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湖三杰之一,他是南明最后的守望者,乾隆赞其忠义
Posted 忠义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是西湖三杰之一,他是南明最后的守望者,乾隆赞其忠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是西湖三杰之一,他是南明最后的守望者,乾隆赞其忠义
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 此诗一毕,人头落地。 张煌言的慷慨就义标志着南明已无回天之力,朱氏一脉自此再也不能站在权力的顶端,爱新觉罗成为中华大陆的新兴统治者,清王朝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张煌言的忠勇无双足以与岳飞、于谦同列,魂存柔美西湖,志留千古史书。张煌言的力挽狂澜,救不回一个气数已尽大明王朝。 (扬州三杰雕塑) 少年 万历三大征消耗了张居正改革留下的财富,大明自此更是十分贫瘠。萨尔浒之战,大明自此更是再无力主动发动战争,由此在军事上,大明朝由主动出击的积极战略布局转变为被动防御的战术策略。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张煌言降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官宦人家。张煌言的父亲张圭章官至刑部员外郎,这就为张煌言日后入仕为官打下了根基。 (农民起义) 张煌言是在崇祯九年参加的县试,当时全国上下的形式不容乐观:朝堂内部,虽说阉党已被根除,但是阉党的根除也导致了东林一党做大做强,朝野上下无一不是东林党徒,权力的天平严重倾斜,崇祯半路皇帝,没有经过正宗的帝王心术的熏陶、培养。当他意识到东林党一党做大时,这个末路皇帝已经无力回天。在地方上,地方官员贪污腐败已久十分严重,甚至于朝廷勒紧裤腰带供给给关宁防线将士们的军饷,也要五五分成。地方官员如此作为,大清军队虎视眈眈,朝廷的解决方法竟然是加收赋税。连年的灾害,尸骨遍野,再加收赋税。民心已失,起义军更是势如破竹,在当年张献忠、罗汝才更是进军四川。 世时大致如此,因此朝廷在选拔人才时更是注重选取文武并重的全才。恰巧,张煌言就是全才。在骑射考试中,张煌言更是接连三箭中的。在场之人无一不惊奇,佩服这位十六岁的意气少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腔热血,满身武功,文可治国,武能安邦。西湖三杰,名不虚传。 (张煌言) 矛盾 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在历经十七年的艰难斗争中,最终以败者落幕。那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军北京。崇祯吊死煤山,自此大明覆灭。 谋事在人,大明虽已覆灭,但是真正有血有肉的汉族人不会倒下。 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发生了轰动全国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自此汉族人民再次团结一心,满清如此的处理方式,无一不是失去汉族大众的民心。 (扬州十日) 那年25岁的张煌言孤注一掷,投笔从戎张煌言拥护鲁王朱以海,以舟山为根据地,开始了最后的挣扎。后来江南等地接连失守,鲁王在张煌言和石浦守将张名振的安排下暂避厦门。 与张煌言不同,郑成功拥护隆武帝。这两股抗清势力的立场不同,导致最终悲惨的结局。在战术指挥上,也因为两人的立场不同而错失了很多良机,产生了很多矛盾: 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在张煌言、郑成功联军向云贵地区进军时,义军占领崇明,张煌言建议安营固守,郑成功未采纳。好在张煌言乘坐17条船机警地破坏了大清的长江防御系统(连江铁索、两岸重炮),郑成功在此番配合下顺利渡江,克服瓜州。虽然战况可观,但是这暴露了张煌言和郑成功在战略上的不合。 此后,张煌言建议直取镇江,以陆军进发,攻克兵力薄弱的南京。但是郑成功对他的建议只是部分听从,在攻克镇江后,竟然以水路慢悠悠的支援张煌言,导致南京的清军得到增援,错失了攻城良机。 (郑成功) 此后在这样的配合下张煌言和郑成功的联军在也没有前进一步,甚至丢失了失而复得的舟山、镇江等地。 在顺治十八年,颁布"迁海令"后,南明政权更是遭到了重创。 康熙元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更是退居台湾,建立了郑氏政权。鲁王更是退守金门,在郑成功礼数日薄下,张煌言的忠贞更显珍贵。 时年五月,郑成功于台湾病逝。 时年十一月,鲁王于进门毙。 张煌言在历经两年的垂死挣扎后,于康熙三年六月的悬岙岛见复国无望、心灰意冷,遣散义军。自此隐居海岛不出。 可是,在叛徒的带领下,清军找到张煌言的隐居地,活捉张煌言和侍童杨冠玉等人。 张煌言和郑成功战略上的不合属于君子的和而不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途径罢了。明朝的覆灭是必然,壮士的热血洒满了一片赤诚之心。 不屈 时年七月十七日,张煌言被押解杭州弼教坊,就义前,仍大义凌然,拒绝跪而受戮,坐着歌赋<<绝命诗>>一首,正如开篇所言,他已然将自己最后一滴血洒落大明的故土,他能安息了。 侍童杨冠玉也是英勇。监斩官见其年轻想饶他一命,杨冠玉却大笑;今张公为国,死于忠;那我为张公,便死于义。言罢,慷慨就义。 昔日鹏举战金贼,十二金牌断梦回。 那年少保定乾坤,古今忠义能几人? 自是大厦欲将倾,气数已尽仕呦鸣。 奔赴黄泉诗一首,自是鬼杰慰汗青。 明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车轮任谁也无法阻挡其前进的轨迹。可是在长史江河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张煌言本是可以投降的,做一只清廷走狗,苟活于世,安身处命。但是,他挺起来傲骨,以一腔肝胆成为了南明最后的守望者。历史不会亏待英雄,英雄永远值得后人歌颂。 乾隆四十一年,清高宗命人将其牌位入"祀忠义祠",即便是他反抗的满清统治者,都将其视为忠烈。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而战国三杰,则指商鞅、肥义、屈原。这三人在战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共同特性都是忠臣,才能特殊,故流芳百世。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变革家、思想家,
历史人物 他是苻坚的祖父 前秦政权的奠基者 冉闵赞其为“人杰”
苻洪苻洪原名蒲洪,氐族人,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物。他的家族世代为氐族酋长,先后归附前赵、后赵,得到石虎重用,历任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等,深得氐族人民敬畏。350年,苻洪被降将麻秋毒杀,时年66岁。苻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年(1136年),率师北伐
历史人物 西湖三杰中的岳飞与于谦家喻户晓,另外一人为何知名度不高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煌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西湖旁边矗立着三位民族英雄,他们并称为“西湖三杰”。其中岳飞最为人熟知,知道于谦的也不少(不是说相声那个),但是第三位人杰却鲜为人知。他的事
夏鲁奇(882年-931年),字邦杰,曾被赐名为李绍奇,青州(今山东青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名将。夏鲁奇原为后梁宣武军校,后归顺庄宗李存勖,以骁勇著称,曾在护卫庄宗时独杀百余人,获赐姓名。夏鲁奇原本
他是毛泽东的表弟,被林彪骂作“湖南骡子”,为何坐牢26年”拒不悔改”文强(1907—2001),湖南长沙县人,“宋末三杰”之一文天祥第23世孙,毛泽东的表弟,他的姑母文七妹即毛泽东的母亲。文强生性倔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对于傅恒这个人物的认识,很多人都是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一部清宫剧,知道了他是一个很多情的人,但同时也感叹他最后的命运太过于凄惨,不过这些
乾隆皇帝共有17个儿子,但是有七个儿子早夭,剩下的十个儿子中只有五阿哥永璂是皇位的最佳人选,但他的早逝导致最后乾隆只能选择“平庸”的嘉庆帝。乾隆与富察皇后的两个嫡子都夭折了,而作为长子的永璜也是皇位的
夏鲁奇(882年-931年),字邦杰,曾被赐名为李绍奇,青州(今山东青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名将。夏鲁奇原为后梁宣武军校,后归顺庄宗李存勖,以骁勇著称,曾在护卫庄宗时独杀百余人,获赐姓名。夏鲁奇原本
历史人物 乾隆出一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下联是什么
根据野史记载,在乾隆年间,有一年,纪晓岚跟乾隆皇帝一同乘船游西湖,只见乾隆皇帝手提一锡壶,坐在船头上饮酒欣赏美丽的月色,忽然,乾隆皇帝失手将锡壶掉进了西湖中。>>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跟大多数皇帝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