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半渡而击

Posted

篇首语:带不走四季的风,就卷走一路的风景;遇不到心动的人,就孤身潇洒走四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半渡而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半渡而击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起兵讨伐楚国。吴军纵横数千里,连战连捷,楚国一再狼狈逃窜。

    楚军逃到清发水时,被吴军追上。吴王阖闾正要下令攻击,他的胞弟夫概就劝说道:“困兽犹斗,何况是人呢。我们如果把楚军逼得太急,他们会死力拼搏的,不如暂且停战,等到楚军渡河渡到一半时再行攻击。那时,楚军先渡河的幸免于难,无心恋战;后渡河的羡慕先渡河而逃走的,也会失去斗志,我军定能大获全胜。”吴王接受了夫概的建议,令部队停止前进,待机破敌。楚军见吴军不再追杀,以为他们怯阵,便下令部队渡江。吴军乘楚军部分已渡,部分未渡,士兵争相渡江的混乱状态下,向楚军突然发起攻击,杀得楚军屁滚尿流。以后,又经过一次战斗,终于占领了楚国的国都郢城。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宋襄公仁爱失战机的故事

“宋襄公之仁”注定失败。地利篇两军隔水对垒,敌方主动进攻,我方在敌军渡过一半时发动攻击,这种战术称为“半渡而击”。《孙子・行军篇》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在正常情况下,“半

韩信甘愿受胯下之辱是明智的还是懦弱的行为

韩信,西汉的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战术家。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

中国古代战争 乘虚而击后唐灭后梁之战

   乘虚而击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初,后梁与晋王为争夺河北地区争战日益激烈。晋占梁地魏州,后又控制了杨刘、德胜(今河南濮阳)等黄河重要渡

宋襄公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在弘水之战中拒绝子鱼的半渡攻击

提起宋襄公,很多人都会想起宋楚弘水之战,宋襄公大谈仁义,拒绝大司马子鱼的半渡攻击的建议,非要等到楚军登岸后整顿好阵形才发起攻击,导致宋军战败,襄公中箭身死的故事。普遍的看法是宋襄公迂腐守旧,不自量力,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铁木真巧破劲敌

第34节《孙子兵法》与军事——铁木真巧破劲敌“虚”,空虚;“实”,充实。做人不可欺弱,而打仗则要“避实而击虚”。战争中,要尽量避开敌人强大的一面,找出其虚弱之处予以重击。铁木真成为蒙古部首领之后,招携

中国古代战争 秦汉时期战争

   秦汉时期战争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汉献帝迁离关中(公元前221年)期间,发生了多次战争,有王朝统一战争、农民起义战争、王朝征服少数民

中国古代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清朝中期以后,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毒害中国人民。道光十八年(1838年)冬,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

中国古代战争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19世纪下半叶,法国殖民势力侵入越南,占领西贡(今胡志明市)。同治十二年(1873年)法军向北扩张,侵占河内等地。越南国

中国古代战争 五代十国战争

   五代十国战争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07年至960年),中原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南方据

中国古代战争 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统一战争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