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和赋税制度是怎样的

Posted 孟子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和赋税制度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与和赋税制度是怎样的

周族灭商前,已经进入了早期奴隶社会,她有着明显的公社残迹现象。周族灭商后,由于采取了让被征服者商族旧生产方式维持下去,自己满足于征收贡赋的方式进行统治,因而商殷社会中的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也就得以延续下来。西周时期有国、野之别,国中和野里虽然都有公社所有制即井田制度,但其中的公田和私田的存在形式并不完全相同。

居于野里的多是商、夏族,周灭商后,她们的公社及其所有制几乎原封不动地沿存了下来,因而公田和私田在空间上是明显分开的。野里的公社农民除了耕种自己的私田外,还要助耕公田,即如《孟子》所云,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种助耕公田的做法,在古代文献中称之为助或藉,所以《孟子》曰:助者,藉也。关于孟子所说的贡、助、彻,历来论者多说它是夏、商、周三代不同的税制。

但是,细读《孟子》原文,我们可以看出它是指的西周时期夏、商后裔和周族公社农民所在地域内三种不同的剥削方法而说的。不然的话,孟子为什么既说殷人七十而助,又说虽周亦助呢?既说治地莫善于助,又要一个不到五十里的小小滕国,清野九一面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均见《孟子·滕文公上》),即既用助法,又行彻法呢?其实,西周时期野里所实行的助法则是随同商代公社一起残留下来的。由于当时野里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上的收获物归国家,私田上的收获物则归公社农民所有,所以,西周时期的公社农民为其国家即奴隶主贵族耕种公田以代租税。这就是《周礼·考工记·匠人》郑玄注所说的助者,借民之力以治公田,又使收敛焉。当时的土地由于是国有的,因而地租和赋税也是合一的。那时的公社农民在公田上所付出的代价,既代表了赋税,也算是向国家缴纳了地租。所以,《礼记·王制》说: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可见,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之剥削野里公社农民,主要是通过藉而不是税。

西周时期野里的公社土地是要定期分配的。这种办法,在先秦古籍中称作换主(土)易居或田①易居。《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司空谨别田之高下、善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肥饶不能独乐,?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主(土)易居,财均力平。这里所说的三年换土,同时还要易(换)居,正是以公社土地公有为基础的一种分配制度。这里的土地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每年都有相同面积的土地可以耕种。为了使肥饶不得独乐,?不得独苦,三年重新分配一次,以便达到公社农民的财力均平的目的。

由于上田、中田和下田的土质肥饶不同,也不在同一地区之内,所以换土之后,也就必然要易居,以便耕作。《周礼·地官·均人》职所说的三年大比,则大均,就是说的三年大校比,对地政、地守、地职、力征作一次全盘的调整,当与这种换土易居有所联系。可见何休的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孟子·滕文公上》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田不钧,谷禄不平。这段话孟子虽然是为了推行仁政而说的,但他说古代为了实行井田,为了定期重新分配土地需要划分经界,并非没有根据。《礼记·月令》说,每年正月要修整土地的封疆经术,农乃不惑,以及《国语·周语上》把修其疆畔作为耕种前的一件重要事情,便可证实。西周时期野里的公社土地,最初是每年均田①一次,接着三年换主(土)易居的情形,与恩格斯在《马尔克》一文中所说日耳曼人最初是一年重新分配土地,接着是三年、六年、九年或十二年分配一次的情况完全一样。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西周时期的墓葬制度与丧葬风俗是怎样的

西周墓葬的大量发现和发掘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50年代以来发现的重要西周墓地有西安附近丰镐遗址中的张家坡西周墓地,周原遗址中的西周墓,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北京的琉璃河燕国墓地和白浮西周墓,以及安徽

说宋史系列——宋初社会阶级关系和赋税制度(5)

上回说到宋朝的自耕农将自己的土地抵租卖给地主,变成了佃农,这样地主兼并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失去土地而破产的自耕农也越来越多。农民起义⑥自耕农、半自耕农而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即使不向地主交租,却要对官

中国古代至现代的土地制度的演变以及所有权归属

1、先秦:西周实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规定:一切土地周王所有;受田诸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要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春秋时期,

周朝的国野制度是怎样的

国野之制在商代情形一般难以确定,西周国野之制最为典形,到春秋时期国野之制开始瓦解,到战国则普遍为郡县,周初周公东征和武装殖民。周朝是由位于岐、渭至河洛之间的“小邦周”发展而来,成功取代“大邦殷”而有天

三国时期赋税与徭役介绍

  时期出现了部分在当时行之有效的税赋制度,比如曹魏的屯田、户调制,东吴的租、赋、算、税四大类,蜀汉的口赋、算赋,还有这一时期因战事而确定的徭役性世兵制度等,所有这些,都比之汉代有了一些变化。>>  

清代定额化赋税制度介绍

  清朝廷通过从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摊丁入地”的赋税改革,建立起完备的赋税制度。>>  的田赋、火耗、平余、摊丁入亩,以及工商税诸项制度,体现了清代在赋税应征额及简化赋税项目方面的一系列原则,

秦代完整的赋役制度介绍

  秦汉至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中古时期。这一时期,是古代中国各项制度创立的重要时期。在朝廷统一,南北经济交流频繁的情况下,从秦汉建立的系统的赋税制度,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廷推行的有利于发展经济和巩固政

由西汉的赋税制度,浅谈汉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国税收11年之久

在西汉建立以前,连年的征战导致人口急剧减少,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田地无人耕作而发生饥荒,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况,就连皇帝的马车都凑不齐四匹颜色相同的马,而大臣出行只能乘坐牛车。秦末农民起义汉高

夏商周的军事制度

夏商西周兵制夏朝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国家及其军队从此产生,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军事制度也随之出现。经商至西周,奴隶社会的军事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夏朝的军事制度这一时期史料缺乏。据《尚书.甘誓》记载,

太平天国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怎么样的制度

太平天国奠都天京后,为了巩固农民政权,废除封建剥削,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于咸丰三年(1853)年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咸丰十年又曾重刻刊行。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包括政治、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