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指挥过一场战斗, 却为开国大将、三十六军事家之一, 且众人尽服

Posted 大将军

篇首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没指挥过一场战斗, 却为开国大将、三十六军事家之一, 且众人尽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没指挥过一场战斗, 却为开国大将、三十六军事家之一, 且众人尽服

首先说明一下,评定「 ”中国当代三十六军事家”就是以「 ”大将资格”为基线展开的。 所评选出的三十六人,除了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剩下的十六人,主席、总理和邓公是有元帅资格;李、杨两位是具有大将资格的;另外的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和罗炳辉这十一人,都是英年早逝的。 今天要说的这位开国大将,就是著名的政工大将谭政,虽然他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但名列开国大将、三十六军事家之一。 按照很多人的理解,军衔就是依靠军功来划分的;军事家更是依靠战绩来评定的。 但谭大将军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指挥过战斗,也从来都没有立下过闻名全军的战功,更谈不上什么战绩,却评上了大将军、成了军事家,偏偏,每提起他的名字,军队中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心悦诚服。 由此可见,单依靠战功来评判将军的真实水平和贡献,那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谭大将军的独特贡献在哪呢?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笔可抵十万兵! 谭大将军的政工非常厉害,而且善于分析总结,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却对战斗的形势发展掌握得非常准确,写出的文章对我军从上到下各级指战员的指导作用巨大,因此,有人赞他是「 ”以笔杀敌”、「 ”笔扫千军”。 按理说,谭大将军参加革命前也只是个小学教师,为什么对战争的预见性和规律性把握得这么好呢? 原来,谭大将军自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就一直追随在主席左右,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自然成为了此中高手。 谭大将军回忆:自己于1928年2月调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秘书,协助主席起草和整理文稿,主席那篇题为《井冈山的斗争》的报告,就是由他誊正的,抄写在很薄的竹纸上,字写得很小很密。一共写了两套,一套由湖南省委转中央,一套由江西省委转中央。 谭大将军还清楚地记得,报告是由中央派来的交通员把文件卷在伞把子里面带走的。 除了《井冈山的斗争》之外,其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等,谭大将军也都有誊抄之功。 这种誊抄工作虽然很累,但在其中学习到的东西,却是很多人几辈子也学不到的。 谭大将军用主席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调查研究,于1929年11月总结了红军初创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参加起草了在红军建军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古田会议,并作记录。 这之后,我军每打一仗,他都及时总结,坚持每月写出书面的《月终政治工作报告》。 而且,每逢战前,他都组织政工人员和宣传员做好战前动员,鼓舞士气。 在红12军入闽的漳州等战役,回师江西后进行的南雄、水口、宜黄、乐安、南丰等战役,以及第四次、第五次反「 ”围剿”等战争的战前和战后,都活跃着谭大将军的身影。 像《新田夜间战斗政治工作》、《高兴圩以北战斗政治工作》等战斗报告都是在这样艰苦紧张的背景下诞生的。 长征路上,谭大将军写的《最后的一道封锁线》的通讯刊登在《红星》报上,像给全军上下注了一支强心剂,战士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到了延安,谭大将军在窑洞里、油灯下,不断笔耕总结,撰写了大量研究报告、文章和专著,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成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3月,谭大将军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写了《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见》的报告,得到主席及众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和重视,并加按语转发全军。 1937年10月,为统一并加强前后方部队政治工作的领导,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成立,任弼时任总政治部主任,谭大将军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实际上,延安时期,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日常工作基本上是由谭大将军主持。重大决策,要做出决定,发出指示,也都是由他主持起草或亲自起草,王稼祥审定,最后由主席签发。 1943年春,谭大将军组织起草了《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公布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拥政爱民公约。 1944年4月,谭大将军受党中央的委托,在主席的耳提面命下,起草并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总结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政治工作的经验,被誉为「 ”建军里程碑”的报告,后来列为党的整风文件,长期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指南。叶剑英曾评价说:「 ”这个报告,「 ”进一步提高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威信和地位”。 1946年01月,谭大将军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协助政委罗荣桓领导部队政治工作。 关于谭大将军和罗荣桓元帅的友情,这里简单说上几句。 1929年10月,罗荣桓作为第3纵队的党代表参加攻打广东梅州战斗,部队撤出梅州市区梅城时,他不幸中弹,身受重伤,正是谭大将军冒着枪林弹雨把他罗荣桓背下了火线。 经过这次患难与共的战斗,两人情谊更加深厚,经常一起配合工作,协同作战。 谭大将军很早就与陈赓大将的妹妹陈秋葵成亲了。但陈秋葵身体不好,在谭大将军参加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谭大将军是个重感情的人,情郁于中,多年未有续弦。 到了延安,罗荣桓一直想给谭大将军物色个对象,求助於夫人林月琴。 在罗荣桓夫妻的努力下,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女战士王长德成了谭大将军的革命伴侣。 补充一下,1955年授衔时,王长德也被授予大校,为十位开国大将的夫人中军衔最高的人。 1948年8月14日,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正式分开,谭大将军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当时,担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的是刘亚楼(刘亚楼在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授上将军衔),部队每向中央军委和主席发电报,都以「 ”林罗谭刘”的名义签发。刘亚楼不乐意,说:「 ”什么林罗谭刘,应该是林罗刘谭!”谭大将军丝毫没有计较,指示发报员以后就按照刘亚楼的意思发电。再到最后,他干脆就把自己的名字给省略掉了,将「 ”林罗刘谭”改为了「 ”林罗刘”。 时任八纵司令员的黄永胜揶揄他说:「 ”政治部主任放在参谋长后面说得通,但也不能没有政治部主任啊!”谭大将军淡然一笑,说:「 ”没听说过将相和的故事吗?” 1948年12月7日,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入关,谭大将军起草了《目前作战的政工动员》指示,12月12日,又起草发出《关于平津作战政治鼓动的指示》。 平津战役中,谭大将军亲自主持制定了《入城须知》、《约法八章》等规定,下发部队执行。 攻克天津后,谭大将军任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亲自检查了部队在天津执行政策纪律情况,并向中央写了《关于攻津部队作战勇敢、纪律良好及战后情况》的报告,中央军委将此报告批转(用电报)各野战军。 1954年以后,谭大将军任总政主任、副主任十多年,勤奋敬业,成为了政治工作者的光辉楷模。 1956年在党的八大会议上,谭大将军作了《建军新阶段中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的发言,重点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政治和军事技术的关系问题。同年11月,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在军事训练中执行群众路线的初步总结》的报告,得到彭德怀的赞扬,并印发小册子促进部队建设。 不难看出,人民解放军之所以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支军队,其根本之处就在于政治建军,以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来保证实现其所追求的军事目标。 谭大将军作为我军建军过程中从事政治工作资历最深、时间最长的领导者之一,能获得大将军衔,那是实至名归。 谭大将军80寿辰时,徐向前元帅给他的贺信中称:「 ”您对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建树,您对革命的功迹,是永不磨灭的。”

相关参考

深通兵法的张良为何一生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

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作为三人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张良身上有个迷团始终困扰着大家——那就是深通兵法的张良,为何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呢?张良原本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的上层贵族子弟,

历史人物 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 军事能力最强的将领的人

安费扬古在五大臣中家族势力算是最弱的,但他在军事指挥才能上,是这几个人中最强的。八旗兵能征惯战,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定下的制度。>>安费扬古年少时,随父亲一起归顺了努尔哈赤。从起兵之初,大大小小的战斗,安

历史秘闻 开国大将萧劲光逝世30周年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萧劲光逝世三十周年!♦ 林彪海军夺权,毛泽东力保肖劲光:只要他在,海军司令员不易人♦&

解放战争中一场攻守逆转的关键战斗 挺进大别山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

历史人物 他是汉初三大杰出军事天才之一,建立了无数的功劳

一些英雄人物的涌现往往是出现在大的战争或者是国家的变革之中。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汉王刘邦的大将军韩信,他曾是一代兵王,在他的指挥下,几乎没有一场败仗,他也是汉朝初,三位杰出的人才之一,军事天才之一,为汉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指挥的一场战役,能够颠覆你的战争观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低出身,从这一点来说,朱元璋就是非常厉害的皇帝。在历史上,开国皇帝大部分都是有官员支持的。比如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就是例子,李渊在隋朝时期,属于关陇集团的成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坐梁山泊第十六把交椅的没羽箭张清战斗力如何

当初,宋江遵守晁盖的遗嘱,让位给活捉史文恭的卢俊义时,未果,于是重新制定游戏规则,抓阄,宋江抓到攻打东平府,卢俊义抓到攻打东昌府,新的游戏规则是,谁先打下他抓到的那座城池,谁当老大。结果卢俊义刚开始攻

坐梁山泊第十六把交椅的没羽箭张清战斗力如何

当初,宋江遵守晁盖的遗嘱,让位给活捉史文恭的卢俊义时,未果,于是重新制定游戏规则,抓阄,宋江抓到攻打东平府,卢俊义抓到攻打东昌府,新的游戏规则是,谁先打下他抓到的那座城池,谁当老大。结果卢俊义刚开始攻

军事谋略 《三十六计》的作者是谁?​《三十六计》中包含什么军事思想?

《三十六计》的作者《三十六计》,也称《三十六策》,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的兵书。《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就是说败局已定,无可挽回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树上开花到底是什么意思

  树上开花字面上的意思便是树上没花,但是在树上粘上假的花朵,也可以以假乱真。在军事方面,如果我方阵营衰弱,那么可用此计迷惑敌人,让敌人误以为我方阵营特别强大。  在历史上,张飞都是以“莽夫”的形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