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都不会说话,长大却成为明朝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Posted 军事家
篇首语: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5岁都不会说话,长大却成为明朝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岁都不会说话,长大却成为明朝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王守仁 、字伯安、别号:阳明,也称作: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王守仁画像 据记载,王守仁长到5岁却仍然不会说话,奇葩的是,人家识字,虽然不到5岁,但已全部读完了他的祖父所读过的书。一天,有一个路过的高僧到了他家里,摸着王阳明的头说「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于是,王阳明的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方才为他改名为「 ”守仁”。这一改,不到6岁的王阳明立刻就开口说话了,随着他的父亲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因此,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为日后成为两朝重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 王守仁十二岁时,正式就读师塾。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一次与私塾老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 ”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语出惊人,当时国家朝政腐败,农民起义军四起。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件事就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十五岁时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皇帝见是一乳臭未干的孩子,就没有给他下文。结果严重伤害了王守仁的幼小自尊。烦恼之下,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想想看,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在那时已经有了经略四方之志。 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 转眼王守仁到了十七岁,家里提亲,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就做在结婚的当天,全家到处寻找,却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外出散步,碰到一道士在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见他年少有礼,聪明伶俐,就有心给他讲一回养生术,王阳明听得入了神,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有人告诉他岳父见到人,这才把他找了回去 。弘治二年(1489年),王守仁到了十八岁,与成了亲的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娄谅,娄谅就向他讲授「 ”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大喜过望。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 ”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 ”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 ”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 ”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 ”守仁格竹”。 如此聪明和善于钻研之人,却在科举碰到了挫折,一直到了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正是走向仕途。 守仁格竹图 主要功绩: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王守仁画像 留给后世的最大的贡献,主要是王守仁的思想,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 ”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 ”至理”的「 ”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 ”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 ”理”,「 ”理”全在人「 ”心”;「 ”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王守仁心学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 ”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从各种渠道从国内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至此,一个5岁都不会说话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为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并留给后人无限可能延伸的学术话题。 了解更多历史,记得点击关注《宝哥读历史》哦,每天能第一时间收看精彩内容,希望各位看得愉快,了解历史一起涨姿势。 本文由 《宝哥读历史》原创编辑,期待与您愉快合作,欢迎约稿,私信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相关参考
王阳明,明代心学集大成者,在王守仁逝世后五十四年,王守仁从祀孔庙,他与薛瑄、胡居仁、陈献章一起成为明朝从祀孔庙的四位学者。王守仁的从祀,表明王阳明心学最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王阳明心学后来还传入了日本、
海瑞,是明朝时期,一位历经四朝的著名的清官,海瑞在民间的名声非常好,人们将他称为“海青天”,表达了对他的敬重与爱戴。不过,海瑞虽然是个清官,却一直没怎么得到重用,那么如果海瑞真的得到重用,称为明朝首辅
她五个月大就开始说话了,四岁就熟读《论语》、《毛诗》,八岁自己懂得写文章。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徐惠出身东
李敏德父王病重李敏德会不会成为柔然可汗?柔然王子李敏德为何在北魏长大?
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李敏德这个人物的身份都很离奇,从小被李家三房抱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谁。小说中的李敏德除了三房养子的身份外还被认作是越西皇帝元锦丰和栖霞公主的孩子,因为害怕被皇后陷害,才
穿越到明朝去当兵,你可能不会上前线打战,而是去种地。如果一旦穿越回明朝当军人,做横刀立马的将军,对于我来说自然是无比盼望的。然而要成为将军,在明朝也是不容易的。明朝将军的来源,早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世
作为陆王心学集大成者、儒家代表人物,王阳明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龙场悟道所悟何道?阳明心学对当下有何可资借鉴的思想价值?如何认识阳明学与中国文化复兴的关系?记者就此专访浙江大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被称为儒学“第一完人”,他的心学是明代中期以后最有影响力的儒家学派。从理论渊源来看,王阳明的心学继承了先秦儒学和宋代理学思想,汲取了孟子的“
王守仁即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一生博闻多识,著作繁多,是有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最有名的成就莫过于集陆王心学之大成于一身。 王守仁乃浙江绍兴府人士,出生于家
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阳明先生是心学集大成者,其在哲学思想方面的建树
历史人物 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一心想要退官还乡却提前抱病而终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个君主想要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不仅仅要有谋略,还要有作战的军事思想,因为一个人往往不会做的十分全面,可能会遗漏掉一些问题,所以一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