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陈子博人物传,陈子博生平事迹,陈子博评价

Posted 共产主义

篇首语: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陈子博人物传,陈子博生平事迹,陈子博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陈子博人物传,陈子博生平事迹,陈子博评价

陈子博,湖南省湘乡县碧溪乡 (今大乐) 人,一八九二年六月生。其父陈六佳,思想比较开明,又愤世嫉俗,为人刚直公正,在乡闾颇有声望。

子博六岁就学于本地私塾,一九一六年赴长沙就读,五四运动前夕考入长郡联立中学。这时,新文化运动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新民学会等革命团体。一九一九年底,陈子博与郭亮、谢觉哉,蔡畅一道加入了新民学会①。他们热烈追求新思想,决心为拯救祖国,改造社会而献身。

在新民学会支持下,毛泽东主编了《湘江评论》,陈子博曾为该刊撰文。当时,湖南军阀张敬尧及其帮凶文人极力诬蔑十月革命,称马克思主义为“过激主义”,称布尔什维克党为“过激党”。针对这些攻击,陈子博满怀激愤写了一篇《哪一个是过激?》,说那些叫喊“湖南不得了,过激党来了”的人,并不能回答“什么叫过激党?” “过激党的主义若何?过激党的人物怎样?”他们“大半是惊风震雨”,“捕风捉影”。接着他进一步指出: “湖南倘然来了过激党,恐怕就是倡言过激党来了的人的招惹。”并且警告那些跟着军阀及其帮凶文人瞎喊的盲人们,“要洗洗眼睛,缩缩脑袋。”① 《湘江评论》及陈子博的文章,有力驳斥了反动派的谬论,给人们增强了斗争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反动派把它视为眼中钉,后来被张敬尧强迫停刊。

《湘江评论》被迫停刊和湖南学联被解散后,陈子博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驱张活动。一九二○年六月,张敬尧在军事威胁和舆论的压力下,仓惶逃离湖南,新民学会即利用谭延闿、赵恒惕刚刚上台,政治局面较为松动的有利时机,发起创办文化书社。陈子博积极参加了文化书社的筹办活动,常将《劳动界》等新出版物送到工厂、街道上去卖;并继续撰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在一九二一年四月写的 《读女界联合会自治根本法意见的一点意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妇女问题,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以在经济上求得独立为基础,“女子须有承受父母遗业权和管财权”②。他的这些思想,在进步青年尤其在女界青年中很有影响。

一九二○年十月,毛泽东在长沙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陈子博是早期的团员之一,还被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执行委员会非宗教运动委员长。

一九二一年新年前夕,新民学会开会三天,讨论学会的宗旨、目的,达到目的的方法及如何着手等问题。当大会讨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问题时,毛泽东对当时世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概括为社会政策 (即改良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 (即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 、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 ,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 (即罗素的假共产主义) 和无政府主义五种。继何叔衡、毛泽东发言主张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之后,陈子博坚定地说: “现社会为万恶的,改良两字和缓,不能收效,宜采激进态度。”他提出 “第一步激烈革命,第二步劳农专政”; 主张“到劳动界多发小册子,语言无妨激烈一点”; 自己并打算到工人、士兵中去,“对兵与工,宣传我们的主义”。参加这次会议的共十八人,其中十二人,即毛泽东、何叔衡、彭璜、陈子博、陈昌、陶毅、陈书农、易礼容、易克燻、张泉山、钟楚生和贺延祜,都赞成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是当时新民学会在国内的会员中最早一批赞同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正是他们,实际上形成了以毛泽东、何叔衡为代表的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当时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最初的成员除了毛泽东、何叔衡以外,还有彭璜、陈子博、肖铮等①。在讨论建党问题时,陈子博明确提出: “组党 (要) 分都市、乡村两方面”进行。他认为改造中国的动力不仅要组织城市的工人阶级,而且必须组织乡村的广大农民,由党去领导他们奋斗。他的这些见解,很得毛泽东等的赞赏。一九二一年十月十日,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成立,毛泽东任书记,陈子博及何叔衡、易礼容为委员②。湖南支部成立后,陈子博积极在进步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

一九二二年一月十七日,军阀赵恒惕惨杀湖南劳工会领导人黄爱、庞人铨。消息传出,引起湖南工人和各界的极大愤怒。陈子博更是义愤填膺。这时,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执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因组织反赵恒惕运动而离湘,团的书记由陈子博代理。一九二二年三月八日,他给团中央的信中写到:“CY全国大会,此间须待泽东来信,方解决定进行办法,容后报告。”同年五月一日至六日,他和易礼容代表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出席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湖南第一次工运高潮时,陈子博深入织造、缝纫、笔业工人中创办工人夜校、组织工会,先后担任这些工会的秘书。八月二十三日,长沙织造工人一千五百余人要求增加工资,在陈子博组织下,首先发动罢工。九月,他写了 《对织造工罢工的杂感》一文,揭露厂主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抨击长沙县知事放任资本家“陷一千五百工人于绝境”的行径。后因赵恒惕日益反动,陈子博疾恶如仇,决心为民除害。有天,他只身手拿两枚炸弹,躲于坡子街茶楼,当赵恒惕坐包车上班时,他即向包车投弹,但因过分紧张,没有击中。事后,赵恒惕立即命令全城戒严,四处搜捕。陈子博迅速藏于民家粪池内,机智地躲过了清查,但因大粪中毒,遂生大病,遍身发烂,加之时局吃紧,无法在长沙就医,只得回家调养。回乡后他病情加剧,不幸于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三日逝世。

陈子博病逝的噩耗传到长沙后,文化书社乃于三月十五日在省城长沙举行了三天追悼会,各方送哀挽三百余幅①。毛泽东借用杜甫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的诗句,表达人们对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深切哀悼。

注释

①宋斐夫: 《新民学会》。

①《湘江评论》第4期。

②1921年4月16—18日长沙《大公报》。

①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办: 《关于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专题报告》。

②《中共湖南党史大事年表》第12、16页,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印。

①《湘乡县志》第3编14页。

相关参考

唐代文学家诗文革新人物陈子昂生平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

历史人物 陈子昂简介 唐代文学家诗文革新人物陈子昂生平

  (约公元661~公元702),文学家,初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的诗作有《登幽州台歌》等

人物生平少年时期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两次落第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

历史人物 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简介及个人资料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

陈子昂简介唐代文学家诗文革新人物陈子昂故事

【陈子昂简介】唐代文学家诗文革新人物陈子昂故事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

历史人物 陈子昂墓 陈子昂历史评价

陈子昂陈子昂生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年少时聪明有才又有侠气,之后弃武从文,在经历两次落榜后考中进士,虽然混迹官场,但他的诗歌成就更为突出。陈子昂代表作有《感遇》诗38首、《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

陈子昂的燕昭王表达了什么 燕昭王招贤是怎么回事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君,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招贤了。关于燕昭王招贤的故事有很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就是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的故事了。说到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郭

历史人物 陈子壮是谁

  陈子壮生于1596年,死于1647年,明末抗清将领。字集生,号秋涛,谥文忠,享年51岁。与陈邦彦、张家玉合称“岭南三忠”,与东晋程、唐代韩愈、张九龄,北宋刘元城、狄青,南宋文天祥、蔡蒙吉共称“广东

陈子昂的燕昭王表达了什么 燕昭王招贤是怎么回事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君,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招贤了。关于燕昭王招贤的故事有很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就是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的故事了。说到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郭...

历史人物 唐朝人物陈子昂简介

唐朝人物中文名:陈子昂别名:陈伯玉,陈拾遗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出生日期:661年逝世日期:702年职业:作家信仰:道教主要成就:声讨齐梁文学绮靡文风,召唤新时代刚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