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昭莫多之战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谷要自长,人要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昭莫多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昭莫多之战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昭莫多之战

清初征讨噶尔丹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明清之际,蒙古族分漠南、漠北和漠西三部分,其中漠西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居住在伊犁河流域,其首领噶尔丹勾结沙俄,悍然东进,发动对漠北喀尔喀蒙古突袭,兵锋直达距北京350千米(700里)的乌兰布通。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第一次亲征,在乌兰布通战役重创敌军,噶尔丹败逃。1695年,噶尔丹又率骑兵3万,沿克鲁伦河西下。次年3月,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命萨布素率东三省兵出东路;费扬古率陕西兵出西路,断其归路;康熙帝率八旗兵从独石口出中路;三路出击,约期夹攻。西路军与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相遇,双方展开激战,清军以诱敌深入的战术,将敌军包围,官兵“皆下马步战”,将士“奋呼夹击”“声震天地”, 自午至暮,浴血奋战。噶尔丹精锐殆尽,其妻可敦被击毙。为彻底歼灭噶尔丹,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众叛亲离,食尽粮绝,走投无路,染病而死。昭莫多战役是清军战胜噶尔丹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这次维护国家统一,清除分裂割据的战争,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持。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昭莫多战役的过程如何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朝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战于昭莫多,这场战役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亲征,并歼灭了噶尔丹的主力,史称“昭莫多之战”。准噶尔部属于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居住在今新疆西北一带。噶

历史军事 昭莫多战役中,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

昭莫多之战是发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率领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噶尔丹的关键一战。此役之后,噶尔丹的精锐部队全部丧失殆尽,以后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历时近10年

历史军事 揭秘:昭莫多战役始末

面对势如虎狼的噶尔丹,朝廷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提出西北路途遥远,兴师前往未必能够将其剿灭,主张先不行动。康熙皇帝坚决反对这种意见,指出只有边境安定,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决不能苟图一时安稳,他决心

意大利 意大利·1959年夸齐莫多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9年夸齐莫多获诺贝尔文学奖夸齐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评论家。1901年8月20日出生于西西里岛拉克沙市。曾在罗马大学工学院学习,两年后转学文科。1928年开始写诗。1929年为

汉朝历史 刘秀以少胜多之

西汉晚期,外戚王氏一跃登上历史舞台,时,王家兄弟五人同日封侯,举国上下无不震惊。汉哀帝时皇帝虽欲独揽权纲而对王氏加以贬抑,无奈王氏朝廷内外多年经营,尾大不掉之势早已形成。及至汉平帝时,王莽篡汉已是水到

历史人物 若不打夷陵之战,刘备是否有机会一举北上,拿下关中

《三国演义》中对于兵力的描写非常玄幻,动辄数十万,一百万大军,读者读起来自然是热血澎湃,但实际上这些数字不过是罗老爷子自己随口编出的而已。根据记载,蜀汉人口最多之时,不过九十万,显然刘备基业初立之时,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赤壁之战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赤壁之战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企图夺取荆州,然后再进占江东,统一全国。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抗曹。双方相拒于赤壁(今湖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昆阳之战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昆阳之战绿林军消灭王莽主力军的战役,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23年,绿林军进攻宛城,不断取得胜利。王莽征发各地精兵40多万,派王邑、王寻率领,包围昆阳(今河南叶县),用楼车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淝水之战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淝水之战东晋击败前秦的著名战役,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383年,前奏王苻坚强征各族人民,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苻坚的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消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官渡之战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官渡之战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进行的一次决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199年,袁绍率兵10余万南下,曹操以劣势在官渡相拒。200年春,曹操两次偷袭袁军后方,将其军粮烧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