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后期唯一能抗衡司马懿的将军,却因为魏明帝的失误而自毁前程

Posted 魏明帝

篇首语: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后期唯一能抗衡司马懿的将军,却因为魏明帝的失误而自毁前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魏后期唯一能抗衡司马懿的将军,却因为魏明帝的失误而自毁前程

公元220年左右,在三国的混乱纷争之际,的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代,在这几年里三国群雄们都开始纷纷谢幕,不论是曹魏集团还是蜀汉集团或者是东吴,随着曹操和刘备的去世,各自集团里的文臣武将几乎伤亡殆尽,除了战争原因外,有很大一部分因为当时的瘟疫流行而死去,其中曹魏集团里当年跟随曹操驰骋沙场打拼天下的名将们也所剩无几,而名将张郃就是为数不多仅的一位。 张郃曾在袁绍集团里供职,并在随袁绍讨伐公孙瓒时立下汗马功劳,很为袁绍器重。然而,在官渡之战中,因为袁绍的疏忽造成袁军屯放在乌巢的粮草被曹操亲率大军烧毁,此时袁绍不知如何是好,郭图建议袁绍派兵攻打曹军大营,想围魏救赵迫使曹操回军救援,而张郃却认为曹操去乌巢必定派重兵防守营寨,肯定不易得手,不如速派大军救援乌巢当是良策,然而袁绍不听张郃建议,派张郃高览攻打曹操营寨,派蒋奇救援乌巢。而结果正如张郃所料,曹军营寨极难攻克,而曹操在乌巢得手后又回军营寨,张郃面临前后夹击的风险,再加上郭图在袁绍面前说张郃早有投降曹操的打算,让袁绍很是气恼,于是派人去把张郃调回来要杀掉。在此情况下,张郃高览率军投降曹操。 张郃投降曹操后,曹操曾执张郃之手说,张郃归我,犹韩信归汉也。可见曹操对张郃很是看重,而张郃真的没有让曹操失望,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功勋卓著,在曹魏集团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五子良将之一。 曹操去世后,张郃更成为曹丕倚重的大将,多次对张郃大加奖赏,这让张郃很是感激,曹丕去世后,魏明帝曹睿更是对张郃依赖有加。然而,魏明帝却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他虽然很看重张郃却始终认为张郃不如司马懿更有才干,因此在曹睿时期,他始终没有给张郃独挡一面的机会,总是让张郃在司马懿手下担任副职,如果曹睿能把张郃与司马懿的位置对调,那么历史上就根本不会有什么晋朝出现,曹魏政权也绝对不会那么短时间就灭亡。 事实上,在和诸葛亮的多次交锋中,司马懿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除了防守还是防守,有好多次对诸葛的用兵意图司马懿都判断失误,而张郃却总能猜对诸葛亮的企图,这让司马懿心里很是不舒服,他感觉到张郃已经成为他心里上的对手,不仅如此,如果这样的消息如果传到曹睿那里,那他司马懿就绝对没有好下场,尤其他的政治地位很可能不保。 张郃作为曹魏名将,绝不是一介武夫,而是智勇双全,打仗特爱动脑筋,并且他的眼光总是高出同期那些文臣谋士,如果曹睿对张郃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如果曹睿能把张郃提到都督的位置,让张郃总督天下兵马,再加上张郃对曹魏绝对忠诚,因此给张郃独挡一面的机会,让他能为曹魏集团的骨干,那么张郃一定更远胜于司马懿,但可惜的是曹睿最终相信的还是司马懿,他没有给张郃更大的权力,这也为司马懿谋杀张郃埋下了伏笔。 当年,马谡屯兵街亭,正是张郃断了马谡水道和粮道,让马谡军不战自乱,最终打败马谡,夺取了街亭这一战略要地,从而使诸葛亮的北伐惨遭失败。因此,从这里来看张郃绝对能成为一代帅才。 就连刘备也曾感叹张郃是当世名将,诸葛亮也很赞叹张郃,当然也更烦恼张郃,因为正是张郃的存在,导致北伐屡屡失败。因此诸葛亮也就有了除掉张郃的想法,他这个想法却很快就实现了。 当诸葛亮大军后撤时,司马懿命令张郃加紧追击,张郃却认为诸葛亮撤兵必定会加强殿后力量,追击肯定会失败,因此张郃极力反对追击诸葛亮,这是张郃与司马懿的一次直面对撞,司马懿很是恼火,于是对张郃下令必须追击,否则按军法从事,或许这是司马懿在挽回自己的面子问题,但实质上他的面子也仅仅是个借口而已,司马懿也明白张郃说的有道理,但是他作为最高指挥官更有权力命张郃执行军令。 然而,当张郃率军追到木门道时,遭到了诸葛亮大军的埋伏,并且被诸葛亮发明的连弩硬弓射穿膝盖,翻身落马,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当张郃战死的消息传到曹睿时,曹睿大恸,哭曰,我失张郃,再无依赖也。然而,曹睿最终还是没能醒悟过来,他还是倚重司马懿,仍然委司马懿以重任,从而为曹魏集团走向覆灭埋下了祸根,可这又能怪谁呢!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司马懿是唯一能够抗衡诸葛亮的人,曹操信任他吗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他不仅是曹魏后期炙手可热的权臣,更是日后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毫不夸张的说,

司马家族是哪个朝代的人阿?他们是不是都很优秀呢?

要讲司马家族,要先从三国时代司马懿讲起。司马懿是三国时代后期,魏国著名的军师兼大将军,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和诸葛亮多次较劲,若没有司马懿的抗衡,恐怕蜀国早就复兴汉室啰!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当时

明朝后期真正用来抗衡后金铁骑的是什么?

1644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没落的明朝、攻占北京的李自成农民军和关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对于这段历史,今天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是吴三桂献城,因为明朝末期唯一能抵抗清朝八旗兵锋的只

历史人物 “河北四庭柱”之司马懿的诡计——张郃

张郃,三国的一棵军事常青树,他从汉末讨伐黄巾之乱开始,一直活跃到三国曹魏的明帝曹睿时期,真是能活。更无解的是:他死的时候,都还在冲锋陷阵!为国捐躯!>>史书没有记载张郃的出生年,但怎么看他也像和曹操同

历史秘闻 司马家族是哪个朝代的人阿?他们是不是都很优秀呢?

要讲司马家族,要先从三国时代司马懿讲起。司马懿是三国时代后期,魏国著名的军师兼大将军,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和诸葛亮多次较劲,若没有司马懿的抗衡,恐怕蜀国早就复兴汉室啰!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当时

历史人物 三国曹魏军事家司马懿的简介 司马懿为什么不称帝历史名人

  司马懿人物生平简介  司马懿字仲达,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军事家。曾经在魏国担任过大将军大都督等要职,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大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

司马与诸葛的第一次交锋,司马懿的三句话真是把诸葛亮说透了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第一次碰面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当时候的司马懿已经升任魏国的大司马、大将军兼假黄钺,风头正劲,深受当时的魏明帝曹睿的器重。当时候诸葛亮屯兵于天水,把贾嗣、魏平两位将军围困在岐山,

历史人物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曹爽为什么能压制司马懿十年之久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爽和司马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面对这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为不出兵伐蜀

三国后期,诸葛亮跟司马懿的较量一直被后人所称道。他们两个不分伯仲,谋略和计策都不相上下,司马懿是三国之中唯一能跟诸葛亮对抗的谋士。但是有一点叫人奇怪的时候,为什么司马懿在诸葛亮死了之后,却没有大举攻伐

从文官到曹魏权臣,司马懿该感谢谁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司马懿的家族原本是武将,他的高祖司马钧曾经官拜征西将军,参与平定西部的羌族作乱。可是到了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时,其家族“由武入文”,开始沾染儒学的影响。司马家虽然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