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并非刘备不想救援,而是不能救

Posted 关羽

篇首语: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羽失荆州,并非刘备不想救援,而是不能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羽失荆州,并非刘备不想救援,而是不能救

陈寿所著《三国志》位列《二十四史》,其基于魏国与吴国史书框架,搜集蜀国材料整理而成,获得历代极高评价,堪称全面展现,汉末三国波澜壮观的政治变迁。 《三国志》令人称道的是,并未以魏国占据中原,就将(蜀)汉与(东)吴视作割据政权,而是尊重事实,依据政治独立,相互无统属的原则,将魏、蜀、吴三国并列修史。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汉中之战与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确立三国稳定的疆域。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禅位称帝,刘备于221年在成都宣布登基,到公元229年孙权建国称帝,三国之势才正式形成。 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关羽北伐极有可能,是一场未经准许的军事行动 《三国演义》中,关羽北伐曹操,是费诗向关羽传达,刘备封官爵之后「 ”出王旨,令云长领兵取樊城”。 遍观《三国志》,无论是蜀国刘备的先主传、蜀国费诗传、魏国曹仁的诸曹传、还是吴国吕蒙传,都没有关羽「 ”授命”北伐的记载。 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刘备大胜,但其中颇有侥幸的成分,黄忠阵斩曹军统帅夏侯渊,未给曹军增援的机会,就占据险要地势,否则以曹操兵精粮足,大概率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国志·蜀书·黄忠》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汉中是蜀中「 ”咽喉”,若失汉中则蜀中不宁,如同东吴失荆州,孙权难以安枕,所以得汉中刘备被胜利冲昏头脑,在当时并不成熟的时机进位称王。 刘备只是进表,并未获得准许,因此被史书诟病成「 ”自立”,这是其自毁政治形象的昏招,其对部将加官进爵,又引发一些列麻烦。 内部派系的争夺更加激烈,荆州亲信是夺蜀功臣,收编的刘璋旧部数量众多,及新提拔蜀中新锐,诸多派系为官职爵位而相互结怨。 刘备为犒赏勋贵,夺占民众宅院田产,即便有赵云等劝谏依然执行,暴露刘备集团财政严重不足,而掠夺民财,使其失去民众基础。 为弥补汉中之战兵力劣势,并为日后争雄天下做铺垫,也防止遣散兵将形成流民,刘备悉数收编各地降卒,使兵员素质急速下降。 刘备与其智囊团,深知蜀汉内部的问题所在,地狭民贫,兵少粮缺、民众基础不牢,益州世族厌战,西南土著又颇为不宁,诸多难题需要时间化解。 汉中之战后期,刘备已转为防守,通过耗尽曹操锐气取胜,关羽北伐,胜,未必能占领其地,毕竟刘备势力已扩张至极;败,则可能动摇荆州安危,曹操孙权早已虎视眈眈。 以刘备雄才,若想动用荆州关羽部,汉中之战南北夹击胜算更大,既然时机未到,在曹操未挑起战事之时,决不会命关羽主动招惹曹操这个强敌。 定军山之战 关羽的「 ”忠义无双”,既是忠于兄弟之「 ”义”,更是忠于汉室朝廷之「 ”义” 刘备称汉中王,封赏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左将军、马超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初时拒辞不受,被解读为「 ”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其实另有隐情。 《三国志·蜀书·黄忠》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 ”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 ”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 定军山之战结束已数月,关羽虽不信传言,但关羽素爱士卒,与军中常有往来,并非不认可黄忠的能力,恰恰相反,关羽只是自觉「 ”无功不受禄”。 黄忠阵斩夏侯渊当居首功,张飞在巴西大胜张郃,马超策动氐族反叛,赵云上演空城计智退曹军、甚至魏延随刘备平广汉克雒城等。 关羽虽策应汉中之战,却与诸将的战功相比逊色颇多,关羽本就是自负的人,此时无功却身居高位,心中羞愧自不必说。 而蜀地士绅,皆对关羽不熟知,用诸葛亮的话「 ”遥闻之”不可信,而此前关羽拿得出手的战绩,仅有斩颜良与南郡狙击战,却伴随着「 ”廉颇老矣”的质疑!。 此时的关羽已近六十岁,按照古人常规的思维,这样的质疑也确实合理,即便关羽不肯承认,也明白如果按照刘备当下的政策,「 ”匡扶汉室”将只能是梦想。 关羽忠于汉室,最典型的例子是,关羽经常以「 ”汉寿亭侯”自居,但这个亭侯虽名为侯,实际就是乡镇级别的低级爵位,而曹操拜关羽为偏将军才是实爵,但关羽却从来不予认可,即便是刘备封赏的将军头衔,亦不接受,以示其对汉室朝廷的忠贞。 以同时期名将周瑜举例,周瑜危难中扶持孙策,资助其据有江东,赤壁之战胜曹操夺南郡,奠定东吴孙氏建立基业,堪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孙氏不具备政治法统,周瑜也不以汉室臣属自居,因此周瑜的忠义,从来都不被后世所推崇。 为了能在有生之年能够报效朝廷,也为了证明自己配得上刘备的信任,关羽毅然决然率领孤军北伐。 《三国志》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关羽夜读春秋 荆州兵种的组成,注定难以突破襄樊防线 关羽麾下荆州的总兵力,通常认可数值为3至5万,「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说明关羽荆州军皆由当地所招募。 刘备此时尚未稳据益州,无法向关羽输送补给,还两次从荆州征调兵马,以荆州人口基数,除去数量庞大的后勤保障部队,5万兵力应当是极限。 应当说关羽所率荆州水军,是遏制孙权与曹操不敢进犯的关键,因为荆州处于上游,遏制东吴水军的发挥,而曹军进攻战船无法与之抗衡,若被切断后路后果不堪设想,这都在襄樊之战得到验证。 进攻襄樊的第一战,「 ”水淹七军”收三万降卒,比对东吴有约五万水兵,却仍忌惮荆州的关羽,佐证荆州水兵至少达到万人规模,否则根本不会被东吴放在眼里。 此外关羽作为典型的北方人,善于骑射的同时善用骑兵,南郡之战便发挥巨大作用,但受限于地域和财力,荆州的骑兵数量推测仅有约两千。 步兵为主的荆州兵,全力供给刘备在益州的战事,因此很难保持高人数的常备军,造成约两万兵力为预备役,为关羽最终的败亡埋下隐患。 大致上荆州的五万兵力,水军至少有万人,骑兵两千,精锐两万,预备役两万,是相对合理的搭配。 襄樊之战,荆州留守兵力近万,分布于各处关隘,同时负责拘押曹军降卒;水军只能辅助围城和运输保障,如此关羽可调动机动部队最多仅有三万。 从关羽向刘封求助,可以得知必然也向刘备求援,但长达四个月的时间,蜀汉却完全没有,做出任何实质的救助,由此引发阴谋论。 客观考虑,若是刘备大规模向荆州增兵,会触动孙权敏感的神经,将蜀汉卷入全面战争,以刘备当时疲敝的军力和财政,显然这并不是好的选择。 何况按照刘备的想法,荆州水军处于优势,曹军控制区域又不稳固,关羽即便战事不利,自保尚且不成问题。 《三国志·蜀书·关羽》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关羽水淹七军 关羽北伐襄樊,天时、地利、人和皆失,失败是早已注定 天时:关羽在水淹七军以后,将战事拖入冬季,一方面,天气干燥有利于曹军骑兵和重装兵团的施展,一方面,给曹操与孙权联合留下空间。 曹操自不必说,综合实力最为雄厚,援兵从各地赶赴襄樊前线,使得战略态势最终逆转。 孙权本就忌惮荆州关羽,若等到刘备消化益州,对东吴的威胁将是致命的,而刘备长期未予增援,荆州兵力又空虚,如此千载难逢良机,自然不能错过。 地利:襄樊与刘备所掌控的荆州有段距离,极度考验蜀汉孱弱的后勤保障,即便关羽水军歼灭曹军水军,却依然难以阻挡曹军的增援。 自刘表将荆州治所迁移到襄阳后,作为后勤补给基地,全力营造十余年,城高池深难以突破,又与樊城结成犄角,使关羽所部不能集中兵力。 人和最为复杂: 首先,荆州承平已久,荆州新招募的预备役,无实战经验,战斗意志低迷,在守军兵力处于劣势时,未能迅速攻克襄阳与樊城,得知家眷沦落,便毫无纪律性四散溃逃! 其次,糜芳与傅士仁饮酒失火,因遭到关羽的谴责而投降东吴,糜芳与刘备既有襄助之义,又有姻亲之谊,若能如曹仁坚守待援,以江陵的城防,拖延至关羽回防不成问题。 最后,上庸可救援的刘封与孟达,关羽深知刘封长期镇守边境,表明刘备杀机已露,待刘封颇为跋扈,对孟达也颇为排斥,使得不和睦的两人共同抵制关羽的调令,置其败亡。 此外,若是关羽能够谨慎的处理与孙权的关系,哪怕敷衍至襄樊战事结束,不失去江陵根据地,曹军很难彻底歼灭关羽部,足以稳妥的回撤,回到战前的边界线。 关羽军政外交,待人处事皆有过失,使得北伐行动从开始就注定孤军作战,而孙权与曹操,各军之间配合极度密切,注定了关羽失败的结局。 《三国志·吴书·陆逊》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 襄樊之战交战图 襄樊之战,关羽败亡,蜀汉失去荆州,三国稳定疆域形成 千古流传「 ”大意”失荆州,其实,是吕蒙设计撤回前线驻兵,引诱关羽全力攻取襄樊,并于战事胶着发动突袭的「 ”连环计”。 刘备之所以誓死夺荆州,既是为关羽复仇,也是考虑到荆州的战略地位,及蜀汉内部荆州官员的士气。 若无荆州,蜀汉将失去兵源及财赋供给;若无荆州,蜀汉将失去前出的战略地;若无荆州,蜀汉军心波动将无法面对孙权攻势。 可惜,夷陵惨败,蜀汉精锐尽失,荆州彻底落入孙权之手,三国稳定疆域形成,而蜀汉也确实如同刘备担忧般,沦为三国中综合国力垫底的政权。

相关参考

导致关羽兵败荆州的真正原因找到了,并非大意所致,而是有人密谋

很多朋友很疑惑,关羽兵败后为什么不回益州,蜀汉自己的根据地?从而最终被东吴吕蒙擒获,死于孙仲谋之手。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情同手足,而关羽为了让自己的大哥刘备早日能光复汉室,一统天下。每次交战都是亲自出马,

关羽失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没有责任吗

作者:乘风破浪一、关羽的失荆州的经过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五月,刘备在汉中击退曹操亲自率领的部队,夺取了汉中。随即,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并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七月,孙权进攻合肥,曹

关羽失荆州的故事,为何必须死

刘备占汉中未必不是偶然,失荆州不见得就是必然,或者说二役得失,偶然必然是参半的。所以出现这样闯运的情况,是因为刘备对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够清楚。刘备数年间获取了大量实地,与此相应,是缺兵少将。刘备入蜀,

关羽丢荆州,刘备败夷陵,马谡失街亭,哪个对蜀国的影响最大

荆州不仅死了关羽,还让隆中破产。可以说是丢人丢地盘。毕竟蜀汉名将唯羽。夷陵把刘备打得仅以身免,四方精锐全死光,剩下的名将也死得不少。出师表也写得很清楚。失街亭不过是失去前进的要塞。军队主力尚在,还从凉

关羽为何失荆州 七大主要原因曝光

俗话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荆州之失,责任不全在关羽,也不是大意而失,有多种原因,概言之有七。一是刘备错用关羽。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规划成就霸业、复兴汉室的战略时,曾提出以益州为根据地,荆州为前哨,外结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  三国中关羽失荆州是一件大事,他不但失刘备集团损失了一员大将(也可以说是一个军团)及军事重地荆州,而且严重打乱了诸葛亮的军事政治战略,还差点影响到三分天下的割据局面。以下对关羽失荆州的

失荆州和夷陵之战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刘璋担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刘备的兵马抵御曹操。于是刘备让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于是孔明总守荆州,关羽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

三国历史上刘备集团得益州失荆州的利与弊

公元219年,刘备集团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此时,该集团拥有益州、荆州(三郡)和汉中郡,并有刘封孟达占领的上墉、房陵等三郡与益州的关羽势力相联。刘备集团势力达到顶点。不料,公元219年底,关羽北伐失败,

刘备得益州与失荆州的利与弊是怎样的

公元219年,刘备集团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此时,该集团拥有益州、荆州(三郡)和汉中郡,并有刘封孟达占领的上墉、房陵等三郡与益州的关羽势力相联。刘备集团势力达到顶点。不料,公元219年底,关羽北伐失败,

浅析襄樊之战始末与关羽失荆州之谜

浅析襄樊之战始末与关羽失荆州之谜  一、前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蜀将关羽于先主刘备在沔阳称汉中王后,亲率大部分荆州兵团北围曹仁所部于樊城。并在同年八月,利用汉水暴溢、水深数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