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拍卖一清朝文物,意外记载明朝穷书生见闻,推翻崇祯百年谣传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国拍卖一清朝文物,意外记载明朝穷书生见闻,推翻崇祯百年谣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拍卖一清朝文物,意外记载明朝穷书生见闻,推翻崇祯百年谣传

美国苏富比拍卖行以21.85万美金的价格,拍卖了一件清朝书画家金农的楷书作品《钱士馨事略》。金农是清朝扬州八怪之首,书法绘画都有很深的造诣,流传后世的有《菩萨妙相图》《东萼吐华图》等众多知名作品。 《钱士馨事略》与这些名作相比,只能算是很普通的一件,美国拍卖行甚至以为这是隶书。不过,字的内容却让历史学者们兴奋不已。 因为这幅书法记载了一位名叫钱士馨的明朝穷书生的生平事迹。 钱士馨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考取贡生后便四处颠沛流离,1644年明朝灭亡之际,钱士馨刚好游荡到了北京的舅舅家,在此定居3年之久,并意外结识了时任左中允(掌管皇后、东宫事务的属官)的李明睿。 虽然是一名穷困潦倒的穷书生,但钱士馨却亲身经历了明朝灭亡、李自成进京、清军入主的整个甲申之变全过程,并且把所见所闻写成了《甲申传信录》。 但是,《甲申传信录》记载的关于崇祯皇帝的内容却跟主流史书相悖,加上作者并不知名,所以仅仅只有3本抄本,直到1935年才有出版社以「 ”断句刊行”的方式出版,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 那么《甲申传信录》究竟记载了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二十四史》撰史原则都是后一个朝代依据前一个朝代的实录修撰而成,清朝在修《明史》时即是这种做法。但由于李自成在1644年攻陷北京,所以关于崇祯朝的奏章、留中奏疏、邸报基本散失,崇祯皇帝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只能根据传闻以及亲历者的回忆重新归拢。 这其中就包括南迁争议。 明朝实行两京制,除了北京之外,南京保留着完整的六部体系,换言之,明朝保留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备份。但是,在面对外有清军叩关,内有李自成逼近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却没有选择迁都避敌锋芒,而是自缢在了煤山。 对此,《明季北略》《流寇志》等史书都把原因总结为崇祯皇帝好面子,既想南迁又怕承担「 ”丢失宗庙陵寝和北方大片疆土”的骂名,最终错过了南迁的时机。 比如邹漪写的《明季遗闻》提到,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日,左中允李明睿向崇祯皇帝进言:「 ”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崇祯皇帝说:「 ”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此意决矣。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 显然,按照《明季遗闻》的说法,崇祯皇帝早就想南迁,但因为大臣反对,所以只能私下商议。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穷书生钱士馨写的《甲申传信录》记载了截然相反的一幕: 「 ”崇祯十七年二月十五日(崇祯自缢前33天),驸马都尉巩永固提议南迁,上不听”。 「 ”二月二十八日(崇祯自缢前20天),左谕德李明睿、少詹项煜请上南迁,上反复观之,怒甚,少间,色渐平。事竟留宫中,不发”。 三月初四日(崇祯自缢前14天),平台召对,又有大臣提议南迁,崇祯皇帝说道:「 ”朕方责诸臣以大义,而使太子出,是倡逃也。其谓社稷何!” 《甲申传信录》的上述内容,也刚好印证了时任崇祯朝锦衣卫的王世德所说的「 ”李明睿倡南迁之议,幸而上不为所惑。”大学士倪元璐也提到:「 ”皇上有‘国君死社稷’之言”。 可以说,即使到了大同失守,京城门户洞开的危急时刻,崇祯皇帝的态度始终很明确:国君死社稷。 放弃南迁翻盘的机会坐以待毙或许并不明智,但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却是最为人钦佩的一种选择。《甲申传信录》也彻底推翻了流传了几百年的关于崇祯皇帝的一则谣传:想南迁活命却又顾及颜面犹豫不决。

相关参考

曾经计划在美国暗杀孙中山

朵云轩、敬华、国拍、新华4家拍卖行已恢复经营资质,将如期举行秋拍。剩余企业已补齐文物拍卖企业所需专业人员证书,上报国家文物局等待审批,上海艺术品市场将不受影响,这是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获悉的信

明朝古墓挖出雷同石碑,推翻明朝百年悬案,清朝给朱元璋泼了脏水

明朝嘉靖年间,奸臣严嵩主持科考,对官职明码标价,一位来自浙江嘉兴的进士花费1.3万两白银购得吏部考功主事一职,世人惊叹的称之为「”沈万三官”。为什么会这么叫呢?这是因为沈万三在明朝时就是财富的代名词,

穷书生金榜题名,为报答邻居的恩情,把邻居3个女儿都娶回家

成功的道路上很少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磕磕绊绊,于是一些人就开玩笑,要是哪个富豪能把女儿嫁给我,做梦都可以笑醒,至少可以少奋斗二十年。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许多人都会迷失自我,尤其事业略有小成后,与以前判

福建发现太监族谱,推翻明朝后宫丑闻,清朝篡改历史被坐实

历代王朝为前朝修史,是我国自古传承下来的惯例,一方面是对已灭亡朝代的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寓意正统的传承。作为对明朝的盖棺定论,《明史》这部史书前后修撰了足足90年,这恐怕不仅仅是清朝出于想要「”编纂得体

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 帽架为罕见的清朝皇家用品

  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帽架为罕见的皇家用品。一个清代的皇家帽架8日在英国以58.1万英镑(约合49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卖成交。这一稀罕物件曾被一对英国夫妇当成“灯座”用了

工人意外发现古墓,出土一件3500年前文物,证明《山海经》并非神话

在遥远的古代,那时候还没有发明文字,许多事情被后人认为是传说或者神话。我国有一部名为《山海经》的古书籍,作者名字不详,里面记录了很多上古时期的事迹,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不少人认为,书中

明朝败亡是因为清朝强大吗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都以为是清朝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实际上,真正推翻明朝的另有其人。

此人是清朝宰相后代,捐献200多件文物给美国,给中国却收钱

翁同酥,晚清时期名臣,咸丰六年的状元,曾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军机大臣等职务,深得清朝皇帝的信任。翁同酥有一个后代,是他的第五世孙,名叫翁万戈。作为翁同酥的后代,翁万戈拥有不少翁同酥留下来的珍

沈崇事件_沈崇事件的事件经过

沈崇事件的事件经过发生在北平的美军强奸案1946年12月24日当晚大约8点左右平安夜,北大的19岁女生沈崇沈崇。独自一人正走在前往电影院的路上,突然遭到两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挟持,这两个人是美国海军陆

天皇表妹、巨富之妻、名门女诗人却与小7岁书生私奔,成就传奇

她的人生,是一个世纪的日本。今年年初,许知远提到自己在孙中山的盟友,日本宫崎滔天家族拜访时的见闻。在日本池袋的宫崎家,他见到了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推心置腹”匾额,他与主人聊起了宫崎滔天那位著名的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