖训导,后调任兴化县教谕。父仲舒,国子监生,家境日落,后入赘江苏六合县留稼村吴勉家;生3子:长子方舟,次子方苞,幼子方林。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方苞人生履历

方苞自幼聪明,4岁能作对联,5岁能背诵经文章句,6岁随家由六合迁到江宁旧居居住,仍保留桐城籍。16岁随父回安徽桐城参加科举考试。24岁至京城,入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声大振,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学士李光地称赞方苞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方苞32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考取进士第四名。时母病回乡,未应殿试。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发,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被株连下江宁县监狱。不久,解到京城下刑部狱,定为死刑。在狱中两年,仍坚持著作,著成《礼记析疑》和《丧礼或问》。

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始得康熙皇帝亲笔批示“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遂免死出狱,以平民身份入南书房作皇帝的文学侍从,后来又移到养蒙斋编修《乐律》。康熙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九年(1731年)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次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雍正十一年,提升为内阁学士,任礼部侍郎,充《一统志》总裁。雍正十三年,充《皇清文颖》副总裁。清乾隆元年(1736),再次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乾隆四年,被谴革职,仍留三礼馆修书。乾隆七年,因病告老还乡,乾隆帝赐翰林院侍讲衔。从此,他在家闭门谢客著书,乾隆十四年八月十八日(1749年9月29日)病逝。年82岁,葬于江苏六合。

方苞个人成就

作品介绍

清代散文家,江南乡试第一名。四十五年(1706)进士,以母病归家未出仕。五十年(1711)以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六十一年(1722),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免去旗籍,仍归汉籍。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再入南书房,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七年(1742)辞官归。 方苞有些作品如《狱中杂记》,反映了封建司法制度和监狱管理的残酷与黑暗;《送冯文子序》、《送吴平一舅氏之钜鹿序》、《请定征收地丁银两之期□子》、《请备荒政兼修地治□子》,反映了一些州县吏治黑幕及民生疾苦,较有现实意义。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桐城派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他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他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所谓孔子"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他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意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提出文章要重"清真雅正"和"雅洁",他说古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沈莲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他认为归有光的散文,"其辞号雅洁,仍有近俚而伤于繁者"(《书归震川文集后》)。又说:"凡无益于世教、人心、政法者,文虽工弗列也。"(《送李雨苍序》)在《再与刘拙修书》中,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持论严而拘,但能适合清朝巩固思想统治及文风的需要,所以其说得以流行,影响颇大。

方苞自己写的散文,以所标"义法"及"清真雅正"为旨归。读经、子、史诸札记,以及《汉文帝论》、《李穆堂文集序》、《书卢象晋传后》、《左忠毅公逸事》、《与李刚主书》、《孙征君传》、《万季野墓表》、《游潭柘记》等,都写得简练雅洁有断制,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面貌。但感情比较淡泊,形象性不强,气魄不够宏大。袁枚讥笑他"才力薄"(《仿元遗山论诗》),姚鼐也说他:"阅太史公书(《史记》),似精神不能包括其大处、远处、疏淡处及华丽非常处。"(《与陈石士书》)

相关参考

文人方苞自幼就能对诗 是清代桐城古文派鼻祖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

历史人物 姚鼐“桐城派三祖”之一主要成就介绍,生平简介

姚鼐(nài)(1731-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乾隆十

姚鼐写过什么

  姚鼐是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并称为“桐城三祖”,是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代表作有《淮上有怀》,《登泰山记》,《复鲁非书》等。  姚鼐写过什么  《惜抱轩全集》是姚鼐代表作之一,这部书总共有八

方苞与邬思道 方苞康熙

  方苞  方苞是清朝著名散文家、文学家,被誉为桐城派鼻祖,代表作有《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深得帝赏识,授以布衣宰相。  方苞与邬思道  邬思道和方苞虽然都是深通帝王之术的人,但两人看待问题

历史人物 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姚鼐别名:姚姬传,姚梦谷,姚惜抱,惜抱先生国籍:清朝民族:汉出生地:安徽桐城(今安徽枞阳)出生日期:公元1731年逝世日期:公元1815年职业:散文家信仰:儒家思想(历史lishixi

“桐城三祖”姚鼐简介 姚鼐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姚鼐  别名:姬传、梦谷、姚惜抱、惜抱先生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时间:公元1731年  去世时间:公元1815年  职业:散文家  主要成就:清代

历史人物 “桐城三祖”姚鼐简介 姚鼐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姚鼐  别名:姬传、梦谷、姚惜抱、惜抱先生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时间:公元1731年  去世时间:公元1815年  职业:散文家  主要成就:清代

历史百科 何谓桐城派

何谓桐城派方苞为文,效法归有光,刘大櫆、姚鼐承之;三人皆籍桐城,号“桐城派”古文家。

历史人物 清朝著名文人方苞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

桐城文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延安大学历史系本科生闫红,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桐城文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樾、姚鼐等,因为这些人都是清代安徽桐城人,故而得名桐城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