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萨尔浒明军大败
Posted 努尔哈赤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萨尔浒明军大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萨尔浒明军大败
萨尔浒明军大败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便和明朝撕破脸皮了。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 “七大恨” 誓师,乘明不备,攻下了抚顺等地,连败明军,全辽大震。几次接战,后金才知道明朝已是个纸老虎了,努尔哈赤骄傲地宣称: “若以我为非理,可约定战期出边,或十日或半月,攻城决战; 若以我为合理,可纳金帛,以图息事。” 明朝哪里咽下得这口气,第二年派兵部侍郎杨镐巡抚辽东,领十多万大军,四路合击后金。杨镐本无将才,在朝鲜抗倭时,曾弃军先逃,致使全军溃败,由于和执政的浙党关系密切,才得到重用。东路的总兵刘綎最为骁勇善战,可由于杨镐有所猜忌,便让他孤军深入。随行的朝鲜将领问刘綎为何不请兵,他说:“杨爷与俺自前不相好,必要致死,咱亦受国厚恩,以死自许。”当时朝廷上下十分轻视后金,以为一战可胜,而杨镐本无战意,只想得些小胜,便冒功请赏。大雪初晴,明军出发了,由于行动迟缓,后金早已得知,努尔哈赤斩钉截铁地说:“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了八旗所有精锐,首先扑向西路军。西路军的首领是有勇无谋的杜松,他立功心切,率军直到萨尔浒,留下2万兵马,又马上领兵渡浑河,进攻界凡城。后金挑坝放水,正在渡河的明军淹死无数,并切断了两岸的明军。然后猛攻萨尔浒大营,恰好这时黑雾满天,明军迷失了方向,士兵们点起火炬,正好成为敌人的活靶子,很快被斩尽杀绝,明军死者漫山遍野,血流成渠,僵尸如冰块一样浮于水面。马林听到败报,将北路军分三处驻扎,结果被各个击破,仅马林只身逃回。刘綎的东路军误入埋伏圈,也全军覆没。杨镐急令南路明军速退,后金20多人吹号虚张声势,吓得明军狂奔,相互踩死了1000多人。此役根本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何会大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明万历四十七年的由杨镐、杜松、刘铤领导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次战役中,占据人数优势的明军,被努尔哈赤率领
萨尔浒之战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此战役
萨尔浒之战简介: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二三月间,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及附近地区大败明军4路进攻的重要反击战,是明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
萨尔浒之战明军统帅萨尔浒之战,明朝的军队战败,这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是奇耻大辱。萨尔浒之战明军统帅就成了众矢之的,很多人在分析战败原因的时候,都会提及到明朝统帅在战争当中部署的作战计划也是导致战争失败
萨尔浒之战是决定明清战争过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明清兴亡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619年也就是明朝万历47年,努尔哈赤在现今辽宁抚顺对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突击战争,明军4路进攻却没有扭转战局,使得在5天之内努尔哈...
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一战,正因此战的大败,明朝遂无力消灭后金,从此转为防守。即便没有后来的吴三桂开关,明军也无法阻挡清军前进的步伐。那么,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以优势兵力为何被后金(
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一战,正因此战的大败,明朝遂无力消灭后金,从此转为防守。即便没有后来的吴三桂开关,明军也无法阻挡清军前进的步伐。那么,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以优势兵力为何被后金(
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一战,正因此战的大败,明朝遂无力消灭后金,从此转为防守。即便没有后来的吴三桂开关,明军也无法阻挡清军前进的步伐。那么,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以优势兵力为何被后金(
袁崇焕抗敌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王朝后,多次入侵明朝边境,并在萨尔浒大败明军,辽东局势非常危急。朝廷派了老将熊廷弼前去镇守,但巡抚王化贞妒忌熊廷弼,两人配合得很差。努尔哈赤进攻广宁时,王化贞临阵脱逃,熊廷弼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