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汉的赋税制度,浅谈汉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国税收11年之久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人起心发,树起根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由西汉的赋税制度,浅谈汉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国税收11年之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西汉的赋税制度,浅谈汉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国税收11年之久

在西汉建立以前,连年的征战导致人口急剧减少,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田地无人耕作而发生饥荒,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况,就连皇帝的马车都凑不齐四匹颜色相同的马, 而大臣出行只能乘坐牛车。 秦末农民起义 汉高祖刘邦起于微末,在和项羽争霸的过程中看到了连年征战导致民不聊生的状况,于是他即位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 ”轻田租”「 ”与民休息”的政策,致力于恢复农业和生产。战国时期孟子曾说过什一之税是王者之政,什一之税就已经很好了,但是汉朝规定十五税一(十五税一,即从百姓的收成里征收十五分之一作为田赋) 后来,汉文帝进一步减轻了赋税,只有三十税一。文帝即位之初就采取贾谊的建议,连下两道诏书要求地方政府鼓励生产、赈济贫民。除此之外,汉文帝还曾免收全国田租长达十一年之久!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即位以后继续劝课农桑,实行轻徭薄税,并且将三十税一定为制度。与此同时继续扩大西北的养马事业,并且鼓励民间养马,这一时期官府养的马匹数量就已经多达四十万,文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出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休养生息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发展,汉景帝时期,国家仓库里的铜钱多的数不过来,串钱的绳子都烂了;谷仓的粮食多的堆不下,一直堆到了仓外。 既然汉初赋税远低于前朝,那为何国库还能如此充盈? 因为汉朝政府除过征收土地税以外,还有其他的财政收入。 人头税 在汉朝所有国民都得缴纳人头税,上至六十岁岁,下到三岁无一例外。对15岁以上的成年人征收的税叫「 ”算赋”,对不满十五岁的孩子征收的税叫「 ”口钱”。 公元前203年,汉朝开始征收人头税。汉高祖规定: 凡是年龄在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要向国家交纳120钱,称为「 ”一算”。凡是7岁到14岁的儿童,不论男女,每年每人交纳20钱。 算赋是交给国库的,由大司农负责保管。汉文帝时期,由于经济较汉初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加上人口也大幅增加,于是汉文帝将算赋调整为40钱。而汉武帝时,由于常年对外用兵,军费浩大,算赋又被恢复到了120钱。汉宣帝时期,算赋被降到了90钱。 口钱是皇室的经费,由少府负责保管。在汉武帝之前,口钱一直都是从七岁开始征收的,而汉武帝时期由于军费紧张,口钱的征收年龄被调整到了3岁。汉元帝时期,口赋的征收年龄再次降低到7岁。 汉武帝时期的货币五铢钱 由于土地税的降低,百姓留下的口粮就多了,人口也会随之增多,国家征收到的人头税也多了,同时从事耕作的人也会增多,这在理论上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理论上的良性循环?因为人头税给国家埋下了动荡的因素。 汉朝时期土地属于私有,而且人头税征收的是钱而非粮,所以如果一个农民家里遇到了危机,恰好又是钱贵粮贱,那他就只能卖地交人头税。没有了土地,他就只能做佃农,佃农如果要租地主家的地来种就得付十分之五的租,而地主只需要交三十分之一的税。国家的「 ”轻田租”政策只是便宜了地主,没有了土地的佃农甚至「 ”无立锥之地”。 朝廷也知道土地兼并问题的严峻性,所以汉武帝将天下划分为13个州,每州派刺史根据「 ”六条”监察地方,其中的一条就是打击地方大族兼并土地。(这就是著名的刺史制度,此时的刺史只负责监察,还不是行政长官) 山林池泽 汉朝时期,田赋收入是大宗,自然是归于国库。但是全国除了耕地以外还有山林池泽,这些不生产粮食的地是如何规定的? 早在周朝封建时期,就规定山林池泽属于贵族所有,有专门的官吏进行管理,普通百姓不许入内。后来随着形势变化,常常有人私下闯入这些禁地伐木烧炭、捕鱼猎兽进行牟利,这种行为会被认作「 ”盗窃”。但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人会闯入,于是贵族干脆放开了这些禁地,只在出入关隘对他们的收获进行抽成。这便是关税的起源。 汉朝时期,这些非耕地区依然属于「 ”禁地”,而国家同样对其征税。而这些税收属于小宗,归于皇室使用。 这些山林池泽上产生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盐铁官营 西汉初期,盐铁可以自由经营。盐是吃饭的必需品,而从事农耕需要铁制农具,所以盐铁商因此积累了庞大的家产。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政府派官员去经营,所有的收入全部归于国家。 为什么汉武帝同样是连年对外征战,但却没有像秦始皇一样横征暴敛来筹备军费呢? 盐铁专卖这个政策的专利权属于齐国管仲,这个政策在当时叫做「 ”官山海”。根据《管子》的记载,管仲是这样对齐桓公描述的:一个具有万辆兵车的大国,1000万的总人口中应纳税的人约100万,每人每月征收30钱,一个月也就3000万钱;但只要每升盐加价2钱,,每月即可多得6000万钱,远超过每月30钱高额人头税带来的收入。 正是「 ”官山海”政策为齐桓公积累到了财富,他才能够成就霸业。盐铁专卖既能为国家征收到钱,但又能不激起民变,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方式。 商贾税 西汉建国之初由于国家统一,商人活动很是便利,汉初的商业也因此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恢复而得到了大力发展。 《史记》记载:「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得通,得其所欲。” 但是汉高祖刘邦认为商业是投机行为,于是颁布了贱商令,对经商者做了许多限制:「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禁锢不得为吏”,因此商人的地位实际上是很低的,而且法律规定要对他们收重税。 然而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贱商”被及时地转变为「 ”恤商”,商业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当时有俗语说:「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作战的需要,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措施: 一是国家铸币,统一了货币,奠定了货币市场的稳定,减少了商人的风险。 二是汉武帝限制了商人的投机行为,稳定了市场,有利于理性化经营。 五铢钱 那么西汉对于经商者征收多重的税?根据《史记·平淮书》记载,大概有以下两个内容: (一)凡属工商业者、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都有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量,凡二千钱抽取一算(120钱),而一般的小手工业者则是每四千钱抽取一算。(二)除官吏、三老、北边骑士外,凡有轺车(小马车)的,一乘抽取一算。 除了这些税以外,还有许多打击富商大贾的措施,比如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有土地和奴婢,否则没收全部财产。 结语:虽然西汉田赋很低,但是国家却通过盐铁官营、对富商大贾征收重税等方式充实了国库。所以即使汉武帝连年对外征战,也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动荡。

相关参考

法典颁布的历史背景

1.《拿破仑法典》颁布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1789年6月,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宣布,“所有各类赋税与奉献,凡未经议会正式明确批准者,在全国各省份概予停止”,国王也无权决定税收。国王路易十六

红色经典《谁是最可爱的人》--小人书收藏浅谈(十五)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隆重地推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报告文学作品。立刻,这篇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十分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读后,随即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

夏商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历史“有田――成”关于夏代的社会性质问题,目前史学家虽然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肯定当时存在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已为不少同志所同意。《左传》哀公元年记载伍员谈到“少康中兴”,少康因过浇之逼逃

改革军赋制度 增加税收 复兴了郑国

子产知道,因循守旧的郑国,如果不经一番革新,万难应付危局。在改革中,子产不回避争议,不压制争议,也不怕争议。他认为改革就是要迎着争议往前走。比如他改革军赋制度,增加税收,充实军饷,以增强郑国自卫能力,

清代定额化赋税制度介绍

  清朝廷通过从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摊丁入地”的赋税改革,建立起完备的赋税制度。>>  的田赋、火耗、平余、摊丁入亩,以及工商税诸项制度,体现了清代在赋税应征额及简化赋税项目方面的一系列原则,

档案 1949年11月21日,新中国消灭妓院制度

  70年前的今天,1949年11月21日,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封闭妓院的决议,当晚即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下令执行。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亲自指挥了这一行动。 

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和赋税制度是怎样的

周族灭商前,已经进入了早期奴隶社会,她有着明显的公社残迹现象。周族灭商后,由于采取了让被征服者商族旧生产方式维持下去,自己满足于征收贡赋的方式进行统治,因而商殷社会中的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也就得以

从九品中正制,浅谈魏晋时期人才的选拔任用发生了哪些改变

九品中正制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制度。具体是指,朝廷将人才的推举权,交给大中正。大中正由各州郡推选。并且大中正要在朝廷任职,其名望地位都要达到要求。大中正产生后,再由各郡官吏

从恤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浅谈古代君王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恤刑制度”,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制度。恤刑一词,最早出自《尚书·舜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惟刑之恤哉!”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为了减免刑罚,而在施刑的时候,要多加体恤的意思。恤刑制度,从建立开始

民国“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货币与税收情况

民国黄金十年黄金十年,又称南京十年,是指1927-1937年间建都于南京由中国国民党一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执政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华民国在政治、经济、基建、文化、教育、社会政策、边疆民族政策、外交、军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