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四代皇帝為何都要發動對高句麗的征服戰爭

Posted 王朝

篇首语: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隋唐四代皇帝為何都要發動對高句麗的征服戰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隋唐四代皇帝為何都要發動對高句麗的征服戰爭

導讀:未能使高句麗臣服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遺憾,甚至在其臨死之前,還在計劃如何征服高句麗。史學界很多人認為,李世民征戰高句麗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敗筆,有窮兵黷武之嫌,犯了與隋煬帝同樣的錯誤。

很多人並不知道,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並非在於隋煬帝的暴政以及什麼農民起義,實際上是錯在對高句麗的征討上。而自李世民征討高句麗未果之後,其子唐高宗李治也將消滅高句麗作為重要的使命。加之隋朝初期,隋文帝也進行過對高句麗的討伐行動,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兩朝四代對高句麗的大規模征討行動。為什麼一定要征服高句麗呢?

實際上,高句麗不同於突厥、吐谷渾、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國。雖然表面上向唐朝稱臣,但一直對唐朝有敵視態度。而當時的高句麗也並非外界以及後世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小國。公元6、7世紀的高句麗不再是一個地區性的小國,而是已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已具備與唐朝爭奪東亞霸權的潛力。在南北朝後期,整個隋朝時期,以及唐朝初期,高句麗在不斷擴充疆土的同時,不斷挑唆隋、唐鄰國對隋、唐挑起戰亂。高句麗欲獨霸整個東亞之心久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唐朝與高句麗的戰爭在所難免。唐朝趁高句麗羽翼尚未豐滿之際,大舉討伐之,有未雨綢繆之意。

公元641年,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發現高句麗收留了很多隋朝兵將。此時,李世民已經萌生征討高句麗的想法。後來,高句麗內部發生政變,有大臣建議攻打高句麗。李世民考慮到勞民傷財,並未同意。然而,高句麗待局勢穩定後,卻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新羅一向臣服於大唐。李世民派玄奘前去調停,但遭到高句麗的拒絕。與群臣商議時,李世民認為:「高句麗攻打新羅,表面上是不給我面子,實際上,高句麗欲控制整個北韓半島和遼東半島。如果得逞,一定會向我們發起挑戰,到時,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在我統治的範圍內,絕不允許有這樣的勢力出現。」於是,李世民不顧褚遂良等人的反對,於公元645年禦駕親征高句麗。雖然,此次征討未取得全面成功,但對高句麗的國力造成極大的破壞。後來,李世民采納了下屬的建議,不斷對高句麗採取騷擾行動,使其不能迅速恢復國力。這為後來唐高宗滅掉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點評:相對於其他國家,高句麗才是唐朝最大的威脅。作為一位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深知這一點。為維護自己的權威,李世民不惜禦駕親征。雖未獲得重大勝利,未動搖高句麗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高句麗王朝的迅速強盛,也加速了高句麗王朝的沒落。在征討過程中,李世民沒有採取血腥的屠殺、滅亡政策,仍是用恩威並重的方式,並鞏固已得勢力,為下一步徹底擊潰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本文來源:趣歷史

相关参考

隋煬帝舉全國之力,為什麼滅不掉小小的高句麗

隋煬帝由於「慕秦皇漢武之功」,從四方炫耀、開邊拓疆,發展到窮兵黷武、對外擴張,他連續三次發動征討高麗的戰爭,直接導致隋王朝和隋煬帝本人走向毀滅。魏晉以來,朝鮮半島上三國並立:高麗、百濟、新羅。三國中,

历史军事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雙方為何都沒出動空軍

中蘇關係惡化後,越南不但落井下石還一而再地挑釁中國。為了本國的邊境安全,中國選擇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為時並不算長的中越戰爭,過程卻十分兇險。對越南地形地貌不夠熟悉的中國軍隊,戰爭中也是經歷了不少困境。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實力大增,列強不敢入侵,爲何日本仍要發動戰爭

泱泱中華有着數千年的歷史,它所創造的文明足以影響世界,但到清朝時候,實行相對封閉的政策,使得大清與世界脫軌,到晚清時候,此種情況更爲嚴重,特別是1840年之後,國外強敵入侵,給百姓帶來諸多的苦痛,列強

历史军事 美軍的超級機密——潛艇的螺旋槳和泵推器為何都要嚴密包裹

作者:瀚海狼山過去幾十年,一直有人說,各國所謂的軍事技術保密,都是在「保落後的秘」。而美國這個軍力全球第一的國家,從來就不需要保密。美國會把所有的軍事高技術都展示給全球,這樣才能增加美國先進軍力在全世

高句麗,為什么楊堅打,李世民、李治打,楊廣不惜亡國也拼命打

隋朝,短暫而強盛,公元581年楊堅打開了隋朝的大門,但可惜的是,他所創建的王朝僅有短暫的38年,隨後公元618年,一個以隋朝為基礎的盛世王朝強勢躋身而來,也是基於此,後人常常將二朝稱為「”隋唐”。值得

高句麗,為什么楊堅打,李世民、李治打,楊廣不惜亡國也拼命打

隋朝,短暫而強盛,公元581年楊堅打開了隋朝的大門,但可惜的是,他所創建的王朝僅有短暫的38年,隨後公元618年,一個以隋朝為基礎的盛世王朝強勢躋身而來,也是基於此,後人常常將二朝稱為「”隋唐”。值得

历史秘闻 高句麗,為什么楊堅打,李世民、李治打,楊廣不惜亡國也拼命打

隋朝,短暫而強盛,公元581年楊堅打開了隋朝的大門,但可惜的是,他所創建的王朝僅有短暫的38年,隨後公元618年,一個以隋朝為基礎的盛世王朝強勢躋身而來,也是基於此,後人常常將二朝稱為「”隋唐”。值得

西方為何喜歡發動戰爭呢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兵者,國之大事」,意思是戰爭那是一個國家的大事,而且關係到生死,關係到存亡,所以不得不慎重。而且戰爭的相互損害那是非常巨大的,基本上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戰爭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都能

历史军事 美國軍事實力世界第一,為何只敢找一些小國下手,從不敢打俄羅斯

二戰結束後,新的國際秩序形成,大國之間很少發生戰爭,即使是爆發戰爭也被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內。世界五大強國中,只有美國上躥下跳,在全球範圍內發動對外戰爭,東北亞、中南半島、中東、東歐、北非、南美洲,處處留

美國為何那麼喜歡發動戰爭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人類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益融合的命運共同體,所以只有各國,各民族的長期融合,和平發展,世界才會越來越好,整個人類才會越來越繁榮。基於此,大部分的國家都是希望世界和平,最少戰爭的。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