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维护国家统一的清平大、小和卓之战

Posted

篇首语: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追求卓越自我,成功就会出其不意的找上门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维护国家统一的清平大、小和卓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维护国家统一的清平大、小和卓之战

    维护国家统一的清平大、小和卓之战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征服了新疆回部(清代对新疆南部维吾尔族聚居区的通称),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回部首领扣押作人质。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清军击败准噶尔部攻克伊犁(今属新疆),解救了作为人质的大和卓(波罗尼都)、小和卓(霍集占)。大和卓返回叶尔羌(今莎京)统领回部,小和卓留在伊犁掌管伊斯兰教务。次年,小和卓与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撤纳叛乱,兵败逃回叶尔羌,自立为巴图尔汗,杀清廷前去招抚的官吏,并与大和卓勾结,聚众数十万反清。二十三年二月,清廷命雅尔哈善领兵万人从吐鲁番出发,进行讨伐。五月进围叛军据点库车。大、小和卓率领鸟枪兵万人自阿克苏增援,结果被清军击杀4000余人,残部进入库车。清军团疏于防备,被大、小和卓乘夜突围逃脱,雅尔哈善以贻误军机罪被斩。十月,清廷派兆惠率步骑 4000至叶尔羌,三战三捷,但因兵力有限而无法攻城,遂于城东结营待援,结果被叛军围攻三个月,伤亡甚众。二十四年正月,清将富德率骑 3000自乌鲁木齐冒雪救援,在叶尔羌东北处与叛骑激战五日,将敌击退,与兆惠军会合,退回阿克苏。六月,兆惠、富德各率兵 15000分别进攻喀什噶尔、叶尔羌。大、小和卓弃城南逃,翻越葱岭西遁。清军追击,俘叛军 12000余人。八月,大、小和卓被巴达克山部首领索勒坦沙擒杀。至此,清廷巩固了对天山南北的统治。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战争 先剪两翼剿抚兼施的清平三藩之战

   先剪两翼剿抚兼施的清平三藩之战   清初,朝廷采取“以汉制汉”政策,先后晋封明降将尚可喜为平南王,耿精忠为靖南王,吴三桂为平西王,分镇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昭莫多之战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昭莫多之战清初征讨噶尔丹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明清之际,蒙古族分漠南、漠北和漠西三部分,其中漠西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居住在伊犁河流域,其首领噶尔丹勾结沙俄,悍然东进,发

历史人物 左宗棠,一个国人都感谢他的英雄,主张用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

1875年身着官服、项挂朝珠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中国农工民主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参加和维护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两大主体,但除了这两个政党之外,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党派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中国农工民主党。本文将为读者介绍的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对对抗日民族

历史秘闻 中国农工民主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参加和维护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两大主体,但除了这两个政党之外,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党派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中国农工民主党。本文将为读者介绍的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对对抗日民族

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公元190年,关东(潼关以东)各州郡守以讨伐为名,推举渤海太守为盟主,联合起兵。讨董军声势浩大,董卓被迫弃都洛阳至长安,两年后被部将所杀。伐董之战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群雄逐鹿的时代宣

三国历史 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公元190年,关东(潼关以东)各州郡守以讨伐为名,推举渤海太守为盟主,联合起兵。讨董军声势浩大,董卓被迫弃都洛阳至长安,两年后被部将所杀。伐董之战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群雄逐鹿的时代宣

中俄雅克萨之战中国为何还是失去土地

史上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军队入侵的一次重要战争。对于此次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的计划,还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向世界表现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屈服于外国侵略反抗的英勇精神。

中国古代战争 轻信议和放松戒备的土木堡之战

   轻信议和放松戒备的土木堡之战   正统四年(1439年),瓦刺部首领也先嗣位,用武力统一了蒙古各部,图谋恢复元朝统治。十四年七月,也先

中俄雅克萨之战为什么赢得了战争丢掉了领土

虽然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军队入侵的一次重要战争。此战的胜利,也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的计划,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但是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上来看,虽然宣告了战争的胜利,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