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Posted 古文

篇首语: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桐城文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桐城文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作者:延安大学历史系本科生闫红,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桐城文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樾、姚鼐等,因为这些人都是清代安徽桐城人,故而得名桐城文派,又名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桐城派。 >戴名世是桐城派的先驱人物,是著名的古文家与史学家,精于制义,擅长古文,尤志于明史。他的理论自成体系,文章文辞清明,笔墨生动,深得司马迁、韩愈文法。他对桐城派的开派人方苞有着很大的的影响,他的论文主张对后来桐城诸家理论的启迪上也有着重大影响,其古文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开启了桐城派的先河。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风九,一字灵皋,号望溪。他是桐城派创始人,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义法”。方苞的“义法”讲的是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的规律,即今之所谓文章学。方苞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着形式。只有剪裁得体,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才是好文章。“义法”的提出为桐城文派树立了理论的旗帜。 >刘大櫆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是桐城派中坚人物,师事方苞,又是姚鼐的老师。刘大槲在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补充,强调了散文应具备的情感和气势。提出了“神气、音节”说,而他的“神气”说又被后继者姚鼐继承并加以发展成“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八字主张。 >姚鼐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是桐城派集大成人物。他阐述了方苞、刘大樾以及姚鼐之间的理论继承关系。姚鼐提出了著名的古文写作原则,使桐城派古文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此外,他还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 >桐城文派发展到清朝,有以曾国藩为首的湘乡派。曾国藩( 1811-1872),湖南湘乡人。字伯涵,号涤生。他在姚鼐的“义理、考证、文章”之外又加入“经济”一项,并扩大了古文的传统,此外他还特别推重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 >还有所谓的“阳湖派”,开创者为张惠言、恽敬。这一派总体上是以桐城派为宗,但在许多方面有突破。 >参考书目: >1. 吴功华著,《桐城地域文化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2 >2. 钱念孙主编,《安徽散文小说》,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07 >3. 《安徽优秀传统文化丛书》编写组编,《桐城文化八讲》,安徽大学出版社,2015.10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杨培超

相关参考

文人方苞自幼就能对诗 是清代桐城古文派鼻祖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韩非子是传统认定的法家代表人物,其实自其师荀子(名卿)就已有法家思想。法家著名人物如商鞅等,法家思想盛行在秦朝,以后各朝代均为儒法结合、此消彼长的形势。先秦文化有九流十家之说,法家为先秦学术文化九流之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韩非子是传统认定的法家代表人物,其实自其师荀子(名卿)就已有法家思想。法家著名人物如商鞅等,法家思想盛行在秦朝,以后各朝代均为儒法结合、此消彼长的形势。先秦文化有九流十家之说,法家为先秦学术文化九流之

姚鼐写过什么

  姚鼐是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并称为“桐城三祖”,是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代表作有《淮上有怀》,《登泰山记》,《复鲁非书》等。  姚鼐写过什么  《惜抱轩全集》是姚鼐代表作之一,这部书总共有八

反清复明的代表人物,反清复明组织领袖是谁

清初反清复明组织有哪些南明桂王天地会桂王即南明永历帝,名朱由榔(1623-1662)。明神宗孙,思宗堂弟。初封永明王,隆武时袭封桂王,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死后受瞿式耜、丁魁楚等拥戴,于肇庆监

人民币1角和5角中的人物是谁哪个民族代表什么

第四版人民币的1角的民族是高山族和满族男子,5角的民族是苗族壮族妇女。第四版人民币代表的是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第四

桐城历史pm2.5

1.桐城的历史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郊区。全市国土面积1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万亩,其中水田47万

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那么张廷玉是谁?张廷玉

李悝是谁?李悝是怎么死的?

李悝(前455——前395年),战国时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濮阳人。出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

难得糊涂——桐城义士姚鼐辞官

姚鼐为什么四十四岁辞官?一个顶带五品纂修官,翰林院庶吉士。正值人生中年,又在参与《四库全书》编修这个巨大工程,可谓风光无限,他在编修中途以疾告退,而他去世时85岁,身体健康应该不是原因。退了后,钦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