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一场攻守逆转的关键战斗 挺进大别山
Posted
篇首语: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解放战争中一场攻守逆转的关键战斗 挺进大别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放战争中一场攻守逆转的关键战斗 挺进大别山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7日晚,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于黄河渡口进行佯动,以及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于郓城以东地区钳制国民党军整编第5、第85师等部西进的配合下,刘、邓率4个纵队经巨野、定陶间先期跳出合围圈南进。
11日,越过陇海路,以第1纵队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3纵队为左路,第2、第6纵队掩护中共中原局、野战军指挥机关为中路,向大别山疾进。这时,蒋介石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即以12个旅为第1梯队、以8个旅为第2梯队,先后尾追刘邓大军;另以4个旅在许昌、漯河等地侧击,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通警察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宽20多公里的黄泛区,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17日,刘邓大军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18日,又渡过沙河。20日,部队轻装向汝河急进。
至23日,第3、第l、第2纵队在击退国民党军沿途少数阻击部队后,均渡过汝河,逼近淮河。当第6纵队和中原局、野战军直属队到达汝河北岸时,经平汉路赶来截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85师已占据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后有迫兵3个整编师仅距20余公里。据此,刘伯承、邓小平亲自察看渡口,指挥部队强渡汝河。24日夜,第6纵队一部在炮火掩护下,渡过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机关安全渡河。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此战共歼敌8500人,其中俘敌4400人,毙伤4100人。
点评: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面三刀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关参考
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至7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山东省郓城、定陶、金乡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的进攻战役。鲁西南地区处于国民党军对山东和陕北实施重点进攻的连接线上
核心提示:陈赓有些激动了,放下酒杯突然冒出了一句话:“主席,恕我直言――你调我西渡黄河,不够英明!”……陈赓面对毛泽东,又一次说了“恕我直言”,直陈己见,“你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挺进鲁西南,
核心提示:在101岁的老红军伏全斌眼中,1947年挺进大别山是他一生中除了长征之外“最苦的时期”。挺进大别山纪念雕塑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黎云,梅世雄,陈辉,王经国,刘永华,樊永强,原题:刘伯
陈少敏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她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长期坚持党在白区的秘密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主持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全面工作和直接领导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名驰中
新四军江北首战蒋家河口战斗 1938年春,编成不久的新四军备支队立即向敌后挺进,展开于大江南北,发动游击战争,其中第l、第2、第3
就南北朝军事对抗与冲突而言,晋宋之际是一个关键时段,当时南北双方战争频繁,规模较大,影响深远。东晋之末,刘裕凭借北府集团的军事力量,先后主动北伐山东与关中,消灭鲜卑之南燕和羌人之后秦,连凶悍之北魏也不
就南北朝军事对抗与冲突而言,晋宋之际是一个关键时段,当时南北双方战争频繁,规模较大,影响深远。东晋之末,刘裕凭借北府集团的军事力量,先后主动北伐山东与关中,消灭鲜卑之南燕和羌人之后秦,连凶悍之北魏也不
就南北朝军事对抗与冲突而言,晋宋之际是一个关键时段,当时南北双方战争频繁,规模较大,影响深远。东晋之末,刘裕凭借北府集团的军事力量,先后主动北伐山东与关中,消灭鲜卑之南燕和羌人之后秦,连凶悍之北魏也不
解放军建军时,武器简陋,单兵作战能力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解放军从抗战时期开始,结合东北解放战争中的经验,开创性的建立了三三制战术。三三制战术其实来源于日军步兵战术,在实战中改进提升。该战术要求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