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连续作战批亢捣虚的靖难之战
Posted
篇首语: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连续作战批亢捣虚的靖难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连续作战批亢捣虚的靖难之战
连续作战批亢捣虚的靖难之战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太孙朱允文继位,年号建文。他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与大臣齐泰、黄子澄合谋,先后削除了周、湘、齐、代、岷五王,危及燕王朱棣的王位。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杀掉监视燕王府的朝廷内奸,以清君侧为名举兵, 自称“靖难之师”,分兵四出,连占通州、蓟州、遵化、 居庸关、 怀来(今属河北)等地,巩固了北平基地。
建文帝在京师(今南京)闻讯,急派耿炳文等率军30万征讨,先在雄县(今属河北)被燕军于中秋夜袭击,损军 9000,后在真定(今河北正定)附近遭燕军前后夹击,被歼近 10万众。耿炳文率残军退守真定。朱棣率军围攻真定,数日不克,遂还。 八月,建文帝得知耿炳文战败,遂以李景隆代其职,统兵 50万再次北征。
这时,朱棣得知辽东将领吴高率军围攻永平(今河北卢龙),决定乘李景隆刚刚受命,部队尚未集结之际,率军往援水平。吴高见燕军至,忙率军退出山海关。朱棣率军向北,偷袭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吞并了宁王朱权所属三卫兵马,增强了实力。十月,李景隆乘朱棣袭击大宁,率军进至北平东之郑村坝,欲待燕军回师时截歼之。十一月初,燕军回救北平到达郑村坝,乘李景隆列阵不整之机发动猛攻,连破七营,经三日激战,俘杀李军数万。李景隆率军败逃德州(今属山东)。二年四月,李景隆又集兵 60万与燕军 10万大战于白河沟(今河北雄县境)。初战,李军依仗火器杀伤燕军甚众。再战,燕军乘风火攻,杀伤李军 10余万。李景隆率军败逃济南。九月,建文帝又以盛庸代李景隆,率军组织第三次北征。盛军进驻德州、沧州等地。十月,朱棣为迷惑官军,声言攻辽东,兵至通州突然南下攻沧州,俘降守将徐凯以下数万人。后因胜轻敌,于十二月在东昌(今山东聊城)被盛军击败,死伤数万人,遂撤回北平。
三年春,朱棣再次率军南下,先后在夹河、滹沱河(今河北境)两次作战中歼盛军 16万余人,附近州县纷纷归降。建文帝见形势危急,下诏赦免燕王罪,想诱其放松戒备,同时派兵切断燕军粮道,令辽东诸将攻入山海关,迫朱棣回师。朱棣识破其谋,派部将刘江回救北平,自率主力继续南下,连下济宁(今属山东)、沛县,尽焚官军粮船数百艘。朱棣侦知京师空虚,率军继续南下。四年春,先在淝河(今安徽境)设伏,歼灭尾随盛军平安部,后在齐眉山(今安徽灵壁境)被援军击败。朱棣督军苦战,斩杀官军护粮兵 2万余人,乘胜攻克灵壁,俘平安以下将士 10万余人,消灭了建文帝在淮河以北的主力。五月,渡过淮河,避开重兵把守的风阳(今属安徽)、淮安(今属江苏),直抵扬州。
建文帝许以割地求和被拒。六月初,朱棣率军过江,击败盛庸水军,直逼京师。谷王朱穗及守将李景隆开门迎燕师入城。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下落不明。六月十七日,朱棣即帝位,次年改元永乐。
相关参考
靖难之役简介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时四年终于登上了皇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整个靖难战争期间,南北双方相互拉锯了好一段时间。而这期间的转折点就是白沟河战役,它既是历史上以少数战胜多数的战役之一,也是燕王朱棣的翻
朱棣的靖难之役,相信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不陌生,作为燕王的朱棣不满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在和尚姚广孝的谋划下,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由北京浩浩荡荡的出发,准备攻入当时的首都南京,最后的结果是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靖难之役明王朝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的战役。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并配给护卫甲士,少则3000人,多则19000人。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尤大。惠帝朱允炆即位,因尾大不掉,而用齐泰、
靖难之役,中国明代初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始发于建文元年(1399)。四年,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
说起「”靖难之役”,这是古代王朝中少有的藩王凭一己之力推翻中央政权而取得胜利的战争,而且此战还发生在大明王朝刚立国不久。按说新的王朝建立之初,其军队战斗力是相当高的,而且明朝还是大一统王朝,怎么会以举
靖难之役,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可以说是一段耳熟能详的历史。在为期4年的靖难之役中,朱允文的军队始终占据着优势,却苦于缺少一锤定鼎的名将;朱棣虽然兵力不占优,却凭借其出色的、冠绝当世的军事能力,一举成功
对丘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明建文元年(1399年)夏,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口号发兵南下,历时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由此拉开帷幕。朱棣反书至南京后,建文帝朱允炆祭告
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是一场改写明朝历史轨迹的战争。新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同燕王朱棣之间,因利益冲突决裂,展开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殊死博弈。最终,朱允炆一败涂地,在绝望之际点燃宫殿自焚,而燕王朱棣则以胜利者的姿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