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七君子事件-民国“七君子”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

Posted 国民政府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今日关注七君子事件-民国“七君子”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今日关注七君子事件-民国“七君子”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

   81年前的今天,1937年6月11日和6月25日,江苏高等法院两次开庭对沈钩儒等人进行审理,硬说他们和西安事变有密切关系,事先与张学良有“勾结”。

七君子事件

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7人的事件。因为被捕的是当时公认的社会贤达,所以世称七君子事件。

七君子事件De大事记

·1936年5月31日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沪成立

      1936年5月31日,全国20余省市60多个救亡团体和十九路军代表共70余人在上海集会,宣告成立全国各国救国联合会。主要领导人有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邹韬奋、沙千里、王造时、史良、陶行知等。联合会发表《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号召全国各党各派停止军事冲突,团结合作,建立统一抗日政权,以团结全国力量,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36年11月23日 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等7人

      1936年11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等7位救国会的领导人。移送苏州江苏省高等法院羁押。由于7人都具有专业的社会地位,因此被称为“七君子事件”。

·1937年4月3日 江苏法院对“七君子”提出公诉

      1937年4月3日,江苏高等法院检察官翁赞年,对“七君子”提出公诉。检查官炮制出“起诉书”。这个“起诉书”洋洋数千言,东拼西凑地捏造了“十大罪状”。邹韬奋愤怒指出:“故意罗织,入人以罪。”曾任律师的沙千里感慨地说:“我们万不料侦查了四个月之久,起诉书理由竟然如此空洞、歪曲,真是污辱了国家,污辱了神圣的职务。”

·1937年4月3日 南京国民政府向沈钧儒等7人提出起诉书

      1937年4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向沈钧儒等7人提出起诉书,并于6月11日和25日在江苏省高等法院两次开庭审讯。

·1937年6月11日 “七君子”被控参与发动西安事变

      1937年6月11日和6月25日,江苏高等法院两次开庭对沈钩儒等人进行审理,硬说他们和西安事变有密切关系,事先与张学良有“勾结”。

·1937年7月31日 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具保释放沈钧儒等“七君子”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具保释放沈钧儒等7人。沈钧儒等人坚持抗日救国立场,在狱中和法庭上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事件开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和国内外进步人士就开展了广泛的营救运动。七七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于7月31日宣布具保释放沈钧儒等7人,并于1939 年2月最后撤销了起诉书。

七君子事件De故事

“七君子”事件后,这七位爱国人士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

  1936年11月22日,国民党为了扑灭国内的抗日烈火,逮捕了正在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人,酿成七君子事件,遭到全国人民、包括宋庆龄、何香凝等社会名流的强烈反对。在八个月的牢狱生活中,“七君子”坚贞不屈,与法官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在全国人民坚决斗争下,国民党政府被迫于7月31日释放了“七君子”。


  虽然中国共产党、各界以及民主人士当时极力奔走、营救因为坚决抗日、同情革命而入狱的“七君子”,但遗憾的是这七人在建国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没有获得应有的待遇。


  邹韬奋:1944年7月24日因脑癌不幸逝世于上海医院(今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邹韬奋

  邹韬奋出狱后辗转重庆、汉口、香港继续开展爱国救亡工作。1943年因患脑癌秘密返沪就医,第二年不幸逝世于上海医院(今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终年48岁。邹韬奋逝世后,党中央给予他很高的评价。1944年9月28日,党中央给韬奋家属的唁电中说:“韬奋先生二十余年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虽坐监流亡,决不屈于强暴,决不改变主张,直至最后一息,犹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

  李公朴: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遭到国民党特工枪击身亡。


李公朴

  1946年6月底,民主同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要求和平。虽然民主同盟一再声称自己并非暴力团体,只以和平方式争取民主,反对暗杀和暴动。但南京国民政府却密令昆明警备司令部、宪兵十三团等机关:“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奸党分子,于必要时得宜处置。”昆明警备总司令霍揆彰奉令后,拟定了逮捕、暗杀民盟负责人的名单。李公朴被列为第一名,闻一多为第二名。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在外出归途中,于青云街大兴坡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次日凌晨逝世。整个昆明沉浸在悲哀与愤怒之中。毛泽东、朱德发来唁电。

  沈钧儒: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1963年6月11日在北京医院病逝。


沈钧儒

  沈钧儒在建国以来,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49年12月在民盟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53年当选为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1955年张澜主席逝世,沈钧儒任代理主席。次年,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直至去世。1949年12月,在沈钧儒主持下,中国人民救国会发表宣言,鉴于中国人民已翻身作主,救国会已完成历史使命,宣告光荣结束。1963年6月11日,沈钧儒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

  王造时:被划为右派,1969年1月14日在狱中悲愤而死。


王造时

  上海解放后,王造时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是著名的爱国人士。1951年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世界史教研室主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0年9月,摘掉右派帽子后,在“文化大革命”中王造时又受到冲击。“文革”中,两个儿子和女儿海若均患了精神分裂症,女儿海容因为拒绝参加复旦大学对其父亲的批斗,也被打成“反革命”备受折磨而死。1971年9月,因病逝世,享年70岁。

  章乃器:1957年起被当成右派,“文革”期间曾被打到体无完肤、奄奄一息。1975年平反,1977年5月13日病逝于北京医院。


章乃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章乃器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兼国家编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财政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委兼财政组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付主委,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付主委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搞好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先后写了《新中国的经济改造》、《对统一财政工作的认识》、《经济的改造——消肿、去腐、新生》等文章,积极协助党制订和宣传各项经济方针和政策。

  1956年9月,来浙江稽查工作时,回到青田东源家乡,1957年被错划右派。他坚信“实践检验真理,时间会解决问题。”1966年8月,开始文化大革命,又遭林彪“四人帮”一伙的残酷迫害,抄家、批斗、毒打,但他怀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忠心,不计较个人恩怨,常以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名言自勉。1977年6月13日,他终于离开了人世,时年八十一岁。1980年6月给予评反,198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为章乃器举行骨灰移放仪式,将骨灰移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

  沙千里:1982年4月26日辞世,幸运的是并未受到反“右”及“文革”事件的波及。


沙千里

  沙千里在上海解放后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北京,历任贸易部、商业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秘书长、地方工业部和轻工业部长、粮食部长等。1982年4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幸运的是并未受到反“右”及“文革”事件的波及。

  史良:1985年9月6日于北京病故。“文革”时曾经遭到抄家,后来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保护才全身而退。


史良

  史良在新中国时期,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首任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两届中央主席。她是新中国人民司法工作的开拓者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之一。1957年以后,由于“左”的路线干扰,刚开始建立的法制遭到破坏,司法部被撤消,史良由司法部长改任人大常委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史良也受到迫害,被造反派抄家、勒令写检查和参加劳动,幸而受到周恩来的保护,她才免遭更大的灾难。1985年9月6日,史良因病逝世,享年85岁,生后没有给亲属留下任何遗产。



相关参考

七君子事件中的大事记 七君子指的是谁

七君子事件——抗日救国运动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7人的事件。因为被捕的是当时公认的社会贤达,所以

档案 1936年11月23日,“七君子”事件爆发

  83年前的今天,1936年11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7人的事件。因为被捕的是

戊戌变法中喋血的“第七君子”

导读:大家都听过“戊戌六君子”,其实,戊戌变法的死难者还有一人,他就是清朝的外交官张荫桓。张荫桓张荫桓(1837-1900年),字樵阳,广东省南海县人。早年考秀才不第,二十一岁纳资买了知县官衔,入山东

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斩七人缘何却只有六君子?

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静,江苏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保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六君子”

上海日本“东亚同文书院”是怎样一个机构

淞沪战争期间,戴笠指挥上海战地抗日间谍活动首先是从特务处与上海日本的间谍机构“东亚同文书院”的斗争开始的。戴笠1937年9月中旬,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先生向戴笠推荐了两名上海大学毕业的高

民国四公子之一溥侗简介与人生结局 溥侗怎么读

溥侗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人,再加本人悉心钻研,刻苦练功,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

民国四公子之一溥侗简介与人生结局 溥侗怎么读

溥侗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人,再加本人悉心钻研,刻苦练功,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

今日关注傅作义-和平起义后的愤怒与遗憾

   123年前的今天,1895年6月27日,抗日名将傅作义出生于山西省荣河县(今山西省万荣县)。傅作义傅作义,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是一位抗日名将

今日关注傅作义-和平起义后的愤怒与遗憾

   123年前的今天,1895年6月27日,抗日名将傅作义出生于山西省荣河县(今山西省万荣县)。傅作义傅作义,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是一位抗日名将

今日关注 傅作义-和平起义后的愤怒与遗憾

123年前的今天,1895年6月27日,抗日名将傅作义出生于山西省荣河县(今山西省万荣县)。傅作义傅作义,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4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