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乾隆出一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下联是什么
Posted 下联
篇首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乾隆出一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下联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乾隆出一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下联是什么
根据野史记载,在乾隆年间,有一年,纪晓岚跟乾隆皇帝一同乘船游西湖,只见乾隆皇帝手提一锡壶,坐在船头上饮酒欣赏美丽的月色,忽然,乾隆皇帝失手将锡壶掉进了西湖中。>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跟大多数皇帝不同,他是十分喜爱文学的,乾隆见此景,突来灵感,即兴出了一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尽管说纪晓岚博学多识,思想敏捷,但是他思考的半天,依旧是没能想出下联。> >当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的时候,当地一个文人邀请苏东坡赏玩西湖,一个歌女提着锡壶为苏东皮倒酒,不慎将锡壶掉进了西湖中,而文人得知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锡壶,惜乎锡壶”!面对这个上联,苏东坡想了又想依然是没能接出下联,就此苏东坡甚是不爽的结束了游玩!> >在这些年间,有许多文人都在试着对出下联,从而在这点赶超苏东坡跟纪晓岚。咱们来看上联可知,“西湖”、“锡壶”、“惜乎”,这三组是同音,“游”、“提”、“掉”是行为动词,这些都是难点所在。很长时间,没有人对出令人感到满意的下联,直到1986年才有了沈阳的赵严华给出了下联。> >它是这样的,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下联:“擎酒碗过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如果您有雅兴,也可略试一番!相关参考
世人都羡慕古代的皇帝,但其实他们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乐,毕竟要处理朝政、审阅奏折,若是天下太平还好,否则的话更为烦神,未必有普通人幸福。清朝的乾隆皇帝,绝对是令人羡慕的帝王,老爸雍正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千叟宴来个141岁寿星,乾隆出一上联,纪晓岚的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中国古代皇帝长寿者极少,但乾隆绝对是个例外,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能活到89岁高寿。他在25岁登基时曾说,自己的爷爷康熙当了六十一年的皇帝,亘古未有,自己不敢超越,只做六十年的皇帝就够了。 乾隆当了六
包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起案件关乎一副对联,话说当时有一大户人家的儿子就要娶媳妇了,当时结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对象婚前没见过面很是正常。新娘子也是一个聪明人,想要
众所周知,北宋与辽国之间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和平。在这期间,两国之间互有使者往来。有一次,辽国使者来到大宋,拿出了一幅对联,说这幅上联天下无人能对。对此,苏东坡只是报以微笑,瞬间给出了四幅下联,对的使者怀
导读: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缙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
中国古代的有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留下的文学财富使后人受益匪浅。在众多男性诗人之中,有一个才女出类拔萃,非常醒目。她就是南宋朝的著名女诗人李清照。她出生在1084年,祖籍山东,号易安居士。家庭氛围对于孩
和尚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难坏了金圣叹,临刑前终于对了下联
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有位著名的江南才子,他批《水浒》、评《西厢》,鼓捣出版了“六才子书”,一时名振朝野,吸粉无数,就连远在庙堂之高的顺治皇帝也成为他的粉丝,为此,还专门给他写了句非常中肯鉴定意见:“此
对对联不只是文人才子的专属,有时朴实无华的老农和没什么学问的婢女也可以对出千古绝对,这大概就是对联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吧!清朝时,发生了一件与对联相关的趣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朝堂大臣张英、老农和婢女。我们
历史秘闻 青楼女子出一上联,明朝大才子至死都没对出,至今无人能对
导读: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缙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
文/炒米视角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最终爬到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的宝座,中间经历了无数秘辛。他的成功激励着很多后人,但是同时在他成功的路上也伴随了无数的智慧、血腥、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