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捡了”军火制造厂 清政府的商业头脑真不错
Posted 武器
篇首语:知识是头上的花环,而财产是颈上的枷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 ”白捡了”军火制造厂 清政府的商业头脑真不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捡了”军火制造厂 清政府的商业头脑真不错
历史上的今天,1865年9月20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说是机器制造,其实是造武器的,是个军工厂。 这个军工厂其实不是自己成立的,而是从洋人那里买下来的,从一个纯外资工厂变成清政府所有,还经历了一段插曲。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初是叫旗记铁厂,是一个叫科尔的美国人在中国设立的,因为替大清造大炮等武器,被其他洋人们排挤,他想把这个厂卖给大清,大清也确实想买,但是「 ”洋鬼子”开价太高,要至少十万两,清政府的意思是,不买了。 但是大清政府确实看上了洋人的这个军工厂,这消息传出来了。后来,曾经留过洋的海关通事唐国华犯了事被关进去了,很多人替他求情,还有人帮他一起集资四万两,买下了这个洋人的旗记铁厂,送给朝廷来赎罪。 既然认错态度这么好,清政府也就笑纳了。 没花钱就拿下洋人的铁厂,国产化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收归朝廷之后,就开始试生产、试放炮,然后建分厂扩大生产,制造了铁船、洋炮、洋枪、水雷等很多武器装备,也生产锅炉等一些设备。 虽然厂子归朝廷所有了,但是造武器的机器、技术等等都还是洋人的,毕竟那时候也没这文化水平直接就能造。除了买设备买技术,连武器用的钢铁都得靠买洋人的。这笔投资非常大,但是也没办法。 当年那帮洋务派还是非常务实的,把洋人请来教授武器制造的知识,光翻译洋人的书就好几十种。为的就是尽快在偷师中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这样就不用受制于人。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骨感。 这样的模式下生产出来的武器五花八门,用起来不方便,质量也难以保证。更关键的是,生产管理非常混乱,各地的制造局之间并不相互配合,而是互相拆台,把军工企业当成了争权夺利的手段,贪污腐败、任人唯亲、吃拿卡要,等等都出来了。 改革了一大圈,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制造厂一些分厂商业化,最先试水的是造船、锅炉这些业务,后来单独成立了造船厂,也算是从大而全开始子公司分开运营的不错案例了。 造船造锅炉可以商业化,但是枪支弹药这些还是得握在自己手里,只不过质量问题依然没能解决,经常卡壳、走火导致士兵受伤,这可咋整。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好在洋务派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减少枪支弹药的型号种类,选几个好的款式进行量产,这样一来成本也能节约不少。 成本确实在下降,可折腾来折腾去,自己造一把枪的成本,还是比直接买贵不少。 直到日本攻占上海,这些制造厂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那么多年,国产武器制造不如洋人的历史,还是没能改变。 但这并不是就否定了江南制造局的历史功绩,通过制造局的发展,洋务派们培养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技术工人,而且这个过程中除了学习洋人造枪造炮的技术,还接触了政治、经济、历史等很多方面的书籍,这对于晚清知识分子打开视野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关参考
前段时间流感突发,宅在家里的铜板君倍觉无聊,于是找出以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来看。这一看不得了,原来好多看似顺理成章的情节,竟然让我咂摸出新的滋味来。网友刷《还珠格格》看出令妃是个「”心机婊”,我却从一个
戴梓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聪颖不凡。在父亲戴苍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自己制造出多种火器,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
日俄战争之后,清政府对日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而开始大规模编练新军,主动与日本看齐。此时日本国内对大清国的态度有了些微妙的变化。日本陆军高层并不将清政府变革求强视为威胁,反而认为是推行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朝政府内部一部分当权官僚,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企图探索新的出路,开始着手向外国大量购买坚船利炮,开厂制造新式军火,采用新法操练新式军队,进而办厂矿、铁路、航运、邮电等民用企业
洋务派首先采用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举办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制造枪炮,这是近代军事工业的滥觞。但真正的近代军火工厂,则是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是在曾国藩的支
近年来,韩国国防工业发展迅猛,T-50高级教练机、KDX-3“宙斯盾”驱逐舰和KSS-2柴电潜艇、XK-2主战坦克和K9自行榴弹炮等一大批先进装备陆续问世。而在韩国政府和商界的全力促销下,“韩制武
江南制造局(今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建于1865年(同治四年)。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也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同治
作者:金满楼近代上台甫鼎鼎的江南制造局,其起于美商开办的旗记铁厂。旗记铁厂原在虹口,被李鸿章收购后,因为制造军火具有必然危险性而遭到外方的否决,加上厂址规模有限,如欲持续扩大,必需找一更为广宽的滨江之
作者:金满楼近代上台甫鼎鼎的江南制造局,其起于美商开办的旗记铁厂。旗记铁厂原在虹口,被李鸿章收购后,因为制造军火具有必然危险性而遭到外方的否决,加上厂址规模有限,如欲持续扩大,必需找一更为广宽的滨江之
历史秘闻 能造枪、能造炮,江南制造局为何造不出一艘能打仗的军舰
作者:金满楼近代上台甫鼎鼎的江南制造局,其起于美商开办的旗记铁厂。旗记铁厂原在虹口,被李鸿章收购后,因为制造军火具有必然危险性而遭到外方的否决,加上厂址规模有限,如欲持续扩大,必需找一更为广宽的滨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