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西湖三杰中的岳飞与于谦家喻户晓,另外一人为何知名度不高
Posted 皖南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西湖三杰中的岳飞与于谦家喻户晓,另外一人为何知名度不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西湖三杰中的岳飞与于谦家喻户晓,另外一人为何知名度不高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煌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西湖旁边矗立着三位民族英雄,他们并称为“西湖三杰”。其中岳飞最为人熟知,知道于谦的也不少(不是说相声那个),但是第三位人杰却鲜为人知。他的事迹,甚至比岳、于两位少保更加悲壮。他就是张煌言。
三杰之一的于谦祠
张煌言是浙江鄞县人,能文能武。当时由于国事艰难,乡试时不仅考文笔还要考骑射。张煌言张弓搭箭,连射三箭,皆中靶心,进而被点为崇祯十五年的举人。而当他准备进京参加会试的时候,国都已经沦陷了。
清军入关后,福王在南京登基,江南一带的人民也立刻展开了不屈不挠的反清斗争,张煌言也摩拳擦掌准备北上勤王。只是朱由崧太不禁打,不到一年就把南京丢了。张煌言等人只能把绍兴的鲁王奉为监国,在天台上准备组织抗清力量。
不久,清军江南提督倒戈,张煌言前去接受投降。不想在吴淞口遭遇台风,全军覆没,张煌言也被清军俘虏。三天以后,水性和骑射俱佳的他趁着夜色逃了出来,还亲手射杀数位清兵。回到营中的他因而更为人所看重了,很快就被升为兵部侍郎。
此时的鲁王的抗清势力基本都屯军在山上,和土匪其实本质上差别不大,许多将领为了搞粮饷就纵兵抢掠。唯有张煌言对其部众要求甚严,决不允许掠夺老百姓。他也因此获得了“当世岳少保”的称赞。
可惜张煌言虽然有岳飞之志,形势却实在比两宋之交更坏。鲁王政权几次想从吴淞口突破不成,反倒是他的治所一再变迁,从岸上到舟山,最后被迫投靠金门的郑成功去了。郑成功虽然奉唐王为正朔,但对鲁王也很恭敬。张煌言叹道:“郑大人始终一心为唐王,真是纯臣啊!”郑成功也拜道:“张大人也一心为鲁王,和我有何不同呢?”两人虽然侍奉的王爷不同,但是却始终惺惺相惜,成为一生的至交。
在郑成功的帮助下,鲁王方面逐渐有了起色。顺治九年,张煌言从崇明打到了金山;顺治十一年,张煌言依次攻下镇江、金山,舰队已经开到南京燕子矶,他还亲自祭拜了孝陵,江南几乎全部光复;顺治十二年,在郑成功的帮助下,他又收复舟山,台州光复。
然而这几次战役由于准备不足,且后援缺失,导致取得的战果最终全部丢失。在战斗中,鲁王方面还失去了张名振等干将,使得他只能自己去掉“监国”的名号,向华南的桂王称藩。张煌言则继续做他的兵部侍郎,负责东南一带的战斗。
两江总督郎廷佐想要招抚张煌言,写了封亲笔信给他。张煌言回道:“您的信备陈利害,换成庸人可能要当场跪倒给您磕头,可我不会。我是为了天地大义、国仇家恨才起事。军事韬略本不是我所长,但是为了国泰民安,我也不得不登高一呼,反抗暴清!起兵十年,我早已心如铁石,又怎么会被你一封书信而说服!”
顺治十六年,张煌言和郑成功一起再次从吴淞口反攻。他亲率十七艘轻舟,冒着清军的岸炮渡过长江,顺利攻陷瓜州。而后他又和郑成功分兵,分别攻下六合、镇江等地,并且合围南京。
南直隶(苏南皖南)一带是明代统治的根基,民众反清意识极强。王师一到,人民立刻群起而呼应。张煌言攻下南京上游第一重镇芜湖以后,整个皖南几乎望风而降,南直隶全境光复。明太祖开国的基业,在郑、张二人手中回到了汉人的手里。
清军立刻组织起大规模反扑,四面八方的援军源源不断地开往南直隶。南明军队虽然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但实在是兵力不足,占据的州郡一时间又太多,因此节节败退。张煌言也乔装打扮一路从休宁跑到海上。他不曾想到的是,这一别将是永恒。
已经心灰意冷的郑成功转而去台湾割据,而云南的永历帝也被吴三桂勒死。李自成残军、夔东十三家也被清军打怕,不敢出师。尽管张煌言一再请求他们出兵,得到的回应却只有官样文章甚至是断然拒绝。
随着鲁王的去世,南明朝廷的最后一丝余脉也断绝了。孤身海外的张煌言痛哭道:“我们这些人之所以在海上还坚持斗争,是因为皇室还有骨血。如今最后一丝骨血都没有了,我们该何去何从啊!大明又如何才能光复啊!”
张煌言将部众遣散,只带着几个随从来到悬澳岛上隐居起来。只是清朝政府并不想放过他,通过他的老部下得知他的行踪以后,派人上岛将其抓捕,捆往杭州。
浙江巡抚非常敬重张煌言,连牢房都没让他进。而张煌言此时已经看淡了一切,只要速死。这位巡抚倒也没有拿什么高官厚禄来侮辱张煌言,决定同意他的要求。
临刑之时,张煌言看着这片他曾经保卫过的锦绣河山,长叹一声:“大好河山啊!”写下四首绝命诗,遂引颈就戮。刽子手的刀几次都没有砍下去。当张煌言的头颅终于被砍下时,鬼头刀也一折两段,似乎也在为这位忠臣而悲戚。
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复国希望的顺治十年以后,张煌言依然屡败屡战,甚至一度席卷整个江南。他的一片赤诚和爱国之心,使得他百年后也终于和岳飞、于谦一样,在西子湖畔,受到后世的景仰。
相关参考
西湖三杰之一的于谦为什么被明英宗斩首?一代清官的悲惨人生!历史新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近几年有个特别热的话题,那就是国家正在大力进行的对贪污腐败的官员进行严惩的措施,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碰到
历史人物 岳飞的妻子 岳飞的妻子李娃李孝娥的儿子是谁 历史上的岳飞与李娃怎么死的
中文名:李娃 国籍:中国(宋朝)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1175年www.cha138.com 丈夫:岳飞 陵墓:孝宗皇帝赐葬九江市德化县(今九江县) 主要成就:“正
说起民族英雄,大家会想到岳飞,有一个人不比岳飞功劳小,但却不像岳飞一样家喻户晓,他就说于谦,是与岳飞并称等“三杰”。>于谦从小是一个神奇的孩子,不仅会即兴作诗,长相也很奇怪,属于宰相的命格。他说话气正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一说桐乡)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七岁的时候,有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年(1136年),率师北伐
说起民族的英雄,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我们的岳飞大将军,因为岳飞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相信精忠报国的故事,会一直伴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但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这位英雄,可能不了解历史的人不了解他,但是他的事迹
说起民族的英雄,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我们的岳飞大将军,因为岳飞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相信精忠报国的故事,会一直伴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但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这位英雄,可能不了解历史的人不了解他,但是他的事迹
导读:在杭州城里有两处最著名的遗迹,一是风波亭,另有一处便是天下四大庙之一的杭州岳飞庙了。> 这座岳飞庙始建于明朝>位于杭州西湖畔栖霞岭下。殿内是身披戎装的高4.5米的岳飞像,上面挂著岳飞手迹「
精忠报国的岳飞 在我国,南宋军事家岳飞(1103年一1142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一阕《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
最近在网上出现了于谦墓的事情,当然了此于谦不是彼于谦啊,说得的是明朝事情的一位叫于谦的人,那么话说他是在北京死的,常规说的话,因该埋葬在北京啊,但是最后却埋葬在杭州的西湖,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可言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