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和曹髦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用大把的时间迷茫 ,在几个瞬间成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和曹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和曹髦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清除了政敌曹爽,独揽了曹魏大权。不久司马懿去世,大权被传给了长子司马师。司马师雄才大略,沉稳刚毅,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当时的少帝曹芳已经成年,却迟迟无法亲政,忿然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刺杀司马师,后来此事败露,司马师于是废少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继续掌控政权。不久,司马师在一次平乱中病死,权利被移交到其同母弟司马昭的手中。司马昭和曹髦这对冤家,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 曹髦是曹丕的嫡孙,出身高贵。13岁的曹髦被迎入京城当皇帝时,权臣司马师问自己的手下钟会,你觉得新君怎么样啊?钟会道:「 ”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意思是曹髦的文才可以和陈思王曹植相比,而武略则可和魏太祖武皇帝曹操并论。相信当时的司马师听到这话,心里面一定咯噔一下,这新皇帝是不是立错了呀。好在没多久他就撒手人寰,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了他的弟弟司马昭。 曹髦的确有才,他擅长诗文并且精通绘画,年纪轻轻却颇懂礼仪。有人认为曹髦率不到百人的童仆去征伐拥有虎狼之师的权臣司马昭,荒唐可笑,显得冲动幼稚。其实史书上的曹髦不仅仅才华横溢,而且是一个少年老成,行事极懂分寸之人。 13岁的曹髦被立为新君,进宫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门南拜迎,曹髦见状也赶紧下车答拜百官。司礼官奏说:「 ”按礼仪您为天子,不必答拜臣下。”曹髦回答:「 ”眼下我也是别人的臣子啊!”遂对群臣答拜还礼。到止车门,曹髦也要和群臣一样下车步行。左右皆劝阻:「 ”按惯例您可以一直乘车进去。”他说道:「 ”我被皇太后征召而来,至于安排我做什么现在还说不准呢!”还是下车和群臣一样步行到太极东堂。 司马昭掌权后,野心膨胀,一直想取代曹髦,自己做皇帝。于是他在朝中继续铲除异己、安插亲信,等待合适的时机。 年轻的皇帝曹髦无法忍受司马昭的飞扬跋扈,打算铤而走险,与司马昭决一死战。他对心腹大臣说:「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尚书王经劝曹髦不要像当年的鲁昭公攻伐权臣季氏,最终反而败走而失去了国君的地位,建议他仔细思量。曹髦忿然,把怀中的板令狠狠地掷在地上,道:「 ”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 意思是我意已决,即便死了也没什么可怕的,何况还不一定死的? 曹髦后来不顾力量的悬殊而与司马昭一搏可见并不完全是少年意气、一时冲动,更多是多年被压抑、被操纵、被羞辱的情况下的一种最后的抗争。就像他在出发前跟臣下们说的:「 ”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 他早已做好了死的准备,因此,即便是只有微乎其微的机会,他也会用生命去争取。 遗憾的是,曹髦失败了,但他以他自己的行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大约250年后,一个与曹髦有着类似命运的帝王元子攸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 司马昭当政期间最大的功绩是分遣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大军伐蜀。公元263年,蜀国灭亡,司马昭也由此封晋公,后加晋王,离皇帝之位越发近了。然而天不假年,2年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当上皇帝的司马昭去世。数月后,他的儿子司马炎正式篡曹魏称帝,改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后追尊其祖司马懿为宣皇帝,其伯司马师为景皇帝,其父司马昭为文皇帝。相关参考
曹髦,可能人们对他并不是很熟悉,曹叡死后曹芳登基,但是曹芳被废,之后继位了就是曹髦。说到曹髦,还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就是曹髦说出来的,可见当时曹魏势力早就已经
《三国志,高贵乡公髦传》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昭是曹魏曹髦时权臣,他在父兄政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扫清拥曹势力,完全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做好废曹登基的准备。曹Z赐司马昭天子礼乐,司马昭佯装不受。曹髦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名言知道的不少,但是到底是谁说出这句话的,可能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 司马昭是曹魏时期权臣,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曹魏第四任天子曹髦。曹髦是魏文
魏国皇帝曹髦简介曹髦是怎么死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名言知道的不少,但是到底是谁说出这句话的,可能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 司马昭是曹魏时期权臣,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曹魏第四任天子曹髦。曹
说起高贵乡公曹髦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然而说起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可怜的曹髦,生前说的话都红起来了,自己这个人却没有跟着一起红。 曹髦
历史人物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_“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的是什么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的是什么事?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
说起高贵乡公曹髦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然而说起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可怜的曹髦,生前说的话都红起来了,自己这个人却没有跟着一起红。 曹髦,字彦士,父亲是东海定王
三国人物中文名:成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扬州丹杨职业:武将重要造诣:成济弑君人物阅历成济弑君曹魏末期,司马氏的权利日趋强大,司马昭的篡位之心已经是路人皆知。魏帝曹髦不甘心坐以待废,决意诛讨司马
魏元帝,本名璜,又是一个命运还算不错的傀儡。> 许是曹操太过于英武,将老曹家的精华都用完了,后世魏帝都算不得很有能耐,大权基本掌握在司马氏手中,除了的前任曹髦——也就是痛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