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真正用来抗衡后金铁骑的是什么?
Posted 明朝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后期真正用来抗衡后金铁骑的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后期真正用来抗衡后金铁骑的是什么?
1644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没落的明朝、攻占北京的李自成农民军和关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对于这段历史,今天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是吴三桂献城,因为明朝末期唯一能抵抗清朝八旗兵锋的只有长城了。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公里,由连续城墙、关隘、烽堠和各种障碍组成。历经千年烽火,长城防御北方骑兵骚扰的成效显著。明朝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明朝统治中原的270多年中,长城的修建从未停止过,长城防线在防御基础和战术上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
从结构上看,明长城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都有很大改进,墙体由砖砌、石砌和砖石合筑、泥土夯筑而成。在筑城上,明长城更加注重倚重地势,修筑者充分利用山险水障等天然障碍,城墙的高低薄厚都随山形地势而异。明长城的防御工程也较前朝大大加强。城墙顶部内设宇墙,外设雉堞,雉堞上有望孔和射击孔,便于守城士兵防御作战。为增强守备,明长城在关键地段加修多道城墙,有的地方大大小小的石墙竟多达28道。此外,还有劈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和边壕等辅助防御设施。上百座雄关隘口和上万个墩台将明长城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长城都更加坚固完善。
为了加强京畿北方的防御,明长城加大了这一地区的防御纵深,采用多道城墙、大纵深的防御,由外而内分别为外长城、内长城和内三关长城,逐层掩护,重叠设防。对于手持弓箭大刀,只善于野战奔突的八旗骑兵来说,想攻破如此坚固的长城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明清在关外的战争中,曾经进行过城池攻坚战,最为典型的便是宁远之战。宁远(今辽宁兴城),是明朝在关外的最后堡垒。当时很多明将主张收缩防线,据守山海关,抗清名将袁崇焕却提出“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为抵御清军(其时称后金),袁崇焕大修宁远城墙。不久后的战斗证实了袁崇焕此举的高明。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清太祖努尔哈赤趁辽东明军易帅撤军之际,率八旗精锐6万出沈阳,直逼宁远城。携辽沈之战余威的努尔哈赤并未把宁远放在眼里,随即挥师攻城。后金军推着车为前导,步骑兵蜂拥攻城。城下,弓箭手万箭齐发,一时间“城堞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刺”。在如此猛烈的攻势下,宁远城一度危如累卵,却终因城池坚固、守城兵器配置完备而未被攻破。可怜数万精于骑射的八旗劲旅不得施展,反被明军的西洋大炮轰得伤亡惨重,努尔哈赤也中炮受伤,半年后疽发病卒。
相关参考
关宁铁骑是明朝末年组建的一只精锐的骑兵部队,这里所谓的“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也是抵抗后金(清朝)最重要的部队,历史记载关宁铁骑饶勇善战,
关宁铁骑是明朝末年组建的一只精锐的骑兵部队,这里所谓的“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也是抵抗后金(清朝)最重要的部队,历史记载关宁铁骑饶勇善战,
八旗制度首创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完备于清太宗皇太极。八旗是一种兵民结合的政治与军事组织,是努尔哈赤为整合后金力量与大明王朝抗衡的创造性发明。八旗分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以八面
1603年,蒙古布延薛禅汗去世,次年由他的长孙林丹汗继位。林丹汗即位后,在巴林部境内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浩特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林丹汗加强了传统的左右翼三万户的地方行
将门有将,得无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辽东铁骑,碧蹄馆一战成名
说起明朝中后期,最具战斗力的部队,无外乎辽东铁骑,戚家军和关宁铁骑。戚家军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组建,主要战绩就是平定沿海地区的倭寇,后来驻守长城边境,最后参加援朝抗倭战争。那么关宁铁骑是袁崇焕率领,主要对
1603年,蒙古布延薛禅汗去世,次年由他的长孙林丹汗继位。 林丹汗即位后,在巴林部境内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浩特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林丹汗加强了传统的左右翼三万户
1603年,蒙古布延薛禅汗去世,次年由他的长孙林丹汗继位。 林丹汗即位后,在巴林部境内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浩特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林丹汗加强了传统的左右翼三万户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苦练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八旗军正面交锋的不败之神。 我们知道,明朝实行的是文官带兵制度,故袁崇焕被作为军事将领被推向
明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并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对于中后期的明朝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一、战马的产地限制了大规模的骑兵数量。古代骑兵最讲究品种优良的战马,游牧民族的生存就是在草原上,拥有良好的战马,更好的
曹魏后期唯一能抗衡司马懿的将军,却因为魏明帝的失误而自毁前程
公元220年左右,在三国的混乱纷争之际,的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代,在这几年里三国群雄们都开始纷纷谢幕,不论是曹魏集团还是蜀汉集团或者是东吴,随着曹操和刘备的去世,各自集团里的文臣武将几乎伤亡殆尽,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