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走麦城时刘备见死不救,竟是因为取西川这个最大战略失误

Posted 大战略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羽走麦城时刘备见死不救,竟是因为取西川这个最大战略失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羽走麦城时刘备见死不救,竟是因为取西川这个最大战略失误

这些天,随着《全面战争·三国》的发售,很多朋友正在沉迷于游戏中「 ”匡扶汉室”。这其中也有人开玩笑,吐槽玩家:你们嘴上说的是「 ”匡扶汉室”,实际上却是在割据一方、称王称霸!这不是跟刘备那个「 ”伪君子”一样了吗?历史上,刘备背盟袭击刘璋,夺取益州之事,一直被当成其人生最大的黑点,广受人诟病。很多人也以此质疑刘备为伪君子。但实际上,刘备的袭取益州恐怕有很大偶然性,刘璋也未必像大众想象的那么善良。 汉末乱世里,刘备袭取益州,要从张鲁说起。汉中张鲁是从刘璋之父刘焉麾下独立出来的势力,刘璋集团却在与张鲁的对抗中落于下风,所以才向刘备借兵。 需要强调的是,张鲁在汉中的割据,是刘璋之父刘焉默许的。因为张鲁断绝与长安的联系,攻杀使者,刘焉才能名正言顺地割据蜀中。 刘璋继位后,却因为张鲁不恭顺,就先杀害张鲁作为人质的母亲和弟弟(从刘璋这股狠劲来看并不是什么傻白甜),然后派大将庞羲等人攻打张鲁,结果反而多次被张鲁击败,连巴郡也被张鲁夺取。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并非因为张鲁有多强大。显然,刘璋攻打张鲁所走的是四川盆地东部的米仓道。这里重山叠嶂,道路崎岖难行,人员物资投送困难,所以才屡战屡败。而张鲁的五斗米道又在巴郡颇有影响力,张鲁发动旧部里应外合,得以驱逐庞羲,夺取巴郡。 但是张鲁势力控制巴郡,在蜀地形成一个突出部,这对刘璋来说是非常要命的。张鲁实力有限尚不打紧,一旦北方的曹操稳定北方局势,而后南下吞并小弱的张鲁之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巴郡这个突出部深入蜀地,一举剿灭刘璋势力。 所以迎接刘备入蜀,与其说是刘璋受到张松法正等人的诱导,不如说是刘璋不得已的决定。刘璋并不是不知道迎接刘备入蜀的风险,但他认为以蜀地的兵力,足以控制刘备。而他如果借助刘备的军事才能平定了张鲁,汉中就会交给刘备。刘璋得到刘备势力的屏护,亦可以安然在蜀中割据。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刘备获得了汉中,就可以从汉中和荆州两个方向夹攻曹操势力控制的襄阳。一旦拿下襄阳,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就能够实施。 这笔交易,刘备显然是愿意接受的。入蜀后,刘璋给兵士予刘备,让他督白水军进攻张鲁,刘备屯兵在葭萌关。实际上,刘备带入蜀地的都只是一些二流部队,数量也不多。他只带上了新近入伙的黄忠、魏延。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核心人员无一随行。除了刘璋的顾虑之外,刘备恐怕一开始真的不见得要夺取蜀地。吴将吕岱出使蜀地,在白帝(永安)遇到刚刚入蜀与刘璋会见的刘备的时候,亲眼看到刘备所率领的部队质量不佳,更因为疾病减员不少。后来刘备和刘璋翻脸的时候,麾下战兵不满万人。(应当没有计算从刘璋处夺取的兵力)足可见刘备把麾下绝大部分的兵力都留在了荆州。 但是身为在乱世中摸爬滚打数十年的雄杰,刘备不能不作两手打算。对于庞统等人要求在宴会上擒拿刘璋夺取益州的要求,刘备虽然断然拒绝,但张松、法正这些试图通过出卖刘璋提升自己地位者的亲附,刘备也采取姑妄听之的态度。建安十七年(212年),击败马超韩遂联军,得以实控关中的曹操攻打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于是向刘璋请求增兵一万出川作战,但刘璋只答应给刘备兵四千。 其实这事刘璋做得很不地道。当时曹操主力准备走合肥方向进攻孙权,乐进以偏师出襄阳抗衡关羽。刘备的东出并非作伪,而是希望以优势兵力与关羽一同歼灭乐进所部,夺取襄阳。如果刘备完成此举,削弱了曹操势力,对二刘一孙的联盟实有好处。但刘璋出于顾虑,担心被刘备吞并部曲,对刘备的要求予以削减,这无疑使得刘备愤怒。指责刘备不进攻张鲁,恐怕也是过度解读。刘备在建安十六年(211年)才入蜀,所带的军队又非精锐,《三国志·刘备传》原文所说「 ”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明明是说刘备在葭萌关安抚人心,训练兵马,协调刘备军和刘璋军的关系,所以没有马上讨伐张鲁。加之第二年东线就出了曹操南征之事,刘备讨伐张鲁未能成行又有什么奇怪的? 张松见刘备要回荆州,写信劝刘备留下,信中有建议刘备谋夺益州的言辞,但被哥哥张肃发现。张肃将张松举报后,刘璋将张松处死,并且断绝了对刘备的物资供应。到了这一步,实际上刘备只有和刘璋开战一条路了。刘备当机立断,诱杀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吞并其部曲,而后发兵南下攻打刘璋。当然凭着刘备这点兵力,不可能夺取益州。所以刘备让关羽留守江陵与乐进周旋的同时,要求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西上入蜀,两线策应。 刘备带入蜀地的兵力不多,又非精锐。虽然吞并了杨怀、高沛的白水军,但终究收编的部队人心不稳,不得不将益州兵将的家属作为人质。估计刘备军的兵力,带入蜀中的有近万人(考虑到大部分兵力留在荆州,「 ”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应当是计算了辅兵民壮),刘璋「 ”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则法正部有4000,吞并的白水军数量不详,估计为近万人,总兵力不到2万。刘璋兵力显然远多于刘备,却被刘备屡次击败,众将多降,刘备的兵力越打越多。不过毕竟是以寡击众,遭受刘璋军节节抵抗,刘备打到成都用了将近两年,每天平均仅推进500米左右,在雒城之战更是折了军师庞统。 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人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一路道路险阻,艰难自不必说。但因为刘备吸引了刘璋主力,加上众将出色的军事才能,作战倒是异常顺利。张飞攻破江州擒获老将严颜之后,将其软禁,谎称严颜已经投降刘备军,是以降者甚多。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严颜最终都没有担任刘备麾下的官职,这点与《三国演义》的描述不同。刘焉、刘璋父子在蜀中经营多年,虽然有一定纵容豪强的问题,但民政不算差,总体上还算比较得人心的,到刘备围攻成都时,「 ”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包含辅兵),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不过随着刘备军南路军横扫整个蜀地,从南面包夹,成都成为孤城,刘璋的投降也成为必然的选择了。 刘璋投降后被刘备安置在荆州。而取蜀战役期间,关羽以极少数的兵力和襄阳的乐进周旋,不落下风,也使得关羽越发膨胀,有了后来折辱孙权等事件。这几年间,曹操也彻底扫除了马超韩遂在陇西的抵抗,还平定张鲁夺取了汉中,势力从巴郡渗入蜀地。之后刘备虽然竭巴蜀之力,「 ”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苦战经年夺下汉中,却被曹操迁走了几万户百姓,蜀地更因此精疲力竭数年,只能眼睁睁看着关羽孤军败毁、荆州丢失,而难以尽快发出援军。 综合来看,刘备和刘璋的翻脸,其实颇有偶然性,最终的结果也绝非最优解。假设没有张松的事发,而且刘璋确实发足量兵力给刘备出川夺取襄阳,然后刘备再灭张鲁据汉中,形成三家联盟的局势,或许在抗曹大局上会更加有利。也许刘备还能赶在曹操彻底消灭陇西的韩遂马超势力之前,把势力渗入陇右,甚至一举夺下关中。只能说,造化弄人,刘备终于还是背盟夺取了刘璋的基业,损害了自己半生积攒的仁义之名。其中得失如何,就只有由各位自行评断了。 《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沛人张鲁,母有姿色,兼挟鬼道,往来焉家,遂任鲁以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杀使者。鲁既得汉中,遂复杀张脩而并其众。 《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张鲁以璋闇懦,不复承顺。璋怒,杀鲁母及弟,而遣其将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鲁部曲多在巴土,故以羲为巴郡太守。鲁因袭取之,遂雄于巴汉。 《三国志·吴范传》:「 ”及壬辰岁,(吴)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孙)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 《资治通鉴》:益州从事广汉郑度闻刘备举兵,谓刘璋曰:「 ”左将军悬军袭我,兵不满万……” 《三国志·刘备传》: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 ”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乃从璋求万兵及资,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 《三国志·刘备传》: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 ”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于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 《三国志·刘备传》: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曲墨封,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参考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封为什么不救关羽

三国刘封刘备因为生世凄凉,膝下子嗣不多,到了四十多岁还没生儿子,只能从别人那收养了一个孩子,取名叫刘封。刘备大意失荆州,丢了老命,都和他的义子刘封离不了干系。>刘封剧照刘备给他取名叫刘封,给后来另外一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为何见死不救

自古以来都有一句话叫作“成王败寇”确实,无论你多牛,但结局不好,仍然是失败者,但话又说回来,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者的故事往往流传于千古,就拿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个人物来说,关羽,身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同时

关羽腹背受敌时刘备为何见死不救

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

刘备手下大将五虎上将 刘备为何不救关羽

刘备手下大将刘备之所以能够取下荆州、益州以及汉中,拥有于北魏、东吴并肩的实力三分天下,在于他的乐善好施、仁义宽厚之风引来了天下诸多英雄豪杰归于他的麾下。在这些将领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汉营威震四方的“五虎

关羽败走麦城,到死孤军奋战,刘备为何不派人救援

三国是一段波澜壮阔,极具传奇色彩的的历史,其中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他们的声名知道今天依然被人传颂。而在这些英雄豪杰之中,关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义薄云天,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实乃万众无

关羽败走麦城,到死孤军奋战,刘备为何不派人救援

三国是一段波澜壮阔,极具传奇色彩的的历史,其中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他们的声名知道今天依然被人传颂。而在这些英雄豪杰之中,关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义薄云天,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实乃万众无

关羽为何会败走麦城

关羽是蜀国大将,是刘备非常信任的人,因为刘备当时召其他人入川支援的时候,留了关羽在荆州独守。那么为何在刘备攻占房陵、上庸等地的时候,关羽会攻取樊城呢?关羽既然有信心去攻取樊城,为何最后下场还是买走麦城

三国名将孟达为何不救关羽

孟达为何不救关羽关羽本来字长生,后来就将改成了云长。关羽早些年因为犯了事所以逃亡幽州,刚好刘备那是组成了黄巾军,关羽和张飞都在里面。后来在关羽困在了襄阳和樊城时,曾经向孟达和刘封接兵,但是他们两人都没

诸葛亮最怕的竟是刘封 刘封与诸葛亮的关系

刘封诸葛亮刘封的死,诸葛亮难辞其咎,如果说刘封拒援关羽,使其命丧孙权之手,此时刘备可以原谅他;如果说刘封欺凌孟达,使其投降曹魏,此时刘备仍然可以原谅他;如果说刘封失守三郡,仍旧罪不至死的话,那么到底是什...

诸葛亮最怕的竟是刘封 刘封与诸葛亮的关系

刘封诸葛亮刘封的死,诸葛亮难辞其咎,如果说刘封拒援关羽,使其命丧孙权之手,此时刘备可以原谅他;如果说刘封欺凌孟达,使其投降曹魏,此时刘备仍然可以原谅他;如果说刘封失守三郡,仍旧罪不至死的话,那么到底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