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靖难之役第一功臣,为何却不得善终,朱棣连他家人都不放过

Posted 鞑靼

篇首语:学者之所以是学者,不是因为他博学,而是因为他一直保有求知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是靖难之役第一功臣,为何却不得善终,朱棣连他家人都不放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是靖难之役第一功臣,为何却不得善终,朱棣连他家人都不放过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去世后,他悲痛欲绝,为了让皇位继续传于朱标一脉,朱元璋最后立了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正式即位,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少不更事,对于国家大事毫无主张,在黄子澄等大臣的建议下,他草率决定削藩。当矛头将指向朱棣的时候,他决心要起兵夺位。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打着「 ”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最后在朱能、张玉、丘福等大将的帮助下,朱棣如愿以偿,夺得皇位。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就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丘福。 丘福当初在北平服役,很早就追随朱棣了,张廷玉在修撰《明史》的时候,曾这样评价他: 「 ”福为人朴戆鸷勇,谋画智计不如玉,敢战深入与能埒。” 就是说他才智虽然比不上张玉,但每次打仗的时候,他都身先士卒,毫不胆怯。 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丘福便和张玉等人联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北平九门,为朱棣控制住了后勤基地。建文帝派平燕将军征讨朱棣,丘福与朱能从淮河上游偷渡过河,趁其不备将平燕将军击退,燕军这才顺利渡过淮河。 同年六月,朱棣正式登基,是为明成祖。作为拥立朱棣的第一功臣,丘福得以封官进爵: 「 ”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禄二千五百石,与世券。” 按理来说,丘福就该平步青云,最后在年迈的时候告老还乡,然后回去安度晚年。可事实上,丘福最后的结局十分悲惨,他作为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为何却不得善终,甚至朱棣连他家人都不放过?难道朱棣也像他父亲朱元璋那样,开始忌惮起功臣了吗? 然而事实证明不是,因为永乐二年,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又让丘福当了太子太师。众所周知,朱棣十分喜爱他的孙儿朱瞻基,甚至有人说,朱棣之所以传位给朱高炽,就是希望将来朱瞻基能继位。 朱棣如此看重这个孙儿,却让丘福去辅导他,先后将太子、皇长孙都交给丘福教导,可见朱棣对他的信任,所以要说朱棣忌惮他,是不准确的。那么丘福又为何不得善终呢?其实这都怪他自己。 朱棣虽然立了朱高炽为太子,但是他心中一直摇摆不定,因为他的次子朱高煦也很优秀,朱棣对次子的疼爱,甚至超过了太子。其实他一直都看不上朱高炽,内心觉得朱高煦更像自己,加上朱高炽身材肥胖,每次行动都需要人搀扶,朱棣觉得他毫无君王的气质。 丘福一向和朱高煦走得近,所以他一直支持朱高煦。他不止一次向朱棣提议,希望立朱高煦为太子,只是朱棣一直犹豫不决。后来朱棣还是认为,他需要一位守成之君,所以仍然选择了朱高炽。 然而丘福此人,就像明朝学者焦竑评价他那样: 「 ”福质直无文,有勇力,善战,辄轻敌深入。” 其中「 ”质”代表人朴素的本质,如今用在丘福这里,就有些贬低的意味了。因为朱棣已经确立朱高炽为太子,然而他还是极力支持朱高煦,时间一久,就受到朱棣的反感。 不过看在他有极强的军事能力,朱棣也没有将他怎么样。永乐七年,鞑靼可汗杀死朱棣派去的使臣,这使得朱棣龙颜大怒,他随即任命丘福为总兵官,与王聪、王忠等人率十万精兵讨伐鞑靼。 朱棣担心丘福久经沙场,屡获战功,此次会轻视敌人,于是在出征前特意叮嘱他: 「 ”兵事须慎重。自开平以北,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一举未捷,俟再举。” 丘福直言让朱棣放心,便出发了。在行军途中,朱棣还多次派人传信,提醒丘福不要轻信敌军言语。 当丘福军队到达鞑靼的时候,他早已将朱棣的告诫抛诸脑后。他先是丢下大部队,自己私自带领一千骑兵先行,在胪朐河击退部分鞑靼骑兵,他尝到一点甜头后,便渡河追击,结果俘获了鞑靼尚书。 丘福抓住鞑靼尚书后,逼问其大汗的去向,那人谎称道: 「 ”闻大兵来,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 丘福对自己信心十足,料想此人也不敢骗他,于是决定要带兵追赶,一举歼灭敌人。 此举遭到众人的反对,大家都认为这是敌军的阴谋,不能轻易相信,只有丘福自信这是真的,坚持要出兵。由于他是总兵官,众人最终无法违抗他的军令,便只好跟着他出兵了。 在发兵的前两日,鞑靼军队还作出败退的假象,丘福便对此事更加深信不疑,于是决定乘胜追击。众人都劝他暂且停止发兵,等到主力军队汇合,再发兵也不迟。可丘福哪里听得进去,他一心认为鞑靼只是虚张声势,实际上完全不是他对手,根本不用放在眼里。 看到大家都反对他,丘福大声呵斥道:「 ”违命者斩!”众将无奈,只好跟着他继续追击。没想到果然中了计,鞑靼军队其实早就埋伏好了,等到丘福率军一到,鞑靼军队立刻冲出来,将他们团团包围。 最后大将王聪不幸战死,丘福连同王忠、李远等大将皆被敌军俘虏,最后死于敌军之手。此次明军全军覆没。 朱棣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决定御驾亲征讨伐鞑靼。知道丘福一意孤行,丝毫不将自己的嘱托放在心中,结果导致全军覆没后,朱棣立即剥夺了他的爵位,并将其全家流放海南。 丘福完全就是一手好牌打烂,本来是一代功臣,深受明成祖信任,又有世袭爵位,在百年之后,必定会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然而他却在关键时刻,有些得意忘形了,因为他的冒进之举,令无数将士无辜牺牲,也难怪朱棣如此愤怒了。最终还连累了家人,成为家族罪人,不免令人觉得唏嘘。 (参考文献《明史·丘福传》)

相关参考

靖难之役|朱元璋如果不制定藩王制和杀功臣,朱棣会谋反成功吗

哈喽大家好我是夕峰,相信看过《封神榜》的读者都知道,周武王在击败商朝统治之后,对于帮助其击败商朝有功的诸侯实行分封,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制度分封制,最终也导致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相互分裂。那么为什么

性格决定命运—浅析靖难之役朱允炆失败的原因

一说起明朝靖难之役就不得不提到本文的另一主人公朱棣。朱棣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朱棣吧,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出生时朱元璋还在骑着战马挥舞刀剑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的生母是朱元

被朱棣赐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有怎样的表现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林小静。>说起姚广孝,他是明初著名的政治谋略家、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僧人。至元元年(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今江苏吴县,姚广孝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中国明代初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始发于建文元年(1399)。四年,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

靖难之役发生的时间 靖难之役指的是谁夺取帝位的事变

  朱棣  死后,其嫡孙朱允继位为建文帝,建文帝削藩导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在这场事变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基为。  发生的时间  靖难之役发生在1399年8月6日-1402

靖难之役”后,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有何实质意义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但是在后世对朱棣评价时却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他的「”篡位之举”,而是称赞其为「”永乐大帝”,主流意见认为他留给后世四大功绩——

朱棣取得靖难之役胜利是因为能打吗

说起「”靖难之役”,这是古代王朝中少有的藩王凭一己之力推翻中央政权而取得胜利的战争,而且此战还发生在大明王朝刚立国不久。按说新的王朝建立之初,其军队战斗力是相当高的,而且明朝还是大一统王朝,怎么会以举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朱标的妻儿们的

朱棣的靖难之役,相信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不陌生,作为燕王的朱棣不满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在和尚姚广孝的谋划下,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由北京浩浩荡荡的出发,准备攻入当时的首都南京,最后的结果是

靖难之役朱允下令不准杀朱棣

  坐拥大明朝天下的朱允,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就输给了只有北京一隅的,这确实有点费解。更神奇的是,朱棣亲冒矢石,永远冲在前线,但在整个战争中几乎从未受伤,这到底是为什么?清修《明史》上说,这是因为“诸将以

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大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