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黎族的独木舟是黎族古老文化标志

Posted 黎族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说黎族的独木舟是黎族古老文化标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为何说黎族的独木舟是黎族古老文化标志

2、黎族人纹身时有何习俗?黎族纹身发展现状

为何说黎族的独木舟是黎族古老文化标志

据《中国航海史》和《中国船谱》记述,筏和独木舟是船舶始祖。在黎族独木器具中,独木舟最为着名。早在数千年前,海南先民已经和独木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黎族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乘独木舟来到海南岛,黎族传统民居中的“船形屋”,据说就是根据倒扣的独木舟外形盖成。

“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世本》),“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淮南子·说山训》),古人终于认识到某些物体具有浮性,自然漂浮物成为人们创造舟船工具的最早诱因。“刳木为舟”(《周易·系辞》),“刳”是割开、挖空的意思,“舟”是指古代船舶的直系祖先——独木舟。

独木舟古籍虽有记载,具体出现的年代尚不能断定,海南的考古中也没有发现。但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柄用整木“剡”成的木桨,这表明最迟在大约七千年前,我国已开始使用独木舟。黎族独木器以独木舟最为着名。

这大概源于一个古老的黎族传说—他们的祖先就是乘着独木舟来到海南岛的,所以,凡是器具不但都要“独木”,而且他们的传统民居“船形屋”据说也是对倒扣的独木舟外形的模仿。

用大榕树制作独木舟时,先去掉外层的树皮,用铁凿子挖出一个椭圆或规则的空间,再用慢火放在树干中间烧,然后把烧黑的地方用尖利的石头等硬物凿干净。烧一点,挖一点,直到独木成舟。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曾介绍,如今制作独木舟并不是特别困难,因为有铁器,在铁器没有出现的时候,先民更是靠着自己独特的智慧来制作:先选用一棵粗大挺直的树干,将不准备挖掉的部位涂上湿泥,然后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位,待其呈焦炭状后,再用石斧等工具砍凿,这样疏松的焦炭层很快就被“刳”尽,如此反复多次,独木终被“刳”成带槽的舟。独木器具是一种物化了的文化。独木器具的实物属性,表现了黎族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特征。

黎族人纹身时有何习俗?黎族纹身发展现状

文身古老习俗正逐渐消失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介绍,按照黎族的传统习俗,文身是黎族妇女结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个程序,黎族妇女文身的历史,至今已延续了3000多年。但是,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黎族妇女文身的古老习俗逐渐消失。2005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向国家文化部门申请将黎族文身文化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化宣传处处长王建成告诉记者,今天,黎族妇女文身的文化价值已经得到重新认识,各级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正在采取行动保护黎族文身文化。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伟民和唐玲玲,用了多年时间,拍摄了2000多张黎族妇女文身照片,对黎族文身图案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研究。3000多年来,黎族文身的方式和图案基本没有变化。因此,黎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文身图案记录了黎族远古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人类史和民族史上较为罕见的文化遗传现象。

最年轻文身女约有70岁

黎族目前总人口约为124万,绝大多数生活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有5个支系,各个支系妇女文身按照祖先遗传的图案,互不相同,成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标志,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图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个祖先的、能不能通婚。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符策超说,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有2000人左右,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约70岁,她们去世后,黎族妇女文身历史也将划上句号。

相关参考

黎族的“打柴舞”为何又叫“竹竿舞” 黎族舞蹈

打柴舞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家人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并迅速传播到了国...

黎族“咚铃伽”是啥?为何在黎族有很早的历史

咚铃伽亦即钱铃双刀舞,它是黎族人民的一种古老舞蹈,表演时,由两名男青年身穿传统服装,头缠红巾,一人双手持尖刀,一人手握钱铃棍,两人相互对打,持刀者对着持棍者的各个部位猛刺,而持棍者则前后左右招架,双方

黎族人为何喜欢纹身?黎族人纹身历史

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文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

黎族人纹身时有何习俗?黎族纹身发展现状

文身古老习俗正逐渐消失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介绍,按照黎族的传统习俗,文身是黎族妇女结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个程序,黎族妇女文身的历史,至今已延续了3000多年。但是,受现

古老的黎族树皮布服饰什么样 黎族服饰

...类重大文明进程的最古老的制衣技术,就是至今还保留在黎族人民手中的树皮布制作技艺。树皮布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黎族人民依然用最简陋的织机,织出色彩绚丽、光辉艳如彩云般的黎锦。而据专家研究,昨天海南呈现的灿...

黎族人为何喜欢纹身

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文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

黎族人为何喜欢纹身

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文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

黎族人居住的“船型屋”是什么样的 黎族建筑

黎族人民传统的居住房屋是以竹木为架、以黄泥为地、以稻草粘土为墙、以茅草为盖的简易茅草屋,其外形看起来尤其像倒扣的船只,船型屋因此得名。而建造船型屋的古老建筑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也于2008

为何说白族刺绣是白族最古老的文化标志

大理白族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以挖色镇的白族刺绣艺术最具有代表性,挖色镇的白族刺绣艺术在当地流传广泛,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并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许多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在黎族人们都习惯喝啥茶 黎族茶文化

黎族各地区都有饮茶的习惯。五指山地区的黎族群众爱喝本地产的五指山茶,沿海地区黎族则喜欢喝赤鸪茶。五指山共盛产水满茶,它有防治感冒、提神醒脑、消积去腻、清热解毒、降压利尿等功效。当地黎族群众以饮浓水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