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之东杨杨荣简介 杨荣是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杨”之东杨杨荣简介 杨荣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杨”之东杨杨荣简介 杨荣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本名:杨荣
字:勉仁
别称:杨子荣、杨文敏
谥号:文敏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建安
出生时间:1371年
去世时间:1440年7月30日
官职:少师、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追赠:太师
地位:“三杨”之“东杨”
主要作品:《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主要成就:历仕五朝,辅佐永乐盛世、仁宣之治;重修太祖实录,总裁太宗实录
1371年,杨荣出生,最开始取名道应。之所以后来改叫杨荣,据说是因为他的祖父听到他封啼哭之声时说:“雄哉!是子必荣显吾家。”,于是便更名杨子荣。
杨荣十七岁的时候被选入郡庠,建文元年中乡试第一,次年礼部会试第三,殿试二甲第二,进士及第后授翰林编修。
建文四年,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变”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燕王进入南京,取缔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登基称帝。杨荣因为在燕王入京之时,建议先去拜谒太祖而受到朱棣的重视。
朱棣登基之后,将杨荣放入文渊阁,并且赐名杨荣。于是杨荣就这样,由子荣成了“荣”。杨荣在文渊阁当值之时,虽然年龄最小,但是却十分机敏。在当值之时,因为为朱棣出了许多好计策,建立功勋,后被朱棣升为侍讲。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杨荣升右谕德,仍兼前职,赐二品官服。当差之时,杨荣十分能合上意,凡是他评议的各部门事宜都符合朱棣的心思。朱棣气势威严,与大臣议事时经常大怒,大臣们战战兢兢,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然而等到杨荣一到,朱棣的脸色便有所转变。
永乐五年,杨荣受命前往甘肃经划军务。任职之时,他亲自观察地势,了解军民情况,检查堡垒。回京之后汇报给朱棣,朱棣对其赞叹有加,不久升其为右庶子,仍兼前职。
朱棣五次进行北征之时,杨荣都随从在朱棣身边,成为朱棣信赖有加的随军大臣。杨荣是文臣,自然不可能像武将一样上阵杀敌。他随朱棣出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成为朱棣的机要秘书,分析奏报军情,提供适当建议。第二次出征之时,朱棣将皇太孙朱瞻基带在身边,所以杨荣还有另一项工作,那就是教授太孙学习。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北部的边患,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当时明朝的许多官员都出生在南边,迁都北京意味着他们要拖家带口离开自己熟悉的故乡,去到当时比之江南苦寒的北边。许多大臣都是不同意的,朱棣的这一决定只有少数大臣赞成,杨荣便是其中之一。杨荣从大局上来看,认为迁都北京对于解除蒙古部的威胁有不可低估的战略作用,于是鼎力支持朱棣迁都一事,最终促成了明朝迁都北京一事。
朱棣于永乐二十二年进行第五次北征班师回朝,在榆木川一带病重,不久去世,史称“榆木川之变”。帝王在都城之外去世,而新君未立,是一个十分尴尬和紧要的政治局面。新帝还未登基,一些反对势力肯定蠢蠢欲动。为了稳定军心和政局,杨荣与诸位大臣商议秘不发丧,最终成功坚持到朱高炽顺利继位,国家局势未曾发生任何动荡。杨荣事后因贡献极大,晋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并食三禄。
洪熙元年,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杨荣建议朱瞻基趁敌人为准备好之时抢先进攻,最终消灭了朱高煦一脉,稳定了政局。
宣德十年,朱瞻基去世,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当时的太后十分倚重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国家大事多咨询三人。所以在英宗前期,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
正统五年,杨荣请准回乡展扫先墓,于同年七月二日(7月30日)归途经杭州武林时病逝,享年七十岁。
相关参考
杨荣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三杨”之东杨的称呼,“三杨”另二位是杨士奇和杨溥。生于公元1371年,去世于公元1440年,最初叫杨道应,后祖父改名子荣,又经永乐帝赐名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士。
杨荣,是明朝内阁首辅,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为“三杨”,又因为其居住地而被称为“东杨”。杨荣是明朝非常重要的大臣,历仕五朝,辅佐永
杨荣,是明朝内阁首辅,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为“三杨”,又因为其居住地而被称为“东杨”。杨荣是明朝非常重要的大臣,历仕五朝,辅佐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 杨荣随朱棣北征之时,有一次
本名:杨荣 别称:杨道应、杨子荣、杨文敏字号字勉仁 所处时代:明朝www.cha138.com 主要作品:《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主要成就:历仕五朝,辅佐永乐盛世、仁宣之治;重修太祖实
与杨荣、杨士奇共同辅佐幼主,并称“三杨”的杨溥,字弘济,号澹庵,湖广石首人,明朝著名政治家、诗人、内阁首辅,生于公元1372年,卒于公元1446年。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l
与杨荣、杨士奇共同辅佐幼主,并称“三杨”的杨溥,字弘济,号澹庵,湖广石首人,明朝著名政治家、诗人、内阁首辅,生于公元1372年,卒于公元1446年。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南杨”,著有《水云录》、《
历史人物 明朝政治家、内阁首辅杨荣简介,是《后北征记》的作者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杨荣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时名道应,当时杨荣的祖父杨达卿听到他的啼声,说:“雄壮啊!这个孩子一定会让我家荣华显贵。”便改其名为子荣。杨荣十七岁被选入郡庠。建文元年(13
明朝有许多首辅重臣都姓杨,特别是还有一个著名的“三杨”。因此有很多人容易把三杨搞混,其中就有许多人认为明首辅杨一清就是“三杨”之一。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三杨”是同处一个时期,共同辅佐幼主的杨荣、杨
明代的杨士奇、杨荣和杨溥,都曾当过内阁首辅,三人年纪相仿、能力突出,均是朝廷重臣,人称“三杨”。虽然同为杨姓,但他们并不是亲戚,更不是同族兄弟,杨士奇是江西吉安人,杨荣是福建建瓯人,而杨溥则是今湖北石
明朝人物本名:杨荣别称:杨道应、杨子荣、杨文敏字号:字勉仁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明人(汉族)出生地:建安(今福建建瓯)出生时间:1371年去世时间:1440年7月30日主要作品:《后北征记》《杨文敏