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穿越到明朝去当兵 你可能不会上前线而是去种地

Posted 士兵

篇首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穿越到明朝去当兵 你可能不会上前线而是去种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穿越到明朝去当兵 你可能不会上前线而是去种地

穿越到明朝去当兵,你可能不会上前线打战,而是去种地。

如果一旦穿越回明朝当军人,做横刀立马的将军,对于我来说自然是无比盼望的。然而要成为将军,在明朝也是不容易的。明朝将军的来源,早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世袭的将军,也就是明朝开国名将的后人,靠着家族爵位的世袭一步到位。另一种就是草根出身的将军,也就是本身是个士兵,通过屡立战功,最终走向将军的高位,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容易的。

最不容易的,自然是从小兵干起的那种。穿越成这一种,首先就要先从小兵干起。而要干好,就要首先了解明朝建国后的军事制度。明朝建国的军制,叫卫所制。按照官职等级的划分,最高军事机关叫“五军都督府”,也就是设中,左,右,前,后五个都督府,五个都督府不相统辖,分别管理京城以及各地的军队。地方各省的军事长官,叫做都指挥使,指挥使下面,就是基层军事单位卫所。

卫所中的“卫”和“所”,其实是两级军事单位,卫的士兵总数为5600人,管辖五个所,每个所的人数在1120人。卫所的最大特点,一是军事保障自给自足,国家划拨给卫所土地,称为军屯,军队除了操练之外,还要耕种土地维持生活。

(明朝万历年间头盔与盔甲复制品图)

卫所的成员除了士兵外,还有士兵家属,称为“军户”,属于世袭当兵。划给军队的土地,则称为军屯。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军费开支,而且可以保证维持数目庞大的常备军,军屯的生产更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按照朱元璋的话说,就是“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粒钱粮”。二,则是确保军队的绝对忠诚,卫所制度确立后,军队的权力也被拆分,五军都督府虽然是军队的最高机关,但是都督府对于军队只有管辖权而无调度权,统兵打仗调度军队,要有文官负责的兵部来执行,没有兵部的命令,调动百人以上军队就形同谋反。

而一旦遭遇对外战争,明朝军队的集结,则是通过向各卫所调兵的方式,再给予统兵大将带兵权,称作专征,虽说打仗的时候在一块,但打完了仗后,参战的士兵,哪个卫所来的回哪里去,相互间不相统属,比起唐朝同样性质的府兵制来,卫所对于士兵的控制力更强,既保证士兵的战斗力,也能杜绝将领培植私人势力。所以终整个明朝,军队始终保持着对中央集权的绝对拱卫,除了由藩王引发的“靖难之役”外,从未发生过地方军事长官脱离中央割据自立的事。而在这套制度下,明朝军队的总人数,也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记录——洪武年间在册的军队总数,多达一百八十万。

而如果你穿越成为卫所制度下的一个士兵,那么在明朝的户口本上,你的户口写的就是“军籍”,和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样的,普通老百姓的户口叫“民籍”,是归明朝“六部”中的户部来管辖,而你则是由卫所所属的都督府来管辖。

如果你入了军籍,那你全家都是军籍,而且世代不能脱籍为民,可谓一人当兵,全家都是兵,而且代代都是兵。你的家属,就被称为军户,家里当兵的你,被称为正军,你的儿子,则被称为余丁。如果“正军”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了,那么这个名额就由这个家中的“余丁”来继承。

如果说这个家庭所有的人都牺牲了的话,那么这个家庭的军户名额,就需要从这个家庭的籍贯所在地,重新找一户家庭来递补。而在待遇方面,军户家庭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国家会划拨给军户家庭私田,由军属来耕种,并按照户部的赋税规定缴纳赋税,但家中当兵的“正军”,却要去耕种国家的土地——军田,军田产权属于部队,早期由士兵耕种,后期因为士兵逃亡过多,主要招纳流民耕种,需要缴纳规定的赋税,其实就是给国家当佃农,公田的收益,就是明朝早期军费开支的主要来源。

同时,军丁还需要负担戍守京城的任务,一旦被选中了,那么每年农忙过后,就要调度到京城守卫,路费要自理,而且要到第二年农忙开始前才能回来,可谓来回折腾。

(韩国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重铠)

而作为一个普通士兵,在这个体制下的艰辛是很多的,首先是任务重,明朝卫所制规定,边境上百分之三十的军队用于作战,百分之七十的士兵用于种地。

而在内地卫所,通常是百分之八十的士兵用于种地,百分之二十的士兵用于作战。虽然明朝早期设定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考核制度,定期就要抽调考核训练,还要给予赏罚,尤其是作战部队成员,通常都是考核中的优秀者。但是绝大多数的士兵,日常的主要工作还是种地。

而且即使是种地,受的盘剥也是极重的,你家里的地,要按照民田的赋税缴税,而你工作中重的地,要按照比民田高得多的税,向部队缴税。另外定期还需要抽调服役,到京城值班。一旦遇到战事,如果你编入了作战部队,更需要按照命令开赴边境,执行保家卫国的使命。

而随着明朝政治的日益腐败,卫所制也出现了大问题,其中直接的问题就是:军队的士兵和土地大量流失,被划为了私产。士兵的流失,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土地兼并,大量本来属于军户的私田,被豪强地主以及军队将领,用各种名目私吞,军户没了地,却还要承担国家的赋税,最后没办法只要跑路。同时正军所负担耕种的军田,也容易被当地军事将官吞并,原本给国家当佃户的士兵,变成了给将领自己家当佃户。

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士兵的地位更加低下,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擅自调动一百名士兵就形同谋反,可到了中后期,士兵们经常被调动,给达官贵人家里干私活。没有了土地经济的保障,士兵人员也严重缺编,经常是账册上有数目庞大的士兵数量,仔细一查对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而且仅有的士兵,也经常是一些老弱残兵。如此一来,曾经横扫天下的大明军队,就变得越来越不给力了。明朝战斗力的退化,从中期开始局面就非常严重。比如“土木堡之变”后,名将郭登临危受命,担任边防重镇大同的总兵。到任后才发现,按照账册,大同原本应该有兵马八万多,实际却只有一万多。边防重地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

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可汗阿勒坦发动庚戍之变,率军打到北京城下,当时号称明朝最精锐的十二团营,却多些老弱残兵,根本不敢迎战,逼得明王朝无法,只得假装媾和拖时间,等着各地增援部队赶来了,这才把阿勒坦逼退。

(日本官方藏品:十六世纪晚期万历援朝时期的中国头盔)

而相比于卫所制的这些问题,对于士兵们来说,卫所制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它的僵化,在这套制度下,将领的后代永远是将领,士兵的后代永远是士兵,当兵的种地打粮或者修墙铺路,都基本上很难出头,除非是战场上立了大功,可具体到卫所里,进入作战部队的几率,在边境是百分之三十,在内地是百分之二十,进了作战部队,碰到立功机会,也同样是困难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没积极性。随着明王朝的演进,越发失去保障且没有积极性的明军,战斗力也一度直线下降。

相关参考

去当兵了听点什么歌好点

军歌大全进站十大必听歌曲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必听理由: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要理由吗?不要吧、无论你是现役或退伍军人、或者是没有当过兵的朋友登录本站一定要听自己国家军队的军歌。2.咱当兵的人必听理由:

放弃魔术去当兵,用 ”魔术”移走德军炮弹

将无法移动的亚历山大港凭空「”平移”一英里,德军狂轰滥炸8个夜晚后发现伤敌0人,气得希特勒怒骂,你很难相信这个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是一个魔术师创造出来的二战传奇。这个魔术师叫做贾斯帕·马斯基林。(一)

我儿子想跟你去打仗

本文摘自《志愿军援朝纪实》,李庆山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10月18日,彭德怀离京赴朝之前,毛泽东在菊香书屋设宴为彭总饯行,同时再约他谈一谈具体援朝行动计划,还要顺便为儿子毛岸英要求上前线向彭老总说情。

历史秘闻 鱼朝恩 穿越,穿越到唐朝怎么办

穿越到唐朝怎么办?那你只能祈祷是魂穿,占据一个富家高门的身体,否则你挂掉是分分钟的事情。唐朝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除非你能定点穿越,否则你穿越到唐初(我假设你有户籍,会说官话)你可能被征召进讨伐突厥或

如果穿越到了明朝初期,你能干些什么事

现在能多的网文都会写到穿越这一个故事情节,现在的主人公带着现代的科技、发展理念回到过去碾压古代所有顶级能人志士。那么如果真的穿越回去了,我们是否能像小说中写的一样,虎躯一震、大杀四方。收天下兵刃,坐拥

鱼朝恩 穿越,穿越到唐朝怎么办

穿越到唐朝怎么办?那你只能祈祷是魂穿,占据一个富家高门的身体,否则你挂掉是分分钟的事情。唐朝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除非你能定点穿越,否则你穿越到唐初(我假设你有户籍,会说官话)你可能被征召进讨伐突厥或

如果穿越到古代唐朝要小心了,你可能会因为没这两样东西而被流放

长安城是唐朝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基本相当于现在北京在全国的地位。和如今的「”北漂族”一样,当年长安城内也居住着大量的国内外「”西漂”人口。同样,当北漂们在为暂住证、户口、房租头疼骂街

这两位开国中将去当兵,为了掩饰身份,什么脏活儿都干

在开国中将里面,吴克华和彭嘉庆很有缘分。两人都是江西人,解放战争时期,吴克华是东北野战军4纵司令,彭嘉庆则是4纵政委,1955年又被同时授予中将军衔。50年代末期,吴克华在济南军区担任副司令,彭嘉庆则

你可能还不知道的7个历史冷知识

​01雾霾雾霾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而是自古就有。古时候的雾霾与当下稍有区别,那时的雾霾主要指沙尘雨雾。由于古人将雾霾误解为天谴,所以从未想过如何去治理雾霾。为此,古人特别害怕雾霾出现。为了控制雾霾,对扬

历史军事 這次不是波蘭,而是給歐洲人民帶去希望

今年一月底,我國自湖北武漢地區開始爆發新冠疫情。但由於首批確診病例出現時,我國政府立刻採取了嚴格有效的管控措施,同時全國各地的醫護專家都趕往湖北進行一線援助,由於疫情爆發的比較突然,物資也沒有提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