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順時,謹記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Posted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生不順時,謹記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生不順時,謹記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作者:師父曰

來源:師父曰(ID: sfy1927)

遇橫逆之來而不怒、遭變故之起而不驚、當非常之謗而不辯。

人生不順謹記三句話,福報自來來自國學文化00:0009:28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國學文化主播沈冉朗讀音頻

這個世上,真的有人可以一生順遂,沒有挫折和苦難嗎?

我想,肯定是沒有的。

正如李白詩中所云:“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人生之路,有坦途,就會有低窪。

曾經有人問:“要怎樣才能讓我的人生更加順利呢?”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鬼谷子就告訴了我們三句箴言:

遇橫逆之來而不怒、遭變故之起而不驚、當非常之謗而不辯。

每當遭遇不順心之事,想想這三句話,定會讓福報不請自來,也會讓你的人生路越走越寬!

遇橫逆之來而不怒

遇到不順心的事,不發怒、不埋怨,這是一種修爲。

要知道,人這一生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或是碰上不順眼的人。

可有的人,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容易變得煩躁不安,煩躁到對任何人都要發脾氣。

這是相當幼稚的!發脾氣並不能解決任何實質性的問題,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距今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曾告誡世人:“不遷怒,不貳過。”

真正聰明的人,在遭遇不順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抱怨或是發怒,而是冷靜下來,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想對策解決。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

一對夫妻開車回家途中,妻子不小心將車開上消防栓導致翻車,結果兩口子都受了傷。

丈夫驚魂未定之餘察看了妻子只是皮肉有恙無大礙後,提議和妻子合個影立此存照。

想想要是換成遇事喜歡發脾氣的丈夫,他或許一開始就責備妻子不會開車了,甚至還會吵起來。

從“你會不會開車”指責,發展到當初爲什麼要買車,買車的錢又是怎麼借來的。

成年人的生活裏,有一種修養叫遇事不生氣。

不生氣,看得透,想得開,放得下,是一種本事,更是一種人生格局。

面對人生途中的各種不順,學會控制脾氣,不生氣,擺正心態,樂觀地面對一切,才能過得幸福!

遭變故之起而不驚

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時,不驚慌失措,這是一種氣度。

沒有人的生活會一直一帆風順,在遭遇變故的時候,一個人的應變能力很大程度決定了他的成就。

宋朝有一個叫呂文靖的人,他有四個兒子。

爲了考驗出哪一個兒子兼備宰相之才,他吩咐丫鬟在四個孩子的玩耍的院子裏,故意摔碎一件珍貴的玉器。

目睹玉器摔碎的整個過程,四個孩子中,有三個孩子“啊呀”一聲,急忙跑去報告夫人,只有二公子公著,凝然不動聲色,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

呂文靖見此狀,就問他:“玉器摔碎了,你爲什麼一點也不着急?”

公著平靜地回答:“父親,已經碎了,急有何用?”

果不其然,後來公著做官做到了宰相。

成大事者,遇事處變不驚,這是一種難得的氣度。

就像晚晴兩代帝師翁同龢所言:

“自古以來賢聖之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險事,越能心靜如水,處變不驚。”

去年5月份,在萬米高空,3U8633航班在飛行途中,駕駛艙右側前風擋掉落,導致艙內瞬間失壓,氣溫迅速降到零下40多攝氏度,艙內儀器多數失靈。

在如此惡劣又危險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鎮定自若,憑着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最終讓飛機平安着陸。

如古訓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黃河決於頂而面不驚。

當你的人生遭遇變故的時候,要學會從容應對,處變不驚,慢慢修煉出一顆強大的內心。

當非常之謗而不辯

受到他人無理的指責或誹謗時,不爭辯或反駁對方,這是一種胸懷。

活在紅塵俗世,無論是誰都會被他人評論,說長道短,偶爾也會遭遇別人的諷刺、謠言和誹謗。

如果面對這些中傷和誹謗,採取不解釋,不爭辯,便不會擾亂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之後,誹謗和議論他的人越來越多,有人是嫉妒他的權勢,有人是不滿他的學說。

但王陽明對此並不在意,只是一心一意地修養自己的心性,盡心盡力地傳承“致良知”的思想,他深知“濁者自濁、清者自清”的道理。

“人貴在自我修養,假若自己確確實實是個聖賢之人,縱然別人都來誹謗他,也不會對他有任何損害,

就好像浮雲遮蔽太陽,浮雲怎麼可能對太陽的光明有所損害呢?”

當謠言和誹謗來臨的時候,不需要汲汲務求去澄清,只需要自己心境坦蕩,謠言定會不攻自破。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即便面對別人的誹謗,也是極有君子風度的,他們會以坦然的心境面對誹謗。

故此,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請謹記這三句話,時時自省,讓自己走出逆境,相信福報會不請自來!

人之初.性本善.不看人對己.只看人對人.[關注我]每天爲你提供大量經典美文,如果您也喜歡的話。動動手指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哦!

相关参考

三句話,九個字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此蒙牛老總牛根生說得很精彩,他說: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

三句話,九個字

所謂道不遠人、大道至簡,作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釋道,其實並不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此蒙牛老總牛根生說得很精彩,他說: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

如果扶蘇繼任秦朝的二世皇帝,項羽還會起兵造反嗎

老爹覺得這個問題,還是挺有意思的,不請自來,發表自己的想法。如果有說得不對的地方,那咱也沒轍,說都說了,總不能叫老爹咽回去吧。接著,我們先討論第一個問題:扶蘇有沒有可能繼承皇位?老爹認為,扶蘇沒有機會

羅京給康輝留下了哪三句話,讓康輝受益一生

說到播新聞,現在最火的應該就數朱廣權和康輝了。說到播音界的前輩,我們一定會想起羅京老師。康輝在自己的《平均分》這本書里寫到了關於羅京老師的內容。除了表達緬懷之情外,羅京老師給康輝留下的三句話我認為值得

《道德經》這三句話,讓你領悟何爲“道”

《道德經》是宇宙天下第一奇書。有學者雲:“《道德經》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其包容博大,又豈是我等凡夫俗子能道一二。但能取一瓢飲,亦足以暢快胸懷!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取法地,就不能取

《易經》裏最重要的三句話,細細感悟其中的智慧,令人終生受用

《易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爲漢族文化之根。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但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其實,整部《易經》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話。細細感悟其中的智慧,定能令人終生受用不盡。01自

人皆可以成堯舜 三句話讀懂王陽明

作為中國人,不可不知王陽明。王陽明,名守仁,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是我國明代一位偉大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東晉時「衣冠南渡」的山東琅琊王氏的後人,和書聖王羲之同族同宗。傳說王陽明出生時,母親岑

老實人不善言辭,則要記住這三句話就能左右逢源

如果要說一個人想要立足在社會上,最常用的技能無疑就是“說話之道”,都說與人交談是一門學問,無論是談生意還是找工作,就算是你去便利店買瓶水都要和店員說上兩句話,而會說話的人,在爲人處世上往往能更爲順利,

刘备留下三句人生箴言,一句成为黑道行为准则,一句成为家训警句

刘备留下三句人生箴言,一句成为黑道行为准则,一句成为家训警句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刘备能够以一草根身份,最终成为开创蜀汉大业的君王,刘备可以说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可以看出刘备虽然出身一般,但却是一个实

人生迷茫时,不妨读读范仲淹的这三句话

▲范仲淹画像在唐代以后,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没有不渴求谥号「”文正”的。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也不会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所以,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在历史上,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