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战争 挺进大别山
Posted
篇首语:凡我们所为之事,从未被人理解;一直是这样:要么被赞美,要么被指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革命战争 挺进大别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革命战争 挺进大别山
中原大进军之一挺进大别山1947年上半年,正当国民党军向各解放区大举进攻,特别是向陕北、山东实施重点进攻的时候,中共中央就制定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转入战略进攻的计划。6月 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 4个纵队南渡黄河,进行鲁西南战役,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尔后立即按照中共中央部署,挺进大别山。
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边界,在南京与武汉之间,南到长江,回旋余地大,可威胁国民党军后方重地,但距晋冀鲁豫解放区千里以上,远离后方,无法补给,一切粮弹物品,都要靠前方自行解决,困难重重;而且,从鲁西南到大别山400多千米,要通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汝河、淮河等诸多障碍,打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征途艰险。但刘邓为实现中央预定战略意图,下决心不要后方,不怕困难,义无反顾地直出大别山,创建根据地。蒋介石对晋冀鲁豫野战军跃进大别山的意图毫无觉察,仍在调遣军队向鲁西南集结,企图将晋冀鲁豫野战军压迫至黄河边上,背水而战。8月 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开始南进,l1日,由民权以东越过陇海路。蒋介石仍然认为晋冀鲁豫野战军是因连日大雨,黄河泛滥,北返不成而南窜。1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通过横宽 20多于米、淤泥遍地、水深没膝、一片荒芜、寸步难行的黄泛区,l8日,渡过沙河。这时,蒋介石才恍然大悟,急调部队在汝河堵截。
晋冀鲁豫野战军为了和对方抢时间,把火炮、车辆等重装备就地掩埋或炸毁,轻装疾进,23日,第 l、第 2、第 3纵队通过汝河后,渡口被国民党军整编第 85师占领,第6纵队和野战军指挥机关被阻于北岸,后面的追兵 3个师相距仅 20多千米,当此千钧一发之际,刘邓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指挥部队勇猛突击,终于在24日夜强渡成功,全部通过汝河,27日,又全部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北麓。蒋介石不得不从进攻各解放区的部队中,抽调23个旅,跟入大别山。晋冀鲁豫野战军则以胜利者的姿态,转到新阶段的斗争中去。
相关参考
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至7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山东省郓城、定陶、金乡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的进攻战役。鲁西南地区处于国民党军对山东和陕北实施重点进攻的连接线上
核心提示:陈赓有些激动了,放下酒杯突然冒出了一句话:“主席,恕我直言――你调我西渡黄河,不够英明!”……陈赓面对毛泽东,又一次说了“恕我直言”,直陈己见,“你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挺进鲁西南,
核心提示:在101岁的老红军伏全斌眼中,1947年挺进大别山是他一生中除了长征之外“最苦的时期”。挺进大别山纪念雕塑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黎云,梅世雄,陈辉,王经国,刘永华,樊永强,原题:刘伯
陈少敏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她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长期坚持党在白区的秘密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主持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全面工作和直接领导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名驰中
中原大进军之二挺进豫西 1947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谢富治率领第4、第9纵队、第8纵队
中原大进军之三挺进豫皖苏 1947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活动于鲁西南的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主力,由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率领,南下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和陈(毅)粟(裕)大军、陈(赓)谢(富治)兵团成「品」字形,在国民党统治区站稳了脚跟。这让国民党很害怕。蒋介石成立了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白崇禧统管豫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至1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进击中原国民党军的战略性进攻行动。人民解放军经过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的一年作
1、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2、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上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3、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并调动和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