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遗书揭秘 崇祯皇帝自缢背后的不甘

Posted 崇祯

篇首语: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崇祯的遗书揭秘 崇祯皇帝自缢背后的不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崇祯的遗书揭秘 崇祯皇帝自缢背后的不甘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杀死了自己的妻女,选择了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而是选择了自尽呢?事实上,崇祯皇帝在能够跑的时候犹豫不决,没有逃跑,到最后想要逃跑的时候却跑不了了。

其实在李自成的军队逼近北京城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劝崇祯皇帝赶紧的逃跑,将自己的都城迁到南京,但是也有很多大臣反对,认为作为一代君主应该与国家共存亡,不应该逃跑,应该与众多的守城将士共存亡,这样也许可以化险为夷。而实际上在崇祯帝在位期间清军曾经几次打到北京城下,每当这个时候崇祯帝就积极的调集勤王军队前来助阵,这一次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崇祯帝认为可能这次也会像以往那样有惊无险,所以在能够逃跑的时候拒绝了逃跑。但是最终勤王的军队都没有来,北京城守城官兵却投降了。

其实在崇祯皇帝杀死自己的妻女之后,曾经换上便服想要逃跑,他混在太监中来到朝阳门,假言王太监奉命出城,但守门的人却说要等到天亮时验明再出,崇祯帝于是派人到负责城守的朱纯臣家,朱家人却说朱赴宴未归。崇祯来赶到安定门,门闸太沉重,无法打开。求生的路被彻底截断了。十九日,天刚破晓,太监王相尧在宣威门投降,大顺军将领刘宗敏的军队开入城中,守卫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朝阳门的朱纯臣也先后开门迎降,北京内城被攻陷。崇祯帝得知这个消息,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钟声再响也没召来一人。崇祯皇帝彻底绝望了,于是在煤山之上看着大顺军队入城,最终悲愤交加,自缢于一棵歪脖树下。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

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选择了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其实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前很多大臣都主张迁都南京,如果能够迁都南京可能明朝还能够存续很长一段时间,是一项不错的选择。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呢?原因有二。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崇祯皇帝做不了是否迁都的主。表面上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许多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都得依靠内阁的“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也要受到内阁大臣们极大的限制。可以说,明朝每一项政治措施都在内阁票拟的控制之下。越到明朝晚期,皇帝手中的权力越弱,皇帝甚至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而行政权已经几乎完全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所以,要迁都,就必须取得内阁和六部众官员的同意,崇祯皇帝做不了迁都的主。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的第二个原因是崇祯皇帝是一个非常注重名声的皇帝,也是一位非常想要有作为的皇帝,崇祯皇帝不想被人冠上逃跑的名声,同时崇祯皇帝也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这一次也可以像以往清军进攻北京城一样有惊无险。

总而言之,崇祯皇帝不迁都的理由一个是客观方面的,也就是大臣们的反对,崇祯皇帝个人不能完全的做主,同时主观方面崇祯皇帝不愿意被人认为是一个逃跑的皇帝,并且对于守住北京城存在着幻想。

崇祯皇帝的遗书

崇祯皇帝是一位生不逢时的皇帝,虽然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并没有做出昏庸之事,实实在在是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明朝的气数已尽,崇祯皇帝无力回天,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最终在北京城破的时候选择了自缢身亡,死之前用鲜血写下了遗书,崇祯皇帝的遗书中表明了自己的不甘。

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接手的就是一个已经腐烂到了根部的明政府,这样的一个明政府不仅面临着关外强大起来的清军的威胁,同时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崇祯皇帝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是也没有能够挽救明朝走向灭亡的命运。

1644年三月十七,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队开始围攻北京城,崇祯皇帝与自己的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望着北京城外的连天烽火,长长的叹息着,这位刚刚三十四岁的皇帝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于是回到宫内安排好了善后适宜之后,崇祯皇帝想要逃出北京城,但是却没有成功,十九日的拂晓,崇祯皇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再次登上煤山,崇祯皇帝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遗书,崇祯皇帝的遗书中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之后崇祯皇帝将遗书放在自己身上自缢而亡了。

两天后,大顺的军兵才发现这个僵死的国君,四月初,李自成的大顺王朝派人将崇祯帝与周皇后草草安葬在了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内。

相关参考

崇祯帝遗书是什么?崇祯帝遗书内容是什么?

  明朝崇祯帝是明朝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他这个皇帝很特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昏君,但却干了许多糊涂事,最终无法挽回明朝败局,成为一位亡国皇帝。  天启七年,明熹宗去世,因为没有留下子嗣,作为弟弟

崇祯皇帝自尽是“自缢”还是“殉国”

在北京景山公园里,有一棵为人熟知的老槐树,据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此自缢。树的旁边,矗立着两座石碑。一座镌刻“明思宗殉国处”六个大字,为1930年故宫博物院延请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勒成;另一座则是1

五岁的女儿都不放过 崇祯自缢前为何杀尽妻妾

崇祯皇帝朱由检可谓是史上最勤奋的皇帝,六下罪己诏,大明王朝也亡在了这位最勤奋的皇帝手中,在朱由检继位时,明朝已经被嘉靖与万历皇帝给败坏的差不多了,崇祯即使在怎么铲除阉党也已经无力回天了。崇祯十七年,李

左良玉握80万精兵,为何崇祯自缢他见死不救

公元1644年4月25日,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自缢于煤山,大明灭亡。长久以来,崇祯自缢引发了众多人的同情。崇祯自己也表达了不甘心,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也。”这里有一个疑

明朝历史 崇祯在自缢前为何要将自己的妻儿杀掉

崇祯皇帝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嘉靖、万历两位皇帝,数十年不上朝,而他在即位之初便革新吏治。怎奈国家积弊已久,1644年,在内忧外患中,大明王朝大厦将倾。崇祯虽然有中兴之心,却无

历史人物 左良玉拥兵百万,看见崇祯自缢为什么见死不救?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自缢前曾召各地兵马勤王,左良玉拥兵百万,为何却见死不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要说有骨气的皇帝,从秦始皇到溥仪两千多年的帝王史上,崇祯算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这里的问

崇祯帝自缢景山

崇祯

揭秘朱由崧为什么被称为“蛤蟆皇帝”?

崇祯十七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留下罪己诏之后,在眉山自缢,由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皇朝在这里结束。同年五月,马士英、阮大铖及四镇军阀在南京拥立朱由崧登基,改元弘光,成为南明的第一任皇

揭秘朱由崧为什么被称为“蛤蟆皇帝”?

崇祯十七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留下罪己诏之后,在眉山自缢,由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皇朝在这里结束。同年五月,马士英、阮大铖及四镇军阀在南京拥立朱由崧登基,改元弘光,成为南明的第一任皇

帝王故事 崇祯帝自缢万岁山的凄惨结局

  每在朝代更替之际,历史上总留下许多故事,给后人许多谈资:武将金戈铁马于沙场,良臣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忠贞之士壮烈殉国,懦弱小人屈膝投降;攻城拔寨,杀戮屠城;妻离子散,国破家亡;有人孜孜以求入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