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

Posted 小乘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

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最初的佛教并无小乘、大乘之分。只不过后来在内部崛起的一股新势力觉得自己有别于、甚至高于别人,就自命为“大乘”(为“菩萨道”),贬别人为“小乘”(声闻乘、缘觉乘之总称)。

简单一点说,“小乘”意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基以达小果之教法;“大乘”佛教认为小乘的教法只注重使自己觉悟和解脱,最终也只能修成“罗汉”,而大乘佛教则不但注重自己的觉悟,还能由此度尽一切众生,最后修行果报也是最高的“佛陀”。

二者的不同之处还有,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大乘认为“人法两空”;小乘认释迦牟尼为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尊释迦牟尼为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陀。

我们所熟知的《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也都是大乘佛教的经典。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包括藏传佛教),也主要属大乘佛教。

当然,现在学术界的大乘、小乘只是沿用了他们的称呼,并无褒贬意。

相关参考

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

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最初的佛教并无小乘、大乘之分。只不过后来在内部崛起的一股新势力觉得自己有别于、甚至高于别人,就自命为“大乘”(为“菩萨道”),贬别人为“

历史百科 大乘和小乘

大乘和小乘大乘,梵语为摩诃衍,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

谋略思考 白话佛经

白话佛经(不慧演述)★佛经,顾名思义,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对弟子的说教,但实际意义远不止于此。从内容看,佛经论指佛教的一切典籍,包括小乘佛教,大乘佛教诸宗派有关经、律、论的种种著述,上至天文地理,下到民俗

历史名词花分

历史名词集锦二伯(bā):齐桓公、晋文公二柄:赏、罚文、武二伯:周代主持国政的东西二伯。指周公和召公。二乘:指佛教的大乘和小乘二德:仁、信阴、阳二谛:佛教用语,真谛、俗谛二典:尚书中《尧典》、《舜典》

布朗族的小乘佛教 布朗族宗教信仰

小乘佛教传入滇西南和滇西的时间大约是在15世纪中叶。最初曾遭到抵制和排斥,后几经发展,布朗族开始信仰小乘佛教,逐渐接受了佛教教义,以至形成全民性的宗教。布朗族地区小乘佛教的制度(教阶、戒律)、建筑、设

布朗族的小乘佛教 布朗族宗教信仰

小乘佛教传入滇西南和滇西的时间大约是在15世纪中叶。最初曾遭到抵制和排斥,后几经发展,布朗族开始信仰小乘佛教,逐渐接受了佛教教义,以至形成全民性的宗教。布朗族地区小乘佛教的制度(教阶、戒律)、建筑、设

布朗族宗教信仰 布朗族的小乘佛教

  布朗族宗教信仰布朗族的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传入滇西南和滇西的时间大约是在15世纪中叶。  最初曾遭到抵制和排斥,后几经发展,布朗族开始信仰小乘佛教,逐渐接受了佛教教义,以至形成全民性的宗教。  布

德昂族信仰什么教?德昂族的小乘佛教信仰

在宗教信仰上,因受傣族影响,小乘佛教在德昂族中得到普遍流传,并掺杂着浓郁的原始自然宗教色彩。小乘佛教传入德昂地区的年代不详,在解放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小乘佛教一直获得德昂族的全民信仰。德昂族人民崇佛

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

普贤菩萨(梵文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

历史人物 慈航法师海外弘法都去过什么地方 肉身和尚最后在什么地方

海外弘法>缅甸是南传的小乘佛教国家,宣扬大乘佛教的中国僧侣为数不多,仰光唯一的中国寺院是龙华寺,慈航法师到仰光,住在龙华寺内。他在仰光那几年,龙华寺的住持是万蕙法师,当家和尚是圆慈,寺中常住是4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