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临死前最后的选择,使得满清能够统一并统治中原三百年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崇祯临死前最后的选择,使得满清能够统一并统治中原三百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崇祯临死前最后的选择,使得满清能够统一并统治中原三百年
一、崇祯之死。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一心想做一个好皇帝,成为明朝的中兴之主。他当政以后,日夜打理朝政,不眠不休,连女色都无心亲近。可由于他的能力和性格的问题,他的政策朝令夕改,错误百出。使得他统治下的明朝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满清和流寇造成的内外交困使得国运一天天的衰退。他最后无法挽回明朝灭亡的命运,无可奈何的吊死在煤山。 总的来说,大家对崇祯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大家一提起他,认为他还是个尽心尽责的皇帝。他少年即位,诛杀权宦魏忠贤。在位期间,兢兢业业,一心治理天下。最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算是忠于职守。 看崇祯的遗诏更是感人,他写道「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我们看到「 ”勿伤百姓一人”这几个字,都会不由的发出感慨,真是个好皇帝,临死都不忘百姓。就连李自成看了,也说,「 ”君非甚暗,都是群臣所误。” 二、崇祯最后的选择。 可现在再回头看那段历史,思考一下,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崇祯皇帝在位的种种作为,实在难以夸奖。就是在他的统治下,辽东的满清一天天壮大,兵锋直指山海关。李自成的起义军也成为燎原之势。再看看他临死前的所作所为,就算是在他人生最后的阶段,也没有给国家带来什么好作用。他的一死,给中国直接带来了灾难。 崇祯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时候,已经觉察出北京无法守住了。这个时候,崇祯还可以有几种选择。一是举国南迁,把都城迁往南京。二是,自己留守南京,让太子迁往南京。三是自己南迁,留太子守北京。 现在看,这三种选择,不管采纳其中的任何一种,都比最后的皇帝吊死,太子被俘,百官尽墨的情况好。崇祯也和百官进行了几次讨论,由于大家各怀鬼胎,互相推诿,最终什么意见也没有达成。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南迁的希望最终破灭。等到李自成包围了北京城,一切都已经晚了。崇祯的最后的选择就是不做选择,无所作为,他也就只有吊死煤山一条路了。 三、崇祯的无所作为的选择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最后,崇祯没有跑了,太子没有跑了,连文武百官都没有几个跑掉的。整个中央政府机构全盘留给了李自成,随后又留给了入关的清军。这是崇祯一生中对历史影响最大的选择,他的无所作为造成的影响,是他用死也不能弥补的。 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着一句老话,胡虏无百年国运。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规律。那就是外族对汉人的统治是无法长久的,即便是强大一时的元朝,也只是统治了中国不到百年。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外族无法对汉人实施有效的管理统治。游牧民族一般是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间的社会,相对封建社会发达的中原地带,他们是处于落后的社会状态。 依靠武力的强大,他们可能会占领汉人地区一时,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一套高效有力的行政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而被统治的汉人又不配合,那就只能够靠武力来维持他们的统治。随着被奢华生活腐蚀,他们的武力日渐衰退。当武力衰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的统治就会被汉人推翻,朝代也就随之灭亡。 而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崇祯皇帝的过失,使得满清政府补上了这个短板。明朝留下的一整套行政管理机构并入了满清政府,在统治管理方面发挥了它的机能。正是有了满汉合作的这一套政府机构,才使得满清得以统一中国,并开创了三百年的统治。 可以说,如果不是崇祯的不负责任的举动,满清一是难以统一中国,它很可能象金朝一样只占领北方,二是统治也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那样,中国的历史就会是另外一个模样了。 四、崇祯使南明失去最后的机会。 让我们再看看崇祯这个人自私到了何等程度。他就算自己死,也不放太子南归。他们不管谁能够到达南方,依靠南京的那一套现成的中央政府机构,依靠南方的百万大军和富庶的财力,明朝至少会处于南北朝状态,能够保有江南半壁江山。这也是南明能够存活的最后的机会。 正是因为没有合法的继承人,留在北方的汉臣理直气壮的为满清效力。吴三桂之流甘当满清的马前卒。而南方明朝的统治区,群雄并起,群王并立,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使得满清可以各个击破,迅速的统一了南方。 而且崇祯用他的一死,也断绝了南明和李自成联合抗清的道路。凡是和李自成合作的明朝臣子,都是背叛君父的敌人。这就使得留在北京的汉臣只有死心塌地的为满清服务。而南明更加势单力孤,它和李自成的势力各行其是,最后只有被满清各个击破。 看历史看到这里,不禁掩卷叹息。历史的走向就在崇祯的一念之差中。崇祯这样越是努力的工作,可却越是取得更坏的结果。他这样去毁灭明朝的天下,到死都不罢休。难道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相关参考
明朝的灭亡时间为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也是在这一年,许多人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即明亡于李自成之手,并非清朝直接取而代之。假设李自成不捣乱,就算明军不是满清八旗军的对手,至少能够继续守住关隘一段时间,也
“大明国祚276年,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议和,更无满清之割地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显得悲壮,却让后世对明朝的铁骨铮铮而拜服。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大明弯下了膝盖,如果他们愿意妥协一下,明
崇祯皇帝17岁继位,少年天子自然少不了大干一场,尽管天启皇帝去世前还嘱托善待天启帝的亲信太监魏忠贤,可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少年天子哪里记得那些,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当时把持朝政的宦官们身上,最后前朝红人太监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占据统治地位的很少,比较有名的也就元朝和清朝。相对而言,清朝则比元朝更成功,因为,它存活的时间更久,民族更加团结。清朝的统治时间将近三百年,这跟汉人建立的王朝的统治时间相比,也并不
郭嘉临死前举荐一个人,曹操不用不杀,最后子孙受罪三国时代,是一个令无数人向往的时代。虽然整个国家战乱连绵,但是武将辈出,谋士如云,几乎掏干了之后数百年中原地区的人才储备。这些人才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算无
历史人物 郭嘉临死前说出司马懿会反 郭嘉是怎么知道司马懿会造反的
还不知道:郭嘉和司马懿的事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说起三国的历史,大家都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晋统一了三国。对于三国中的魏国,在曹操的统治下,独霸一方。实力应是三国中最强的一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开始包围北京,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太监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
大明一代宦官魏忠贤,是奸是恶,崇祯临死前为何悔恨杀他?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会出一两个著名的奸臣,说到明朝那么最耳熟能详的非魏忠贤莫属了,他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般狡诈吗?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大明一代宦官魏忠
还不知道:魏忠贤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这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
世界历史 因为满清先祖种下的恶果,使得大清后三代皇帝直接绝了龙嗣
满清入关是以血腥的大屠杀来实现对中国大地的统治的。为了毁坏汉族人的衣冠发饰,强行推动留头不留发,先后制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几乎将四川屠杀殆尽等,据统计在大清入关后十几年,全国人口较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