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日军扶持成为东北王,奉系军阀为何还要拼命买德国军火

Posted 关东军

篇首语: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靠日军扶持成为东北王,奉系军阀为何还要拼命买德国军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靠日军扶持成为东北王,奉系军阀为何还要拼命买德国军火

日俄战争之后,清政府对日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而开始大规模编练新军,主动与日本看齐。此时日本国内对大清国的态度有了些微妙的变化。日本陆军高层并不将清政府变革求强视为威胁,反而认为是推行「 ”大陆政策”的一个绝佳的机会。 日本陆军大臣寺内正毅更是明确地指出: 「 ”清国毕竟没有逆历史潮流而动,对比二十七八年战争就可看出这一点,如今伴随其回收利权运动,清国产生排外思想且民心渐次统一,未来决不可轻视”。 寺内正毅主张利用大清国向日本学习的机会,增强对其军事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日本陆军能做的当然就是加大军火出口和派遣军事顾问。 ​日本陆军卖力兜售军火,大清国对此却洞若观火。即便在辛亥革命爆发,清军急需军火镇压革命军时,仍以各种借口拒绝采购日本步枪。北洋政府时期,日本变本加厉,不仅要求中国军队采购日本武器,还在「 ”二十一条”中提出共建兵工厂的条款。 段祺瑞上台后,为了结束国内军阀混战的局面,以中国的矿产资源为抵押,向日本采购大量军火,从此开启了日本对华军售的高潮。在众多军阀中,奉系的张作霖无疑是日本华对军售的最大受益者。 ​在众多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宣传下,人们对张大帅的奋斗历史早已耳熟能详,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 ”东北王”头衔很大程度是日本关东军给得。 日本关东军最初的打算是扶植清室宗社党在复辟,在东北建立一个傀儡政权。然而在几次接触下来,日军很快发现,真正能够控制东北的是坐镇奉天的第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 奉系军阀手握35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奉军,不仅几度染指北京政权,还一路南下打进上海滩。表面上看来,奉军的精锐完全得益于东三省兵工厂的强大,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关东军在背后输血。 ​1921年5月16日,日本召开了第一次「 ”东方会议”。会议中制定的《关于对张作霖态度的文件》中明确指出: 「 ”大体而言,对张作霖在满洲整顿充实内政及军备,在当地确立其牢固势力,帝国应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关于武器供应,根据各国有关停止对中国供给武器之协定,帝国答应张作霖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不如使之建立兵器制造厂,采取自给的途径。” 在关东军的支持下,东三省兵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辽造日式武器也大规模装备奉军,但是日本期望的通过军火完全控制奉军以及东北的目的却并没有达到。 ​张作霖在自身实力壮大的过程中,对外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他的野心是通过武力统一中国,对关东军更多的是利用,并不甘心接受日本的摆布。 为了不受制于日本,张作霖在经营东三省兵工厂时极为重视与西方国家的军事合作。德国距中国万里之遥,又加之是一战的战败国,对华军售基本不附带任何政治目的,急于摆脱日本控制的张作霖常年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保持密切的贸易往来。 一战的爆发让克虏伯兵工厂获得了巨额的利润,随着德国的战败,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克虏伯公司失去了大量的国家订单,业务规模急剧萎缩,不得不向海外谋求发展。陷入军阀混战乱局的中国自然是德国军火掮客们的重要市场之一,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进口或出口军火。一战过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为限制日军独占中国军火贸易份额,又签订了对华武器禁运条例。所以奉系军阀与德国的军火贸易绝大部分都是以走私的形式进行的。 双方的交易方式和金额规模虽然已经无法统计,但据德国媒体的调查:德国输往中国的军火有40%的份额都流入了奉军之手。张作霖不仅向德国购买军火,还大量聘请德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东北工作。奉系的毒气制造厂、炮弹厂、空军等都是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奉军的现代化可与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作霖力图摆脱日本的控制,从德国购买武器,又以各种方式拒绝关东军在东北的扩张与蚕食。这一些列动作都是日本所不能容忍的,结果就是张作霖在1928年命丧皇姑屯。

相关参考

袁世凯女婿薛观澜忆东北军阀、奉系首领张作霖崛起始末

  张作霖由胡匪变东北王纪实  民国初年,军阀嚣张,犯上作乱,寡廉鲜耻,其中节操较优者,仅有王士珍、张锡銮、阎锡山等寥寥数人。王能急流勇退;阎知保境安民;张则操守廉洁,犹有老成典型。本篇系述张锡銮奉命

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皇姑屯火车站制造的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  张作霖是日本帝国主义扶植起来的奉系军阀首领,其势力日益发展,成为统治东三省的“东北王”,并一

此人是奉系高级将领,一生无子女,病逝后,张作霖痛哭半小时

此人是奉系高级将领,一生无子女,病逝后,张作霖痛哭半小时张作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北洋军阀最后统治者,他出身绿林,最后一步步称霸东北,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顶峰期总兵力达到30余万。当然张作霖能成就霸业

张作霖收到情报,得知日本暗杀计划,为何仍执意坐“死亡专列”

一代枭雄张作霖张作霖,字雨亭,是奉系军阀首脑,纵横东北多年,人称东北王。张作霖表面是个亲日派,实际上只是欺骗日本,通过骗取日本的财力来建设东北三省和自己的武装,而对于日本提出的条件置若罔闻。到了最后,

张作霖的东北军工有多强大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若论民国时代,多灾多难的中国一桩提气的业绩,当属奉系军阀张作霖治下,东北大地强大的军工业。比起那个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军工业孱弱,基本军用装备全靠进口的惨淡处境,张作霖麾下的东北军工

民国历史人物-奉系军阀(十四)

东北军黑桃11--爱新觉罗·熙洽爱新觉罗·熙洽(1884一195O)字格民,辽宁沈阳人,皇族贵胄。自幼在家中学习,后被派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正当其要大展宏图时却发生了革命清廷被推番,熙洽这个皇

北洋军阀为何有直系皖系奉系却没有鲁系

 我们知道,北洋军阀有三大派系,分别是直系、皖系以及奉系。除了奉系的张作霖,其他的军队基本都是出自袁世凯的天津小站练兵。通过对这三大派系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北洋军阀里山东籍的头目和将领众多

从清军哨长草莽绿林到安国军大帅 张作霖共有过多少官衔

  民国初期,在东北崛起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一度叱咤山海关内外,成为那一时期的风云人物。  随着前段时间电视剧《少帅》的热播,有关张作霖的历史往事,再次引起许多人

近代历史中奉系重要将领郭松龄,为何最后会突然背叛张作霖

张作霖出身绿林,曾落草为寇,占山为王,而后被朝廷招安,凭借自身善于权谋和江湖经营,得以执掌奉系军阀多年,并且在日俄的窥视之下,长期占据东北三省,也算是一代枭雄了,今天所说的主角郭松龄,便是当时张作霖奉

德国和日本是轴心国,为何出售军火建德械师,帮中国抗日

作者:慎独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大部分时间里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新四军,都使用落后的装备与日军作战。但在抗战早期,有部分军队拥有比日军还要精良的装备,毛瑟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