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

Posted 朝廷

篇首语: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不讨好任何的冷漠。一旦攒够了失望,就离开。从此再也不见,友情如此,爱情亦如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

明朝的灭亡时间为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也是在这一年,许多人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即明亡于李自成之手,并非清朝直接取而代之。假设李自成不捣乱,就算明军不是满清八旗军的对手,至少能够继续守住关隘一段时间,也许几年,甚至十余年。

将时光齿轮拨回崇祯十七年三月,在此之前,李自成起义军连番拿下荆州、承天等地,战略要地大同也很快失守,兵锋直指大明都城北京。崇祯坐在冰冷的龙椅上,收到的皆为战败或投降消息,昔日信誓旦旦喊着忠于朝廷的大学士李建泰,几乎未作抵抗,连蹦带跳地归降于李自成。

计算着敌人进军速度,崇祯做出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动用最后一张王牌,连夜下旨让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支援京城。或许有人很纳闷,崇祯为何不早点把吴三桂调来,非得等到山穷水尽之时。其实,不是他不想这样做,而是现实不允许。

当时吴三桂负责抵御关外的清军,手下的关宁铁骑数量并不多,对付清军都有些吃力,一旦吴三桂带兵勤王,满清肯定趁火打劫,到时候明军将腹背受敌。若非万不得已,崇祯不会放弃边关,只是他没预料到李自成速度太快,不到半个月就把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若能君臣一心,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或许可以抵挡一段时间,但那些满口忠义的大臣如惊弓之鸟,彻底抛弃了皇帝,甚至有人已准备好欢迎李自成的横幅。此时此刻,崇祯才真正体会到“寡人”之含义,也看透了群臣的真面目。

望着支离破碎的大明江山,崇祯泪水早已哭干,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安排誓死追随的几名侍卫,尽量把皇子藏起来,趁乱带着他们离开,皇后及妃子纷纷自缢,随后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树上,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

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换句话说,李自成会如何对待崇祯呢?若真是这样,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崇祯会被李自成处死,成王败寇,历史上不少亡国之君无不如此,甚至会被折磨至死,连仅存的帝王骨气都保不住。

第二种,李自成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崇祯要挟包括吴三桂在内的明军将领,然后与清军一决雌雄,进而实现一统天下之目标。此种方式对李自成来说非常划算,既能保住自身优势,又能防止清军入关,可谓是一箭双雕。

第三种,李自成不动崇祯皇帝,得到想到的封赏后撤退,甘愿做个藩王。根据《小腆纪年附考》记载,李自成没有称帝的打算,还曾派人和崇祯谈判,提出的条件是: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为朝廷内遏群寇,但不奉诏与觐耳。

也就是说,只要崇祯把西北一带给李自成,并拿出百万钱财,李自成不但主动退兵,还会帮助朝廷平乱。不知何种原因,崇祯没有答应其要求,也许压根不相信李自成,担心这是他的诡计。假如你是崇祯皇帝,会怎办呢?

参考文献:《明史》《小腆纪年附考》

相关参考

为何明朝皇帝崇祯不逃走却选择自杀殉国呢?

1644年的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上吊自杀。生命是宝贵的,除了自杀,还可以跑路,或者投降,或者被俘。可为什么堂堂的大明皇帝最终选择自杀呢?事实上,崇祯确实想过跑路。在这一年的正月,崇祯已经知

崇祯皇帝一生最后悔的事,并不是处死袁崇焕,而是重用这两个人,否则明朝不亡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投降于李自成,二是自杀殉国。没有任何的犹豫,崇祯帝选择了第二条路,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做到了祖训所规定的“君王死社稷”

历史秘闻 崇祯皇帝一生最后悔的事,并不是处死袁崇焕,而是重用这两个人,否则明朝不亡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投降于李自成,二是自杀殉国。没有任何的犹豫,崇祯帝选择了第二条路,在煤山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做到了祖训所规定的“君王死社稷”

历史人物 崇祯为什么退守南京之后再建立南明,而是选择自杀呢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276个年头,明朝末年朝廷内忧外患,当时朝廷一方面要对抗来自后金崛起的势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来自吴三桂、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势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明朝最终不堪一击,当李

如果把宋江放到三国,他会有怎样的成就

同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故事情节看起来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发生在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则是北宋末年梁山,单从时间上来看,相差了近千年。但是,这两部作品的作者关系不一般,施耐庵是罗贯中

历史人物 明朝大忠臣卫景瑗,李自成用他80岁老母劝他投降,他自杀殉国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从西安率兵渡过黄河,取道山西,准备挥师东进,占领北京城。李自成的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前来投靠,而扼守要地的明朝官员也大多选择投降李自成。二月十五日,农

这员猛将如果不死,大明也许不会灭亡

崇祯17年3月李自成率大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煤山上吊自杀,他留下遗言「”诸臣误我”和「”大臣皆可杀”。其实崇祯时期猛将如云,如果他能用好这些大将,明朝根本不会亡国。有这么一位大将,他忠诚

崇祯的遗书揭秘 崇祯皇帝自缢背后的不甘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杀死了自己的妻女,选择了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而是选择了自尽呢?事实上,崇祯皇帝在能够跑的时候犹豫不决,没有

崇祯的遗书揭秘 崇祯皇帝自缢背后的不甘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杀死了自己的妻女,选择了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而是选择了自尽呢?事实上,崇祯皇帝在能够跑的时候犹豫不决,没有

崇祯皇帝在自杀前,放走了三个孩子,这三人让清廷担心了几百年

众所周知,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宣告这明朝的覆灭,随后崇祯皇帝朱由检杀死了自己的妃子和女儿,自己也选择前往煤山上吊自尽了。不过在朱由检临死之前却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李自成、乃至满清皇帝都不能安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