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智擒鰲拜

Posted 康熙

篇首语: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康熙智擒鰲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康熙智擒鰲拜

「康熙智擒鰲拜」似乎成了一個佳話,但這佳話我想給它改一個字,成為假話。「康熙智擒鰲拜」能說明的只是康熙的足智多謀,但這無法貶低鰲拜的英雄氣概。我們先看下鰲拜的一些功績。

鰲拜,滿洲鑲黃旗人。他的叔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勛。鰲拜本人隨皇太極征討各地,戰功赫赫。鰲拜早年南征北戰,屢建奇功,忠於故主,始終不渝。鰲拜出身將門,精通騎射,青年時代起就效力軍中,屢立大功。他曾跟隨清太宗皇太極攻察哈爾部、征北韓,均有戰績。皮島之戰攻克皮島、松錦會戰、西充之戰,這些生理都奠定了清軍入關奪取全國統治權的基礎。入關以後,鰲拜主要的任務是追擊農民軍。最終打垮李自成,清軍開始對付大西軍。鰲拜早年無論是在關外與明軍的反復交鋒中,還是在入關定鼎中原後鞏固統治的大小戰鬥中,出生入死,轉戰南北,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是當之無愧的清初開國功臣。

這些戰功都是在歷史上有跡可循,有據可查的,並非杜撰。恰恰是這樣一個忠於主子的功臣,在當上輔政大臣之後就開始變得飛揚跋扈、結黨營私。這樣的轉變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即便是轉變,也要有某種事情發生之後讓他產生了質的變化,但在鰲拜身上似乎沒有發生太多的變故,正史暫且不論,就說電視劇吧,電視劇裡的鰲拜在最後發起政變的那一刻都是被那些趨炎附勢的人進行思想逼迫的結果。鰲拜內心其實是忠誠的,可能絕對忠誠談不上。

輔政大臣與當朝天子之間必定存在分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一個擁有四位輔政大臣而又信心滿滿的小皇帝要當朝理政時,必定要發生流血事件。就算輔政大臣乖乖聽話,當朝皇帝也不放心。因此鰲拜就成為了康熙的心頭之恨。康熙內心也並不恨他,只是鰲拜是首輔大臣,他始終不放心這樣一個人,其他幾個輔政大臣都沒有什麼特殊的。俗話說的好,官逼民反,皇帝逼,官造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鰲拜不傻,他早看出康熙的志向,同樣,鰲拜的「黨羽」也看出康熙的志向,他們都清楚,康熙理政之後會是什麼結果,因此他們通過手段逼迫鰲拜造反。康熙急,鰲拜的黨羽也急,唯獨鰲拜自己不急,他不怕,因為他沒有什麼罪證。康熙若是不拿掉他,可能他也能頤養天年了,可惜,康熙饒不了他,他的黨羽也饒不了他。最終造反。

鰲拜在造反之前有N多機會除掉康熙,但他都沒有那麼做,是他不敢?這不可能,一個南征北戰的將軍怎麼可能不敢。主要是他內心那顆忠誠的心在作怪。他想即便是死,也要當個忠誠。電視劇也不是完全杜撰,這一點,在電視劇中也有所寫。

縱觀康熙給鰲拜的一些列罪證可以看出,鰲拜是一個忠臣,康熙年幼,很多大臣又妒忌鰲拜和其他首輔大臣,鰲拜自認為功勛卓著,因此也不管同僚怎麼想。他對漢族官員的做法完全符合滿人的心思;他對某些天天給一個小孩子上折子的大臣的做法也完全符合一個長輩的做法,小孩子思想不成熟,要是按照折子上辦理,那最後,康熙也免不了是個昏君;鰲拜結黨營私?他只是想籠絡一些在他死後能一心一意為康熙出力的滿人官員。但這些都被康熙認為是造反的罪證。

鰲拜深知康熙不會放過自己,因此應允了那些煽動他造反的人,也借此幫助康熙除掉那些心懷叵測的官員。但鰲拜不是一個軟弱的人,在康熙智擒之時,他痛痛快快的打了一仗,這一點也是在告訴康熙:自己不想反,真相反,你一個毛孩子能擋得住?最後鰲拜敗了,敗在自己的忠誠至上。可惜後世之人除了唾罵之外,沒有其他。康熙在心裡是感激鰲拜的,要不然早一刀殺了他,何必讓鰲拜在獄中氣死呢。

康熙抓鰲拜不是因為鰲拜有造反的心,而是康熙要集中皇權。鰲拜被抓也不是因為造反不成,是因為他和其他輔政大臣分散了皇權,而又是一個輔政大臣中的出頭鳥。否則也不會因為自己功勛卓著還落得個這樣的下場在獄中活生生的氣死。

本文來源:評閱歷史

相关参考

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孙亮暗养了三千勇士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

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孙亮暗养了三千勇士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

蓄养三千勇士夺权不成被废的皇帝 废帝孙亮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

蓄养三千勇士夺权不成被废的皇帝 废帝孙亮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

孙权之子孙亮暗养三千勇士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

康熙費盡心機扳倒鰲拜,為何雍正卻為鰲拜平反,還讓百官向鰲拜學習

看過有關鰲拜影視劇的人,都知道鰲拜是大清的一個奸臣,此人不僅囂張還目中無人,康熙雖然年紀輕輕的就繼位了,但他對鰲拜很忌憚,所以他第一次親征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幹掉鰲拜。鰲拜在經過影視劇對他的篡改下,

沒有鰲拜,就沒有康熙

談到康熙年間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都會想到鰲拜,畢竟他在當時的確是一個出名的大臣,而且讓康熙皇帝很討厭。也正是因爲這樣,我們大家在瞭解鰲拜時,會發現他是一個反面人物,不僅野心勃勃還想要謀反。但是就是這樣一

鰲拜手握40萬大軍,為何早不下手推翻康熙,落得個階下囚的下場

鰲拜不推翻康熙,是因為他其實對清朝忠心耿耿,直到康熙設計擒拿他之前,他都沒想過要謀反,等到康熙動手之後再想已經來不及了。更何況,清朝初年也不存在鰲拜謀反的土壤。康熙是怎麼抓的鰲拜?金庸小說《鹿鼎記》里

康熙應該感謝鰲拜

​清朝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夜,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福臨)去世。雖然對於順治的真正死因或去向存疑,但有一點是沒有爭議的,就是在順治臨終之前,委託4位大臣來輔佐8歲的康熙。這四位大臣分別是、索尼、鰲

鳌拜巅峰对决之康熙智擒鳌拜

【鳌拜】巅峰对决之康熙智擒鳌拜  康熙是中国历史非常有名的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一生中,做过许多雷厉风行的大事,对巩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