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髦是一个怎样的人?曹髦为何要刺杀司马昭?
Posted 司马
篇首语: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髦是一个怎样的人?曹髦为何要刺杀司马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髦是一个怎样的人?曹髦为何要刺杀司马昭?
曹髦,可能人们对他并不是很熟悉,曹叡死后曹芳登基,但是曹芳被废,之后继位了就是曹髦。说到曹髦,还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就是曹髦说出来的,可见当时曹魏势力早就已经被司马家族不看在眼里了。那么,曹髦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去刺杀司马昭呢?最终结果如何?
1.三国后期,魏国称霸,曹氏家族废除了傀儡汉帝,登上王位。可没过多久,风水轮流转——司马氏家族又抢夺了曹氏天下,年仅14岁新的傀儡皇帝曹髦(máo)诞生。但这个傀儡皇帝有点不一般的是,他不甘心就这样耻辱地活着。他心系百姓,勤俭施政,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仁”治天下。为了君王的尊严,更奋起反抗,力图摆脱权臣司马昭的控制。这一路,曹髦走出了一首悲壮之歌,拼死一搏的他,不愧为曹操的后代。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之长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为高贵乡公。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曹髦擅长诗文,并通绘画,有《祖二疏图》《盗跖图》《黄河流势》《新丰放鸡犬图》传世(至唐代),而他绘制的《祖二疏图》、《盗跖图》、《黄河流势》等众多画作,则被唐代张彦远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评为:“曹髦之迹,独高魏代”。曹髦自从走上历史舞台起,就从未令曹氏家族失望过。
2.正元元年(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打算推立彭城王曹据为帝,因郭太后的执意要求,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大魏皇帝,同年十月四日,他到达京都洛阳北郊邙山的玄武馆。群臣奏请他住在前殿,曹髦回答说前殿乃先帝寝殿,不敢越礼,于是暂住在西厢房中。群臣又奏请以天子之礼迎他入京,他仍不同意。
五日,曹髦正式进入京都洛阳,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门南拜迎,曹髦见状也赶紧下车答拜百官。司礼官奏说:“按礼仪您为天子,不必答拜臣下。”曹髦回答:“眼下我也是别人的臣子啊!”遂对群臣答拜还礼。到止车门,曹髦也要和群臣一样下车步行。左右皆劝阻:“按惯例您可以一直乘车进去。”他说道:“我被皇太后征召而来,至于安排我做什么现在还说不准呢!”还是下车和群臣一样步行到太极东堂。皇太后在那里会见了他。当天他便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参与典礼的百官都很高兴。史载:“百僚陪位者欣欣焉。”
曹髦为帝后,很是有一番作为。他提倡节俭,关心百姓和将士们的疾苦,并实行了一系列“仁政”措施。首先,他下令减少宫廷开支,罢“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并派大臣微服私访,考察各地风俗,慰问百姓,还处罚了失职官员。同时,他还多次下诏哀悼、抚恤伤亡的将士,“慰恤其门户”,免除其一年的赋税差役。而对于那些叛逃将士的家属,按法本应“连坐”,但曹髦却下令“皆特赦之”。
司马师一命呜呼的消息传到宫中,曹髦大喜。他意识到这是夺权的好机会,于是一面下诏命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六军还京师”,一面着手筹划宫廷政变。不料,司马昭识破了曹髦的计策,他率领军队回到了洛阳。这样一来,曹髦的计划落了空。为避免引起更严重的祸乱,他只好接受既定事实,封司马昭为大将军。从此,司马昭独掌大权。一次宝贵的翻身机会,就这样与曹髦失之交臂。
3.曹髦见自己权力威势日渐削弱,感到不胜忿恨,于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夜里,命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耻辱,今日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
王经说:“古时鲁昭公因不能忍受季氏的专权,讨伐失败而出走,丢掉了国家,被天下人所耻笑。如今权柄掌握在司马昭之手已经很久了,朝廷内以及四方之臣都为他效命而不顾逆顺之理,也不是一天了。而且宫中宿卫空缺,兵力十分弱小,陛下凭借什么?而您一旦这样做,不是想要除去疾病却反而使病更厉害了吗?祸患恐怕难以预测,应该重新加以详细研究。”
曹髦这时就从怀中拿出黄绢诏书扔在地上说:“这样就已经决定了,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不一定会死呢!”说完就进内宫禀告郭太后。王沈、王业跑出去告诉司马昭,想叫王经与他们一起去,但王经不去。
曹髦随即拔出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在东止车门遇到曹髦的军队,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曹髦亲自用剑拼杀。众人想要退却,贾充军将败,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
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司马昭闻讯大惊,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
随后,他处死了成济,并诛灭其三族,以塞天下之口。同时,他以“教唆圣上、离间重臣”的名义杀死尚书王经,但却将告密者王沈封为安平侯,而且仍然袒护并重用着心腹亲信贾充。之后,司马昭又胁迫郭太后下旨,说已故的曹髦“情性暴戾,日月滋甚”且“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褫(chǐ)夺了曹髦的皇帝名号。最后,仅以“高贵乡公”的名义,用“下车数乘,不设旌旐(zhào)”的简陋葬礼,将其葬于洛阳西北瀍(chán)涧之滨。
曹髦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确实做到了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力争百分之几的机会。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刚烈的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为了活出人性的高贵,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残酷的命运抗争。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相关参考
魏国皇帝曹髦简介曹髦是怎么死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名言知道的不少,但是到底是谁说出这句话的,可能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 司马昭是曹魏时期权臣,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曹魏第四任天子曹髦。曹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名言知道的不少,但是到底是谁说出这句话的,可能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 司马昭是曹魏时期权臣,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曹魏第四任天子曹髦。曹髦是魏文
曹魏皇帝有哪几位?曹魏皇帝的结局怎样?曹魏皇帝曹髦简介:曹髦是魏国的第四代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曹芳被废,曹髦被立为魏国皇帝。曹魏皇帝曹髦简介。后来,曹髦因不甘心朝政被司马氏霸占,
曹魏势弱,司马昭专权,魏主曹髦不堪忍受欺凌。一日聚集殿中宿卫苍头官僮三百余人,鼓噪而出。髦仗剑升辇,叱左右径出南阙,欲杀司马昭。>> 王经伏于辇前,大哭而谏曰:“今陛下领数百人伐昭,是驱羊而入虎
本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昭杀死曹髦,为什么没有自己当皇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懿于嘉平三年(251年)死后,他的大儿子司马师掌握大权,继其父为魏大将军。嘉平六年,他废
全榜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昭杀死曹髦,为什么没有自己当皇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懿于嘉平三年(251年)死后,他的大儿子司马师掌握大权,继其父为魏大将军。嘉平六年,他
曹髦是个好皇帝吗曹髦算是一位天上掉下来的皇帝。他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死,有一个人难脱关系,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司马昭。虽然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但是他在后人眼里还是有一定的美名的。曹髦剧照曹髦从小就喜欢读书,
曹髦是个好皇帝吗曹髦算是一位天上掉下来的皇帝。他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死,有一个人难脱关系,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司马昭。虽然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但是他在后人眼里还是有一定的美名的。曹髦剧照曹髦从小就喜欢读书,
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昭杀曹髦,蜀国为何兴师问罪。>曹髦字彦士,魏文帝曹丕庶长孙,东海定王曹霖庶长子,正史五年(244)年,被封为郯县高贵乡公。曹髦才思敏捷,勤奋好学,有祖父曹丕的风范。
如果想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曹髦和司马昭的身份。曹髦(公元241-260年),字彦士,谯(今安徽亳县)人,魏文帝曹丕之孙。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第四代皇帝。司马昭(公元211-265年),字子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