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使得清朝實力大增,列強不敢入侵,爲何日本仍要發動戰爭
Posted 清朝
篇首语:互补的人容易一见钟情,相似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洋務運動使得清朝實力大增,列強不敢入侵,爲何日本仍要發動戰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實力大增,列強不敢入侵,爲何日本仍要發動戰爭
泱泱中華有着數千年的歷史,它所創造的文明足以影響世界,但到清朝時候,實行相對封閉的政策,使得大清與世界脫軌,到晚清時候,此種情況更爲嚴重,特別是1840年之後,國外強敵入侵,給百姓帶來諸多的苦痛,列強持續的進攻,使得大清國力大爲衰減,奇怪的是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趁機發展內部力量,列強卻沒有什麼大作爲
1860年之後的三十年,清政府開始發展洋務,清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發展,建設工廠,發展軍事,不僅建設新軍,同時還發展海軍,而列強在這三十年間也再未發動大規模的入侵戰爭,那麼在這三十年間,列強爲何不再進攻了呢?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個原因是清政府當時軍力相對強盛,雖然洋務運動最終難以避免失敗的結局,但在當時,它的作用可見一斑,它花費巨資發展的軍事實力十分強大,不僅編練新式陸軍,裝備先進的武器,從而使得戰鬥力大大提高,更爲重要的是清政府興建北洋水師,其艦隊總噸位達到世界第七的水平,從而使得衆多西方國家不敢輕舉妄動。
雖然後續的戰爭證明清朝部隊的實力仍然不濟,但最起碼在表面給了對手一定的震懾力,使之不敢輕舉妄動,不然很可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這從側面證明了清朝當時的軍事建設還是頗有成效的。
第二便是當時清政府的經濟發展情況,雖然在晚清時期,國力衰微,但畢竟地廣物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而其本身的經濟體量仍是十分驚人的。而在洋務運動期間,清政府的經濟發展十分地迅猛。興修鐵路公路,同時還投資建廠,工業發展速度驚人,爲後世打下十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在南方地區,經濟發展更是驚人,在諸多的預測中,按照當時的發展趨勢,那麼清朝很快便會進入工業時期,與列強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正因如此,西方列強纔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個原因便是西方列強自顧不暇,清政府在開展洋務運動時,西方列強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國內自身發展十分蕭條,加之還要安撫殖民地,無力發動戰爭。這場經濟危機同樣席捲日本,使得其別無他法,只能通過發動戰爭來挽回損失,結果導致洋務運動進程的中斷,清朝再次遭遇巨大挫折。
相关参考
先解釋個小BUG,本文的標題本來是「洋務運動中的十個DY」,但考慮到平台的人工智慧會屏蔽「DY」這種辭彙。所以改成這個有些不倫不類的「先驅」,望見諒。再說個小問題,甲午之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被定性為洋
一、考情分析洋務運動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頻頻出現,該部分內容為中國近代史當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常考的考點有代表人物、創辦的企業以及洋務運動的影響等,重點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現將該部分常考的
一、考情分析洋務運動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頻頻出現,該部分內容為中國近代史當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常考的考點有代表人物、創辦的企業以及洋務運動的影響等,重點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現將該部分常考的
文/史海泛讀1839年7月1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30任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壯志未酬,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因病離開了人世,而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處境非常得惡劣。地方行省上的諸侯,埃及的實際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
文/史海泛讀1839年7月1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30任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壯志未酬,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因病離開了人世,而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處境非常得惡劣。地方行省上的諸侯,埃及的實際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
文/史海泛讀1839年7月1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30任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壯志未酬,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因病離開了人世,而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處境非常得惡劣。地方行省上的諸侯,埃及的實際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
我們都知道,當封建帝國走向末路之時,總會有一些傑出的大臣試圖力挽狂瀾。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清朝末期的名臣曾國藩的歷史功績。既然要談曾國藩,就不得不提到他在洋務運動中所做的貢獻。曾國藩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
我們都知道,當封建帝國走向末路之時,總會有一些傑出的大臣試圖力挽狂瀾。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清朝末期的名臣曾國藩的歷史功績。既然要談曾國藩,就不得不提到他在洋務運動中所做的貢獻。曾國藩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
1894年,中日爆發了甲午海戰,這場戰爭的慘敗,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幾十年的努力毀於一旦。這次戰爭的結果也讓隔岸觀火的西方列強感到驚詫,他們沒想到大清之國力竟然連一
历史秘闻 清政府每年投6萬兩白銀,供120名幼童赴美留學,為何只回來94人
清朝末期,大清國在簽訂了《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後,清政府中的洋務派官員為了挽救國家所面臨的為難局勢,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基礎,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洋務運動。在洋務運動期間,清政府斥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