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如何获取水

Posted 泉水

篇首语: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打仗如何获取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打仗如何获取水

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水,行军打仗更是离不开水。要是没有水,和没有粮食一样,仗是没法打的。所以,军队获取水就十分重要。古人在水上也是大做文章。古代军队是如何获取水的呢?只是大概谈论比较空泛,本文以明朝军队作战为例,具体地介绍一下明朝军队是如何和水打交道的。 先来分析一下长途运水的可操作性 粮草可以长途运送,水呢?理论上可以的,但是距离就是个很难突破的障碍。虽然是可以运输的,但是量不会很多。主要是途中有损耗,会洒,会蒸发,就算保存得比较好,因为路途遥远,水也会变质,不像粮草,可以保存很久。所以,长途运水是不行的,即使可以,还无法满足所有士兵的需求。出征在外的部队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要运多少水才够呢?喝水和大米煮成饭又是两码事了,喝水可多可少。最重要的是随时性,总不能渴两三天才喝上一口水。所以为了缩短距离,明代大臣丘浚曾建议在边境多修墩堡,在墩堡内存上月的粮食和水。当然水是不断更换的。以此来缩短距离,方便前线士兵饮水。 及于众墩之间, 要害处立为一堡。其墩之上, 除候卒自持口粮外, 常蓄一月水、米, 以防不测。 但是呢,一旦打起仗来,到底到走多远是不知道的,战场的情况复杂多变,靠后勤运水还是不方便。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军队自己获取水。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明军的办法。 沿水草地驻扎 这是对于明军对蒙古作战而言的。换到一般王朝作战,也就是在水源附近驻扎,方便取水。既然以明朝为例,就来分析一下明军寻找水草的的智慧。可以补充水源就不必细说了,这很明显。 《虎钤经》:吏士营必以水, 暂憩必以水。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发现蒙古部队驻扎在哪,侦查的时候顺着水草寻找,便能发现敌军。因为蒙古部队也需要水,蒙古迁徙都是找水草丰美的地方,利于放牧。也正因如此,被明军发现了捷径。当年汉军对匈奴作战的时候就经常发生迷路,找不到匈奴在哪等状况。所以,顺着水草地追击蒙古军,不但可以快速发现敌军在哪,还能补充水,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元主谓我得志, 无意穷追, 必顺逐水草, 往来黑山、鱼海之间, 掩其无备, 彼众可尽获也。 这是朱元璋对追击北元军队的明军将领说的,顺着水草地作战是明军的主要作战方法。朱棣在北征的时候也是如此做的,并且沿途给各处水草地命名。 驻跸五原峰, 命都督薛禄祭斡难河山川, 赐名玄冥河。 方法不能只有一个,要是下一片水草地距离很远,天黑之前走不到,那又在哪里扎营呢?我们常说为将者要知晓天文地理,这时候就要靠知识的力量了。没点本事还真带不了兵。 找泉水 因为北方草原一带地下水比较丰富,寻找到泉水可以解决很大问题。有一次明军大胜,便深入蒙古腹地,结果回师的途中迷路了。这也是上文提到的,运水有多困难。即使是短途运水,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是军队迷路了,水往哪送?和后勤已经联系不上了,要是能联系上也不是迷路了。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靠明军自己了。 无奈此地缺水, 军士「 ”渴死者甚众”, 所幸有战马「 ”跑地长鸣, 泉水涌出, 士马赖以俱济。 生物都有生存的本能,很多动物比人的生存能力更强,这次是多亏了战马,但是也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还是要靠人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找泉水。古人是十分聪明的,这个时候,一些军事著作就起到了作用,所哟说要多读书。 《卫公兵法》:军行沙碛、咸卤之中, 有野马、黄羊踪, 寻之有水;鸟乌所集处有水;地生葭苇、芦、菼、菰、蒲之处, 下有伏泉;地有蚁壤之处, 下有伏泉。 这是古人根据观察和实践的总结,其实仔细想想是很有道理的。只有有水的地方,才能有动物聚居,才有植物能存活。所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毕竟是地下水,也不是每一处都可以饮用的。有些水,战马都不喝。所以,一旦发现了比较好的泉水地点,会记录下来,绘制地图,这样以后再出征的时候就知道附近大概哪里有泉水可以喝了。 要是实在找不到水了,怎么办呢?没办法了,只能看老天爷的心情了,只能等天下雨,下雪了。 天然雨雪、露水 虽然雨雪不是很干净,但是能喝,可以活命。在外打仗尤其是像明军那样深入蒙古腹地,能下雪或者下雨,是十分幸运的事情。可以储备大量的水,暂时用一段时间。 夜下雪, 平地尺余。次日, 人马得雪, 炊饭皆足。 有的时候,真的是等水下锅。没有水,即使有粮食也做不了饭。雨雪的作用是缓解紧缺,暂时补充一下,可以坚持到找到水源。所以,雨雪是有极大的缓冲作用的。除了雨雪,每天清晨的露水也是救命的水资源,也是要珍惜的。 人渴甚, 以衣于草间, 且行且拽, 渍露, 扭出饮之。行数十里, 始得水。 明军与蒙古作战是很艰苦的,为了解决水的问题也是煞费苦心。 总结 曾经看到一个提问,是说明朝为什么不全灭掉蒙古。从本文就给出了一个解释,深入蒙古腹地作战十分艰难。一旦断水,那就是几十万人等着送命了。水在行军打仗中十分重要,每一场战役也不是直接打仗那么轻松,有很多事情需要筹备,俗话说军务繁忙,真的是繁忙。明军取水还是比较智慧的,欢迎各位讨论,一起探讨其他获得水源的方法。 为什么说明代抗倭时期是武术的融合期?看看狼兵和僧兵就知道了 在古代若想买卖田宅,要注意这几点,否则要有麻烦 从商朝的传位制度看伊尹辅政,放逐商王后,为何自己不称王?

相关参考

古代打仗兵器跟粮草怎么来的

古代打仗兵器跟粮草怎么来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史书记载了很多次打仗。打仗的时候,一般会说到战争中双方军队的人数问题,也会说到战争的胜负情况,以及战后重要人物的命运情况。不过,却很

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的“水婴儿”

中国古代的“水婴儿”  20世纪80年代,我国报刊杂志曾多次介绍苏联医师柴科夫斯基创造的新型儿童保健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婴儿在水中出生或出生以后立即放入恒温的水中,初生儿头6个月

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的“水婴儿”

中国古代的“水婴儿”  20世纪80年代,我国报刊杂志曾多次介绍苏联医师柴科夫斯基创造的新型儿童保健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婴儿在水中出生或出生以后立即放入恒温的水中,初生儿头6个月

古代士兵长期外出打仗,生理需求如何解决

,士兵们外出打仗大都是依靠步行。好点的可以骑着马,官员们一般都是乘车。所以只要是打仗都是非常艰苦的,不论是身体上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凡是外出打仗的,肯定都不允许带家眷的。一是朝廷出于自身原因考虑,万一

古代士兵打仗为什么从不装死?有三个重要原因!

古代打仗是常事,尤其是在战乱年间,大家为了能够保家卫国,为了能够夺回属于自己的土地,因此不得不对敌人刀兵相向,只要打仗就一定需要士兵,而士兵们在打仗的过程当中失去性命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俗话说的好,刀

历史军事 古代行军打仗吃什么

现代军队的野战食品,已经非常发达,那么古代人打仗,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据了解,古人的军粮五花八门,其中还有一些恐怖的「黑暗料理」,让人听了头皮也发麻。首先是先秦时期,大部分为黍米,又称为粟米、小米,

历史军事 古代行军打仗吃什么

现代军队的野战食品,已经非常发达,那么古代人打仗,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据了解,古人的军粮五花八门,其中还有一些恐怖的「黑暗料理」,让人听了头皮也发麻。首先是先秦时期,大部分为黍米,又称为粟米、小米,

古代打仗双方将领都会叫骂单挑一番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打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经常从电视剧里看古代战争场面,感觉打仗就像在群殴。咚咚咚!三通鼓罢,双方武将一番叫骂,互相单挑,然后士兵掩杀过去,互相对砍

历史秘闻 为什么古代打仗“不斩来使”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古代打仗“不斩来使”?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说,两国交战,最高明的手段是用谋略挫败对方,其次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

古代盗墓贼到底有多无聊?天天用粪水浇灌陵墓

古代皇帝生前极尽富贵,死后的陵墓为了体现墓主的尊贵,建造得也是奢华非常。这样的陵墓自然容易招人惦记。墓主为了防盗设计了重重机关,但天外有人,盗墓贼竟然能见招拆招,产生了许多盗墓奇术。用粪水浇灌坟墓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