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大军十几万人,却挡不住努尔哈赤
Posted 努尔哈赤
篇首语:有些人不管变得多么衰老,却从不失去他们的美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大军十几万人,却挡不住努尔哈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大军十几万人,却挡不住努尔哈赤
又经过两年的严格训练,后金军已经锻炼得兵强马壮、骁勇骡悍。努尔哈赤作出重要决定:发兵征讨明朝,首先进攻位于赫图阿拉西边的抚顺城。后金军日夜兼程,于第二天深夜疾进至抚顺城外。城里的内应吹起胡箱,点燃柴草,向城外发出信号。全城顿时一片混乱,火光冲天。镇守抚顺的明朝游击将军李永芳从睡梦中惊醒,立即起身,准备出去了解情况。 这时候,一个士兵慌忙跑上前来,呈给他一封努尔哈赤劝他投降的信件。李永芳看信后大惊,正在犹豫不决时,城外已经杀声四起。后金的内应乘乱打开城门,后金兵一拥而入。李永芳见大势已去,只得投降了。努尔哈赤下令劫掠了大量人畜财帛,捣毁了抚顺城,又回军击杀了前来援救的明朝总兵张承胤,然后班师。接下来几个月,他又出兵攻破了抚顺以北抚安等五堡和抚顺以南的鸦俏关。 抚顺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明朝君臣大为震动,才知道后金的势力出乎意料之外地强盛,深感辽东「 ”边事十分危急”,于是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征讨后金的战争。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明朝廷从东北各地和山海关内调集八万多兵马,还向朝鲜借兵一万三千,总计十万人马,号称四十七万,分四路向后金都城赫图阿拉进攻。西路三万人为主力,由山海关总兵杜松率领,从沈阳出抚顺关,沿浑河南岸苏子河谷向赫图阿拉进发。 南路二万五千人由辽东总兵李如柏(李成梁之子)率领,经清河向赫图阿拉进发。北路一万五千人,由开原总兵马林率领,从开原出三岔口,向赫图阿拉进发。东南路二万人(包括朝鲜兵),由辽阳总兵刘挺(ting)率领,出宽甸,向赫图阿拉进发。兵部侍郎、辽东经略杨镐坐镇沈阳,总领四路兵马。部署已毕,万历皇帝和一些大臣得意地说:「 ”数路齐捣,旬日事毕矣。”他们估计,只须十来天时间,就可歼灭后金军,消灭努尔哈赤。 明朝四路大军连夜进兵,努尔哈赤亲率全部后金军——六万八旗兵拒敌。一场大决战就要开始了。努尔哈赤派出侦探,得知刘蜓军的先头部队自宽甸北进,杜松军出抚顺东进,断定刘挺军是引诱后金军南下,而杜松军才是重兵,应当先攻破这支部队。因此他只派出五百人马羁糜住刘蜓军,却把其余部队集中迎击社松军。他的作战方法是:「 ”凭你一路来,我只一路去”,只要破了杜松军,「 ”则他路不足患”。这种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路,然后各个击破的战术,是十分正确的。 为了抢占头功,杜松轻敌冒进,他命令军卒不用渡船,策马渡河,浑河流急,不少士兵被水淹死。明军渡河后向东急进,和后金军在萨尔浒相遇。萨尔济位于浑河和苏子河汇合处,背山面水,地处要冲。后金在山背后筑有界凡城。杜松军不足三万,努尔哈赤亲自指挥六万八旗军进攻明军大营。后金军以逸待劳,士气旺盛,将士们纵横驰突,往来奔杀。明军从萨尔浒山上向山下射箭,用火炮向山下轰击,后金军毫不畏惧,仰攻冲杀。战场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 双方廖战到黄昏时候,明军疲惫不堪,后金军点燃火把,展开夜战。明军被四面围困,惊恐万状,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后金军乘势掩杀,把明军打得大败,在阵前斩杀了杜松及其副将王宣、赵梦麟。战场上尸横山野,血流成渠。明军的旗帜器械和士卒的尸体一起,在浑河上漂流。后金军又追击二十余里,把溃逃的明军几乎全部歼灭。消灭了主力西路明军以后,努尔哈赤挥戈北上,乘胜进击马林的北路明军。经过一番激战,明军副将麻岩战死,全军崩溃,马林落荒而逃,才幸免于难。相关参考
1619年,明军和努尔哈赤爆发了一场轰动的大战——萨尔浒战役。这场战争明军全盘溃败,后金军集中兵力围歼明军,不过几日,明军三路大军,5万多余人就已全军覆没,这场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
松锦大战,又称松锦之战、松锦大会战,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几万大军参战,从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军围困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军攻
1619年,明军和努尔哈赤爆发了一场轰动的大战——萨尔浒战役。这场战争明军全盘溃败,后金军集中兵力围歼明军,不过几日,明军三路大军,5万多余人就已全军覆没,这场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
...松锦之战、松锦大会战,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几万大军参战,从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军围困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
何吾驺何吾驺,广东香山人(今广东中山),幼勤于攻读,博览群书,万历四十七年(1619)考中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少詹事。这年二月,爆发了著名的萨尔浒之战,明军兵分四路分进合击后金的努尔哈赤主力,第一路以山
萨尔浒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一战中,六、七万的后金军队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将分四路而来的近十万明军各个击破。明军伤亡5万余人,最终以大败而告终,此战役也成为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
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名将郭崇韬 智勇双全却挡不住宦官的“耳边风”
郭崇韬(约865年-926年),字安时,代州雁门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军事家、战略家。历仕两代三主,奇袭灭梁以某议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赐铁券,恕十死。及平巴蜀,宣畅军威几至极尽。一旦被谗,首领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
萨尔浒明军大败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便和明朝撕破脸皮了。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乘明不备,攻下了抚顺等地,连败明军,全辽大震。几次接战,后金才知道明朝已是个纸老虎了,努尔哈赤骄傲地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