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弹当迫击炮用
Posted 手榴弹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手榴弹当迫击炮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手榴弹当迫击炮用
一些影视剧有的镜头是这样的:敌方大举进攻,我方开始扔手榴弹,让后,敌方阵地一片爆炸,手榴弹玩出了迫击炮的感觉,现实中,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般在30米以上,40米左右。远的可以投到64米。部队要求30米及格,我军的投弹记录是1978年创下的88米。女军人投手榴弹世界纪录是中国徐蕾2003年军事5项世锦赛上创下的62.7米。 手榴弹的主要特点是: 1.体积小、质量小。手榴弹的体积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士兵的负荷大小,影响着士兵的整个 战术动作和短兵相接时的战斗效果。因此,常用的防御手榴弹的弹径一般在50mm左右,全弹长为100mm,全弹质量为300~600g,有的仅120g。 2.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由于手榴弹装备量和消耗量大,因此在保证使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一般结构很简单,只有弹体和引信两部分,弹体用铸铁或 薄钢片、铁皮或塑料制成,成本低廉。 3.操作简易、使用方便。手榴弹是所有武器弹药中操作使用最为简便的,它既不需要任何投掷装置,也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操作程序和附加条件,只要知道简单的操作方法后即可使用。 4.弹种齐全、用途广泛。根据需要,手榴弹只要改变战斗部结构与装药,就可改变成为一个新的弹种。由于手榴弹弹种很多,因此使用范围很广,除战场作战使用外,防暴、 灭火、杀虫等民用手榴弹应用也很普遍。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般人,扔个二、三十米就是远的了,不可能像影视剧那样,手榴弹仍出了迫击炮的感觉, 此外手榴弹主要用于阵地战,巷战,主要的目的是杀伤目标和探索危险和未知区域。大家说小编说的对吗? (图片源自网络)相关参考
渔业连陈庭华向知青讲述勇斗苏军炮艇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一群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来到祖国的最北端,怀揣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壮志,时刻准备着抛头颅、洒热血。当以往电影中的战斗画面真的
■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午城战斗中缴获日军汽车军民上阵“翻江倒海”,粉碎“以战养战”图谋——敌后抗战兵法之五:破袭战按照词典的解释,破袭战是指破坏或袭击敌人交通线、通信设施、据点基地等的战斗。抗战期间
有些高手能把迫击炮打得出神入化,如我军的赵章成,平时打炮大都凭目测放炮。大家都知道他的事迹。当时,长征途中的红军手里只有屈指可数的迫击炮弹,可他还是一弹一个目标,发发命中,把炮打绝了,这位原国军炮兵军
4名中国儿童在兴致勃勃地看着一辆吉普车经过新建的腾冲大桥。这是为中国军队提供补给的新陆地线路的一部分。为了运送第一批急救物资,著名的滇缅公路工程师们火速开通了这条连接中国和印度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黄浦江下,无授权禁转!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如果说起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型迫击炮,各位读
手榴弹简单说,手榴弹就是用手投掷的适于近战的小型炸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使用方便的特点。普通手榴弹有木柄手榴弹和波萝形手榴弹2种。一般重300~600克,有效杀伤半径7~15米。按其用途又分
核心提示:长征开始时,中央红军总人数为8.68万人,仅装备步马枪29153支,山炮、迫击炮38门,重机枪357挺,轻机枪322挺,手枪3141支,冲锋枪271支,武器装配率不及40%。 本文
核心提示:长征开始时,中央红军总人数为8.68万人,仅装备步马枪29153支,山炮、迫击炮38门,重机枪357挺,轻机枪322挺,手枪3141支,冲锋枪271支,武器装配率不及40%。 本文
“中国士兵不爱护武器,用火箭筒在雨中进行射击,由于雨淋,这种兵器经不住一天使用。步兵漫不经心地操作挂在腰带上的手榴弹拉火环,常令位于近旁的美国人胆战心惊。”研究抗战中缅印战场史料,最令笔者痛苦的是看到
AGS-17榴弹发射器AGS-17是一台班用步兵支援武器,它可以安装在三脚架上或安装在装甲战斗车辆载具上。AGS-17可以直接或间接火力模式发射高稳定率的30毫米榴弹,可以作为中、近距离内任何脆弱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