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壮是谁?“岭南三忠”陈子壮怎么死的?陈子壮和魏忠贤 陈子壮的抗清故事
Posted
篇首语: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陈子壮是谁?“岭南三忠”陈子壮怎么死的?陈子壮和魏忠贤 陈子壮的抗清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子壮是谁?“岭南三忠”陈子壮怎么死的?陈子壮和魏忠贤 陈子壮的抗清故事
陈子壮生于1596年,死于1647年,明末抗清将领。字集生,号秋涛,谥文忠,享年51岁。与陈邦彦、张家玉合称“岭南三忠”,与东晋程旼、唐代韩愈、张九龄,北宋刘元城、狄青,南宋文天祥、蔡蒙吉共称“广东古八贤”。少时便聪慧过人,有神童之名,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从编修到崇祯间礼部右侍郎再到南明弘光帝礼部尚书、桂王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著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明朝亡后,陈子壮尽心辅佐南明弘光帝,与清军奋勇抗击。后来在高明城与清军对抗时,城破被俘。公元1647年,清军以其幼子逼迫他变节。陈子壮却仍对旧主忠心耿耿,只说:“权操手,不在子壮”。就一个意思,绝不背叛旧主。清军见陈子壮宁死不屈,为了杀一儆百,将陈子壮处以“锯刑”。所谓锯刑,就是用锯子将人从头至尾锯成两半,是一种骇人听闻的刑罚。面对此刑,陈子壮慨然赴死,留下绝命诗:“金枝归何处,玉叶在谁家?老根曾愿死,誓不放春花。”
明末阉党横行,天启年间,以魏忠贤客氏为首的阉党,里外联合,将朝政把持在手。他们一个在宫内翻云覆雨,残杀宫人,控制内廷,一个在外控制朝政,陷害忠良,力图将朝廷变为他们的一言堂。
陈子壮生性正直,对于魏忠贤专权擅政的做法,早就看不惯。1624年,陈子壮在浙江乡试做主考官。地方上的豪强官员为了讨好魏忠贤,纷纷为他建造生词。上文就说过,陈子壮少时被称为神童,既然是神童,那么自然是很有才的。那个时候,地方豪强建造了生祠之后就想请陈子壮为那些生祠书写匾额,匾额上书“元勋”二字。陈子壮从一开始就已经拒绝了,那些豪强随后又说“书此二字,可得好官”。由此可见,当时魏忠贤的权势达到了何种地步,写了“元勋”二字,得了魏忠贤的赏识,陈子壮的官路绝对可以平步青云。面对这样的诱惑。耿直的陈子壮仍然严词拒绝。陈子壮的做法,被魏忠贤得知,魏忠贤怒而说到:“何物陈子壮,竟敢逆我意!”。随后魏忠贤将浙江乡试试卷中的“庸主失权”等字语提出,诬陷陈子壮,因为此事,子壮父子二人皆被撤职。及至后来,魏忠贤被崇祯清算失势后,才复职回京。
陈子壮抗清小故事: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崇祯自杀,大明王朝由此破灭。明亡后,陈子壮尽心辅佐南明皇帝,希望能救国家于水火。多次带兵抗击清军,后在高明城被清军俘虏,因为拒绝投降而受“锯刑”。传闻陈子壮慷慨就义后,天空突然乌云翻滚,雷声阵阵,大雨倾盆而下,像是在感怀一代忠臣就此逝去。这样一个忠义之人,老天爷都为他的死而不忍落泪。
他的死讯传到其母亲耳朵里,当时陈母隐藏在深山里,本可活命,闻此噩耗,自缢而亡。他的妻子张氏,随后也跟随夫君的脚步慨然赴死。而陈子壮的小妾,被李成栋纳为内宠,仍然思索反清复明之事,在感知无望后,也自刎而死。陈氏一家,可谓忠义之门。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清初诗人、岭南三大家之一陈恭尹简介,陈恭尹书法风格如何
人物生平陈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岭南三忠”。隆武二年(1646)清军陷广州,其父陈邦彦举兵抗清,兵败被俘,被清军寸磔于市,全家除陈恭尹
陈子博,湖南省湘乡县碧溪乡(今大乐)人,一八九二年六月生。其父陈六佳,思想比较开明,又愤世嫉俗,为人刚直公正,在乡闾颇有声望。子博六岁就学于本地私塾,一九一六年赴长沙就读,五四运动前夕考入长郡联立中学
陈子昂陈子昂生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年少时聪明有才又有侠气,之后弃武从文,在经历两次落榜后考中进士,虽然混迹官场,但他的诗歌成就更为突出。陈子昂代表作有《感遇》诗38首、《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
陈子昂简介及个人资料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
【陈子昂简介】唐代文学家诗文革新人物陈子昂故事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的诗作有《登幽州台歌》等
人物生平少年时期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两次落第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诗中的“子昂”,指的是初唐诗人陈子昂。提及陈子昂,识点字的中国人,恐怕没有一个不知道的。盖因其《登幽州台歌》早
(约公元661~公元702),文学家,初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