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

Posted 朝廷

篇首语: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不讨好任何的冷漠。一旦攒够了失望,就离开。从此再也不见,友情如此,爱情亦如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

明朝的灭亡时间为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也是在这一年,许多人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即明亡于李自成之手,并非清朝直接取而代之。假设李自成不捣乱,就算明军不是满清八旗军的对手,至少能够继续守住关隘一段时间,也许几年,甚至十余年。

将时光齿轮拨回崇祯十七年三月,在此之前,李自成起义军连番拿下荆州、承天等地,战略要地大同也很快失守,兵锋直指大明都城北京。崇祯坐在冰冷的龙椅上,收到的皆为战败或投降消息,昔日信誓旦旦喊着忠于朝廷的大学士李建泰,几乎未作抵抗,连蹦带跳地归降于李自成。

计算着敌人进军速度,崇祯做出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动用最后一张王牌,连夜下旨让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支援京城。或许有人很纳闷,崇祯为何不早点把吴三桂调来,非得等到山穷水尽之时。其实,不是他不想这样做,而是现实不允许。

当时吴三桂负责抵御关外的清军,手下的关宁铁骑数量并不多,对付清军都有些吃力,一旦吴三桂带兵勤王,满清肯定趁火打劫,到时候明军将腹背受敌。若非万不得已,崇祯不会放弃边关,只是他没预料到李自成速度太快,不到半个月就把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若能君臣一心,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或许可以抵挡一段时间,但那些满口忠义的大臣如惊弓之鸟,彻底抛弃了皇帝,甚至有人已准备好欢迎李自成的横幅。此时此刻,崇祯才真正体会到“寡人”之含义,也看透了群臣的真面目。

望着支离破碎的大明江山,崇祯泪水早已哭干,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安排誓死追随的几名侍卫,尽量把皇子藏起来,趁乱带着他们离开,皇后及妃子纷纷自缢,随后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树上,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

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换句话说,李自成会如何对待崇祯呢?若真是这样,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崇祯会被李自成处死,成王败寇,历史上不少亡国之君无不如此,甚至会被折磨至死,连仅存的帝王骨气都保不住。

第二种,李自成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崇祯要挟包括吴三桂在内的明军将领,然后与清军一决雌雄,进而实现一统天下之目标。此种方式对李自成来说非常划算,既能保住自身优势,又能防止清军入关,可谓是一箭双雕。

第三种,李自成不动崇祯皇帝,得到想到的封赏后撤退,甘愿做个藩王。根据《小腆纪年附考》记载,李自成没有称帝的打算,还曾派人和崇祯谈判,提出的条件是: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为朝廷内遏群寇,但不奉诏与觐耳。

也就是说,只要崇祯把西北一带给李自成,并拿出百万钱财,李自成不但主动退兵,还会帮助朝廷平乱。不知何种原因,崇祯没有答应其要求,也许压根不相信李自成,担心这是他的诡计。假如你是崇祯皇帝,会怎办呢?

参考文献:《明史》《小腆纪年附考》

相关参考

如果把宋江放到三国,他会有怎样的成就

同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故事情节看起来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发生在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则是北宋末年梁山,单从时间上来看,相差了近千年。但是,这两部作品的作者关系不一般,施耐庵是罗贯中

这员猛将如果不死,大明也许不会灭亡

崇祯17年3月李自成率大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煤山上吊自杀,他留下遗言「”诸臣误我”和「”大臣皆可杀”。其实崇祯时期猛将如云,如果他能用好这些大将,明朝根本不会亡国。有这么一位大将,他忠诚

崇祯皇帝在自杀前,放走了三个孩子,这三人让清廷担心了几百年

众所周知,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宣告这明朝的覆灭,随后崇祯皇帝朱由检杀死了自己的妃子和女儿,自己也选择前往煤山上吊自尽了。不过在朱由检临死之前却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李自成、乃至满清皇帝都不能安稳的

如果刘备还活着,他会更欣赏宁死不降的刘谌吗

看过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蜀汉最终的灭亡和刘禅的懦弱投降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可以说当时蜀汉的兵马是节节败退的,当时邓艾是一路胜仗打到了成都,眼看着再怎么努力也无力回天的刘禅选择听从群臣建议出城投降,即使再无

李自成提出3个要求,崇祯都能实现,为何崇祯竟不答应却选择去死

明朝是两千年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由汉人组建的王朝,它的灭亡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历史上繁荣昌盛的王朝不多,能够和明朝相媲美的只有秦朝、汉朝和唐朝了,这四个王朝是封建王朝中最值得称颂的王朝,它们在历史中起着

明朝最后的军神李定国,抗清英雄无力回天,凄惨而死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李自成、张献忠等也被清军打败,清军很快入主北京城,清朝建立。很多人都选择了投降,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坚持和反抗,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代表,就是明末军神李定国。

明末最大军阀,拥兵八十万坐看崇祯自杀,他死后儿子立即投降清朝

左良玉,明末大将,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南宁侯。左良玉自幼丧父,是叔叔把他养育大的,所以基本没有受过好的教育,大字不识一个。明史描述左良玉是一个个子很高的红脸大汉,擅长射箭,不识字但是鬼点子多,每

崇祯为什么不跑而选择了上吊 李自成打进北京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

崇祯为什么不跑而选择了上吊 李自成打进北京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

如果崇祯皇帝封李自成为藩王,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1644年,闯王李自成的部队开启了灭亡明朝的大规模东征;在摧古拉朽的摧毁了京畿附近的防御后,闯军基本上完成了对北京城的包围。但出乎很多后人意料的是,李自成居然向崇祯皇帝发出了带有善意的和平条件:闯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