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五章—得与失往往与人的本意相去甚远啊
Posted 孔子
篇首语: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论语.述而篇》第五章—得与失往往与人的本意相去甚远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语.述而篇》第五章—得与失往往与人的本意相去甚远啊
子曰:「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鲁国的始祖。是孔子心目中最敬重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因为其辅佐年幼的成王,成为历代文人敬仰的楷模,如曹操曾有诗云:「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 ”我衰老得很厉害啊!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梦见周公了。「 ” 至于孔子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可以看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的注释,「 ”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叹其衰之甚也。”就是说孔子年青时,立志要在春秋各国之中推行「 ”复周礼”的政治理念,由于日间经常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故夜间梦寐之间,经常能梦见周公。直到老年体弱,年青的抱负没有实现,也没有了这方面的心心念念,梦中也就很少能再见到周公了,故发感慨自已衰老的太严重了。 孔子此言应该是其在年老时所说,对于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渐衰,但是年青时的抱负没有实现,难免会伤感叹息。但是实际上孔子在自己的晚年回到鲁国,虽然没有再在各国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但是他自己不仅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写《春秋》,完成了儒学的奠基,还致力于教导学生,弟子达三千之众,培养出了以七十二贤者为代表的大量传承者,最终也成就了自己至圣先师的万世盛名。得与失有时与人的本意真是相去甚远。相关参考
原标题:二战德国地缘战略的得与失——瑞士与英国位于欧洲中心的瑞士一、德国容许瑞士中立瑞士位于西欧中心地带,周边大国林立,东为奥地利,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是欧洲东西南北交流的要道,战略地位十
忌患得患失《论语》云:“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患得患失的本质是私心作祟。得失观影响着人的内在信仰、价值判断和道德良知。如何正确对待得与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
“割鸡焉用牛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些妇孺皆知的成语都来自《论语》,它们分别出自《阳货篇》、《子张篇》、《八佾篇》和《述而篇》。山不在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孟之反,姓孟,名之侧,字之反。鲁国大夫。「”伐”,朱熹注释为「”伐,夸功也”,就是自已夸耀自己的功劳的意思。「”奔”,朱熹注释为
对奴仆的研究可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权力语境。从实践层面和象征意义来说,皇帝都需要奴仆。他们干仆人的活计,使庞大而复杂的皇家平稳运转。他们还是皇帝用来监控政治精英的工具。不过,宫廷奴仆的数量和性质主要
一、加惠诸侯刘邦称帝> ——对异姓诸侯王暂时的妥协持续四年时间的楚汉战争结束了。>> 刘邦作为这场战争一方的代表,终于夺得了胜利。然而历史表明:从固陵一役刘邦败北,到垓下韩信战胜项羽,那些拥有
馅饼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纵观我中华洋洋洒洒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唯有大汉皇朝的馅饼最为丰富,而且专砸皇帝一族。汉高祖在起事之初,馅饼就砸中了他的脑袋,莫名其妙就得到沛县,轻而易举就把“沛公”揽入怀中
《学而篇第一》1-1、【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2、【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
曹操战胜吕布后,即带刘备回到许都。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就用计迷惑曹操。后来刘备借口截击袁术,逃离许都,打败袁术,杀了曹军将领车胄,夺回了徐州,又策动袁绍起兵伐曹。曹操大怒,一面亲率20万大军迎战袁
> 在虎山南头,还有一条很大的河流,从辽东山区涌出,人们称它为爱河,它与鸭绿江汇成人字形结构。从河水下游逆水而观,鸭绿江为长长的撇,爱河为稍短的捺。而虎山就在这两大水系写成的人字的交叉处。它左倚鸭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