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萨尔浒之战清朝为何能以少胜多取得决定性胜利

Posted 努尔哈赤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萨尔浒之战清朝为何能以少胜多取得决定性胜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萨尔浒之战清朝为何能以少胜多取得决定性胜利

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一战,正因此战的大败,明朝遂无力消灭后金,从此转为防守。即便没有后来的吴三桂开关,明军也无法阻挡清军前进的步伐。那么,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以优势兵力为何被后金(清)大败呢?1619年前的后金,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小部落。从明朝初建,女真部落就是东北三省中的头号部族。明朝为了管理,将其部落分成海西、东海、建州三部。努尔哈赤在1583年开始,用了五六年的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之后又开始统一其他两部。明朝对于努尔哈赤的举动,早有所闻,但是,一方面因为官僚机构不作为,既然努尔哈赤没有公开叛明,军方也就选择了沉默;另一方面,从1892年开始,明朝开始了长达七年援朝抗倭战争。为了全力应付日本,明朝对努尔哈赤也采取了安抚政策。

可是,明朝方面没有料想到,抗倭援朝犹如一个沼泽,一步步将明朝拉入其中。等到最后勉强挣扎而出,大将李成梁,李如松等人经营多年的铁骑,基本上损耗殆尽。最关键的一点,是此战耗费了高达八百万的巨额军饷,国库为之一空。为了填补国库,明朝开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加上晚明时期连年的自然灾害,各地民变纷起。1600年之后的十多年,明军忙于在各地扑灭叛乱,这也使得后金迅速崛起。1619年时期的后金已经成为了一个东到大海,西到辽东都司,南到鸭绿江,被到外兴安岭的一个强大国家。并且,努尔哈赤创设的八旗制度,将女真各部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融合军事、行政、生产的强大机构。当时每旗有士兵七千五百人,八旗总计六万人。这六万骑兵都是实打实的能征惯战的骑兵,战斗力很强。明朝方面,辽东防务松弛多年,训练荒废,装备陈旧。表面上有兵十余万,其实大多数是空额,实际不过二三万兵马。

1619年农历四月,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号召,鼓动关外各族联合起来抗击明军。很快,后金占领了抚顺附近的广大地区。明神宗感到事态严重,急忙从川、甘、浙、闽多个省份调集精兵,增援辽东。明军一共有八万七千余人,加上依附明朝的叶赫部、朝鲜国军队,总计约11万人。兵部左侍郎杨镐奉命为大帅。本来,杨镐希望在各部集结齐备后再出兵,可是明神宗因经费紧张(拨款200万),不听下诏催促尽快出兵,最后,杨镐不得已,下令分兵四路,剿灭后金。杨镐的意图是以三路包抄作为诱敌之兵,以杜松领导的西路军三万人作为主力,进攻抚顺。但是,这个作战意图被努尔哈赤发现了,并且,明军来源于各地,互相之间互相掣肘,矛盾很多。反倒给了后金军队集中击破的机会。努尔哈赤认为,明军的南路军进攻速度最快,貌似明军主力在南路。后金方面派遣五百人前往,虚与委蛇,拖住敌人。他亲自率领后金主力四万五千人突袭西路军杜松。

结果,在萨尔浒地区,后金部队大败明军。明军根本没有想到后金部队会出现。之后,就是一场屠杀。主将杜松被杀死,西路军三万人全军覆没随即,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北路军,大败之。数日后,努尔哈赤调兵进攻东路军,大败之。南路军这时候才收到前线军报,西路军被击溃。南路军随即溃逃。整个战役,明军战死四万五千余人,丢失骡马28000匹,火枪20000支。从此之后,明军无力出击。而努尔哈赤也得以收服叶赫部,朝鲜国也不得已称臣。关外遂成后金的天下。表面上看来,萨尔浒之战,是努尔哈赤判断正确,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明军明明兵力高出后金,结果每场战役都是寡不敌众而战败。其实,明神宗、杨镐、四路军主将都应当被打板子,而明军真正败亡的原因,是晚明的腐朽。

相关参考

萨尔浒之战清朝为何能以少胜多取得决定性胜利?

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一战,正因此战的大败,明朝遂无力消灭后金,从此转为防守。即便没有后来的吴三桂开关,明军也无法阻挡清军前进的步伐。那么,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以优势兵力为何被后金(

历史军事 五代争夺幽州之战 为什么后唐能以少胜多

 一、五代初期幽州的军事态势公元8世纪中叶,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一蹶不振,各地藩镇纷纷据守一方,脱离中央政府的管理,外重内轻、藩镇擅命是唐朝晚期中央与地方的真实写照。907年(唐天祐四年、后梁

历史军事 长勺之战背景是什么?鲁国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战胜齐国?

长勺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非常经典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鲁国仅有3万军队就战胜了齐国30万大军,实在难以想象鲁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如果鲁国能用3万人就击败齐国,那齐国凭什么还能称霸那么久呢?下面就为大

为什么后唐能以少胜多? 五代争夺幽州之战

一、五代初期幽州的军事态势公元8世纪中叶,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一蹶不振,各地藩镇纷纷据守一方,脱离中央政府的管理,外重内轻、藩镇擅命是唐朝晚期中央与地方的真实写照。907年(唐天祐四年、后梁开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孙权算以少胜多么?孙权和刘备分别有多少兵力?

三国当中最经典的三场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可以算是以少胜多,那夷陵之战也算是以少胜多么?当时孙权和刘备的兵力各是多少呢?关羽被杀的那段时间,正是蜀国兵力最强的时候,但最后的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孙权

历史军事 赤壁之战六大未解之谜 赤壁之战算以少胜多么?

赤壁之战是能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吴蜀联手第一次打败曹魏,不过曹操虽然自称80万水军,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人,那赤壁之战到底算不算是以少胜多呢?这次就帮大家准备了六大赤壁之战未解之谜,希望能

历史人物 南宋名将虞允文的故事 虞允文为何能以少胜多大败金军

   虞允文是南宋时期著名将领,一生以抗击金军为己任,最后为国家殚精竭虑,积劳成疾而死。虞允文幼时聪慧,后蒙父荫入官,凭借自己的才能高中进士,成为皇帝倚重的大臣。他原本是文官入道,后以文入武

南宋名将虞允文的故事 虞允文为何能以少胜多大败金军?

   虞允文是南宋时期著名将领,一生以抗击金军为己任,最后为国家殚精竭虑,积劳成疾而死。虞允文幼时聪慧,后蒙父荫入官,凭借自己的才能高中进士,成为皇帝倚重的大臣。他原本是文官入道,后以文入武

楚王项羽为何能以少胜多,把刘邦的几十万大军都打得慌不择路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汗青上楚汉之争是一场非常非常主要的战争,是布衣刘邦和西楚王项羽胜利与失败的要害。而这场战争的最终究竟是项羽失败,然后在乌江旁边拔剑自刎,撒布出虞姬生死相随的传奇故事,给世人留下无限的

宁远大捷袁崇焕以少胜多经典之战

【宁远大捷】袁崇焕以少胜多经典之战  宁远大捷,明朝军队与后金军队数次交战以来首次取得的胜利,之前两军对战,明朝军队均处于下风。宁远大捷发生在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明军在主战场——宁远城取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